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学经济学问怎么样的问题呢?
是什么原因造成大学毕业生成为普通劳动者。现在这种局面?
我认为这个问题很到,不过对于大家的回复,我到是觉得差多咯。对于上面那个同学的疑问,我希望通过以下几点予以解释,同时希望和大家一起谈论。
首先对于楼上的疑问,我想首先可以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予以分析,即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这一过程和实践看。我国的经济这几年是发展迅速。可是就业形式却是越来越不乐观了。由此可以验证充分就业和经济发展的矛盾。
同时从教育问题这一块看,如何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定位,这是个社会系统问题。而从各个层面看,定位不清的我想首先还是教育部门和行政主管的问题,相对于广大大学毕业生而言,由于身处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也深深认同市场的作用。其次是学生家长的认知问题。我想这正是我们要深深关注的。由于广大农村家长来说,教育投入的庞大,必然希望获得相匹配的收益,。所以对于大学毕业生是普通劳动者,他们的心理中的阴影是挥之不去的。而同时对于他门的伤害是最大的。
其次对于楼上的问题,我觉得可以用博弈论加以分析。对于教育产业化的制定而言,至少可以认定是缺少博弈主体和博弈主体地位不平等的产物。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政策制定,多了一些人为因素。缺少严密的论证。而教育产业化也是如此。缺少为广大弱势群体代言的制度参与者。而且在博弈中缺少重复博弈,所以需要我们进行反思。
其三,我们可以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加以分析,教育产业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其投入和产出的比例看,从目前的显象看——单纯的经济收益看,似乎是比较成功的,看近些年的经济增长率似乎就可以说明。但是从另一个方面,从城乡收入的差距看,从农村教育的投入的比例看,从长远的城乡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看,以及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目前的教育政策是值得探讨和思考,以及修正的。
所以依照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一个制度的制定应有利于一部分人,同时应该使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不受损失。但是从近些年的实施看。教育产业化政策是值得深思和修正的。

[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em03]




[em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