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024 1
2010-09-26
一、关于哲学家芝诺

【芝诺约公元前490年生于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埃利亚;约公元前425年卒。
芝诺因其悖论而著名,并因此在数学和哲学两方面享有不朽的声誉。
芝诺在哲学上被亚里士多德誉为辩证法的发明人。
黑格尔说:“芝诺主要是客观地辩证地考察了运动”,并称芝诺是“辩证法的创始人”。】

二、诡辩、悖论和辩证法

1. 诡辩的恶名

【芝诺的著作没有能流传下来,我们是通过...亚里士多德...才得以了解芝诺悖论的要旨的。
直到19世纪中叶,人们对于亚里士多德关于芝诺悖论的引述及批评几乎是深信不疑的,
普遍认为芝诺悖论只不过是一些有趣的谬见。】

【英国数学家B.罗素感慨地说:
“在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死后的声誉更变化无常了。
死后得不到应有的评价的最显眼的牺牲品莫过于埃利亚的芝诺了。
他虽然发明了4个无限微妙、无限深邃的悖论。
后世的大批哲学家们却宣称
他只不过是一个聪明的骗子,而他的悖论只不过是一些诡辩。
遭到两千多年的连续驳斥之后,这些“诡辩”才得以正名”】

2. 诡辩的本质

艾斯研究诡辩的9种方法,将其特征提炼为:

1)违背基础逻辑,如含糊其辞、偷换概念、循环论证。
2)违背真实,如虚假论证、机械类比、以偏概全。
3)违背人权,如以人为据、诉诸权威、人身攻击。

所谓违背人权,其实也是转移目标,达到掩盖真实,实际和第二条也是一致的;
而第二条,实际也是违背了基础逻辑。

由此可见,诡辩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违背了形式逻辑或者基础逻辑。

3. 悖论的本质

悖论的特点,在于不随意屈服于表面的现实,为哲学等科学的发展,创造和保留了契机。
近代的科学发展充分表明,提出悖论是科学上的一个贡献。
每一次一个看上去不起眼的悖论的解决,都推动了科学学说的革命性飞跃。

一些错误的认识,把芝诺称为诡辩家,或者诡辩的创始人,是毫无道理的。
芝诺是辩证法的创始人,而辩证法,并非仅仅是对立统一。
看清诡辩和悖论的最本质区别,也就是是否遵守形式逻辑,才能知道芝诺的超越性。

4. 芝诺和黑格尔

【在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可以说是第一个对诡辩论做系统批判的哲学家。
他曾经指出:“辩这个词通常意味着以任意的方式,凭借虚假的根据,
或者将一个真的道理否定了,弄得动摇了;
或者将一个虚假得道理弄得非常动听,好像真的一样。”】

黑格尔是第一个论述诡辩的哲学家,但是——
由于没有抓住诡辩的本质特征,反而沦落为一个空前绝后的诡辩家。

黑格尔拒绝认同形式逻辑,反而发明了对立统一辩证法和辩证逻辑,试图取而代之。
违背了科学需要遵守的基本规则,因而不可避免的沦为诡辩。
而芝诺悖论,在于遵守形式逻辑的严密性,而得出违背现实的结论。
表面上看构成了荒谬和错误,实际是展示冲突,反而蕴含了真理。

三、芝诺、亚里士多德和艾斯

芝诺提出了4个悖论,分别解析如下:

1. ◆二分说

【“运动不存在。理由是:位移事物在达到目的地之前必须先抵达一半处。”
J。伯内特解释说:即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无限多个点。
在你走完全程之前必须先走过给定距离的一半,为此又必须走过一半的一半,等等,直至无穷。

亚里士多德批评芝诺在这里犯了错误:
“他主张一个事物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无限的事物,或者分别地和无限的事物相接触。
须知长度和时间被说成是“无限的”有两种涵义...:或分起来的无限,或延伸上的无限。
因此,一方面,事物在有限的时间里不能和数量上无限的事物相接触,
另一方面,却能和分起来无限的事物相接触,因为时间本身分起来也是无限的。
因此,通过一个无限的事物是在无限的时间里而不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9-26 19:36:33
和无限的事物接触是在无限数的而不是在有限数的现在上进行的。”】

艾斯认为,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无限的两种含义,分割和延伸,但没能真正驳倒悖论。
他试图把一段时间划分成无限,来对应解决一段空间划分成无限,以求解决问题。
但“数量上无限的事物”和“分起来无限的事物”,显然是偷换了概念。
前者已经是分离后的“点”,后者是“线段”。

2. ◆阿基里斯追龟说

【“这个论点的意思是说:一个跑得最快的人永远追不上一个跑得最慢的人。
因为追赶者首先必须跑到被追者的起跑点,因此走得慢的人永远领先。”

伯内特解释说,当阿基里斯到达乌龟的起跑点时,乌龟已经走在前面一小段路了,
阿基里斯又必须赶过这一小段路,而乌龟又向前走了。
这样,阿基里斯可无限接近它,但不能追到它。

亚里士多德指出这个论证和前面的二分法是一回事。

艾斯认为,亚里士多德的看法是正确的,因为确实是第一个悖论的变体。

3. 飞箭静止说。

【“如果任何事物,当它是在一个和自己大小相同的空间里时(没有越出它),它是静止着。
如果位移的事物总是在“现在”里占有这样一个空间,那么飞着的箭是不动的。”

亚里士多德批驳说:“他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时间不是由不可分的“现在”组成的,正如别的任何量都不是由不可分的部分组合成的那样。”
又说:“这个结论是因为把时间当作是由“现在”组成的而引起的,
如果不肯定这个前提,这个结论是不会出现的。”】

艾斯认为,芝诺巧妙变动了参考系。
所谓“现在”,实际是一种时间参考系,因而造就了“运动”的特殊性也即静止。
这在现代物理看,是完全正确的。

芝诺的超越性,如果早被人发现,可能具备重要意义。
它可以直接打破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念,给现代物理学中的相对论提供契机。
而亚里士多德拒绝以“现在”作为时间的点,实际是背离了时间可划分为无限个点的预设。

4. 运动场悖论。
跑道上有两排物体,大小相同且数目相同,
一排从终点排到中间点,另一排从中间点排到起点.它们以相同的速度沿相反方向作运动.
芝诺认为从这里可以说明:一半时间和整个时间相等。
他的证明可用下面的图解来表示,其中A,B,C代表大小相同的物体。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 C C C C ←—C C C C
AAAA为一排静止物体,而BBBB和CCCC分别代表以相同速度作相反方向运动的物体。
于是当第一个B到达最末一个C的同时,第一个C也达到了最末一个B。
这时第一个C已经经过了所有的B,而第一个B只经过了所有的A中的一半。
因为经过每个物体的时间是相等的,所以一半时间和整个时间相等.

亚里士多德接着指出:“这里错误在于他把一个运动物体经过另一运动物体所花的时间,
看做等同于以相同速度经过相同大小的静止物体所花的时间。事实上这两者是不相等的。”

艾斯认为,第四个悖论,实际是第三个悖论的变体,意在变动参考系。
但由于相对速度的不同,实际经典力学可解决,不存在一半时间和整个时间相同的冲突。
虽然不构成实质的悖论,但这种变动参考系的思想,能在古代早期出现,已经极为难得。

四、艾斯解密芝诺悖论

宇宙的事物千变万化,很多事物具备元不可无限分割的特性,
也不能用二元法、三元法和多元法去解释。
否则,只可能是违背自然、科学和假说的虚假割裂。
模糊学和概率论也暗示了这点。

而黑格尔的对立统一,本质是是二元法的一种。
却被认为具备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任何事物都可以进行二元分割。
这显然是狭隘而狂妄的。

以对立统一,取代所有二元法,又用二元法取代所有的元论,作为运动变化的根源,
其本质,是用方法论强行干涉和取代世界观的舍本逐末。

对立统一的一分为二,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等,
其实质是以数量代替“元”的质,试图将哲学数学化。
但是,也正如罗素试图以数理逻辑取代哲学逻辑,只能是徒劳的,
不确定原理和歌德尔定理沉重打击了这一企图。

艾斯认为,形式逻辑的正确性不可动摇,错误的只可能是不恰当的预设。
事物可能具备具备“元不可无限分割性”,才是芝诺悖论的答案。
因为人的步长,不可能无限分割缩小为一个点;
而参考系的导致的表面静止,不能改变运动变化的绝对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