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规律包括两重不可分割的含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商品价值是用货币来表现的,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价格符合价值,但这并不是说,在商品交换中,商品价格与价值在任何时候都不发生偏离,而实际上,商品价格与价值往往不一致。这是因为,虽然价格以价值为基础,但同时要受市场上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其价格会低于其价值;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会高于其价值;只有当商品的供求一致时,商品价格才会与价值一致。由于市场上商品供求关系经常变化,商品供求经常不相一致,因此商品价格经常偏离价值。尽管价格经常偏离价值,但它总是自发地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以上摘录于《政治经济学教材》。
以供给函数为基础的供给表和供给曲线都反映了商品市场的价格变动和供给量变动二者之间的规律。从表 2-2 可见,商品的供给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相应地,在2-3 中的供给曲线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成正方向变动的规律。
以上摘录于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六版)。
我们暂时不说价值规律与供给规律错误在何处。我们直接给出正确的价值规律与供给规律。
正确的价值规律如下:
商品的价值量(单价)由需求与供给量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格(单价)为基础,实行等总价值(总价)交换
在货币经济时代,一般常见的是商品与货币的交换,也存在商品与商品之间的交换。价值规律中的商品交换包括商品与货币的交换以及商品与商品的交换。
价值规律用数学符号表示如下:
m=PQ(商品与货币的交换)
m=P1Q1=P2Q2(商品与商品的交换)
m总价值,P商品价格,Q商品数量,P1商品1价格,Q1商品1数量,P2商品2价格,Q2商品2数量。
正确的供给规律如下:
供给规律包括生产供给规律与销售供给规律。
生产供给规律:在一定条件下,价格高(不是价格上涨)生产供给量增加,价格低(不是价格下降)生产供给量减少。
销售供给定律:在需求曲线不变的前提下,销售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销售供给量减少价格上涨。
以上价值规律与供给规律是根据实际总结出来的。笔者认为是正确的。
对比一下,就知道原来的价值规律、供给规律错在哪儿了。
价值规律的错误:
1.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是由需求与供给量决定的。
2. 商品交换不是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商品交换是以商品的价格(单价)为基础,实行等总价值(总价)交换。
3. 商品交换形成价格后,在某一价格,存在供给量=需求量,不存在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问题。所谓的供大于求实际是供给量多,这时价格低;所谓的供不应求实际是供给量少,这时价格高。 例如本年疫情初期口罩供给量少价格高,目前口罩供给量多价格低。
供给规律的错误:
1.供给没有分清是生产供给还是销售供给。
2.如果供给是生产供给,不是价格上涨生产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生产供给量减少——是价格高生产供给量增加,价格低生产供给量减少(搞错了价格情况,不是价格上涨或下降而是价格高低)。
3.如果供给是销售供给,不是价格上涨销售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销售供给量减少——是销售供给量减少价格上涨,销售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搞错了因果关系及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