1# 096001
联合报20100731__中国近代力学之父
钱伟长逝世
中国近代力学之父
钱伟长逝世
http://chinese.chosun.com/big5/site/data/html_dir/2010/07/31/20100731000003.html
《联合报》╱特派记者赖锦宏╱北京报导╱联合新闻网提供 (2010.07.31 09:40)
有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之称的大陆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三十日早晨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他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大陆科学界「三钱」。
钱伟长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乡下,年少时身体瘦弱,断断续续地读到初中毕业。考上苏州中学后,钱伟长发现自己与同学相差一大截,尤其是数学、物理。不服输的个性,使他开始刻苦钻研每一道题目,经常废寝忘食,终于取得优良成绩。
为九一八
苦读进理科
当时文科比理科强的钱伟长,原本决定进北大历史系,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理科只考五分的他,当下决定弃文学理。当时清华物理系系主任吴有训跟钱伟长说,理科考七十分才收你,钱伟长就凭着一股倔强劲,踏进清华物理系。
1940年,钱伟长考取公费留学,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深造。1942年,钱伟长获自然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以连载的形式在美国「应用数学季刊」一、二卷上刊登。他提出的一组非线性方程组被称为「钱伟长方程」。
论文
为爱因斯坦解惑
钱伟长的博士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发表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六十岁祝寿文集内,爱因斯坦看后,曾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此文奠定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
一九四四年,钱伟长受邀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和喷气推进研究所,与冯‧卡门教授共同研究薄壁构件扭转问题。钱伟长用一个月时间就写出了「变扭角的扭转」一文,被冯‧卡门教授称之为「经典论文」。
阻德国飞弹
智救伦敦
此外,钱伟长与林家翘合作的研究,还意外救了英国伦敦。时值二战,伦敦遭到德国火箭的威胁,丘吉尔向美国求援。钱林两人提出运行火箭受到干扰缩短旅程的对策,有效地阻遏德国的飞弹。丘吉尔在回忆录中谈及此事时,称赞「美国青年真厉害!」使他避免厄运的实际上是中国青年。于是,「钱伟长智救伦敦」的传奇故事不胫而走,成为二十世纪科坛的一段佳话。
1948年他受钱学森之邀准备去美国喷射推进研究所工作,但终因其拒绝宣誓效忠美国,未获美国签证未能成行。
此后,他参与创建北京大学力学系,成为中国大学里第一个力学专业科系,并出版中国第一本「弹性力学」专著,为中国培养出许多力学研究的优秀精英。
科学「三钱」
都已离世
1956年,钱伟长参加中国第一次十二年科学规划的确定,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与钱学森等创办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并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副校长。如今,为科学不同领域作出贡献的「三钱」,都已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