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博弈论
15353 12
2010-10-08
中文名称:
信息不对称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asymmetry 定义: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一些成员拥有其他成员无法拥有的信息,由此造成信息的不对称。能产生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不公平或者市场效率降低问题。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资料不同。一般而言,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关于交易物品的信息,但相反的情况也可能存在。前者例子可见于二手车的买卖,卖主对该卖出的车辆比买方了解。后者例子比如医疗保险,买方通常拥有更多信息。


逆向选择  不对称信息可能导致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

  该现象由肯尼斯·约瑟夫·阿罗1963年首次提出。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在1970年代发表著名著作《柠檬市场》(The Market for Lemons) 作了进一步阐述。三位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斯彭斯斯蒂格利茨由于对信息不对称市场及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获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从经济学方面解释,就是指交易一方对交易另一方的了解不充分,双方处于不平等地位。



信息不对称与经济系统信息经济学的任务  市场经济发展了几百年,都是处于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之下,当人们没有发现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时候,比如亚当·斯密的时代,市场并没有显示出多么的缺陷,斯密甚至把“看不见的手”推崇备至,自由的市场经济理论学者都宣扬市场的自由调节,反对对市场的干预。

  今天,信息经济学逐渐成为新的市场经济理论的主流,人们打破了自由市场在完全信息情况下的假设,才终于发现信息不对称的严重性,一夜之间,到处都是“柠檬”,研究信息经济学的学者因而获得了1996年和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1996年詹姆士·莫里斯和威廉姆·维克瑞,2001年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他们都因为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而获得
诺贝尔经济学奖。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的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并且提出了种种解决的办法。但是,可以看出,信息经济学是基于对现有经济现象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对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还处于尝试性的研究之中。例如,买者对所购商品的信息的了解总是不如卖商品的人,因此,卖方总是可以凭信息优势获得商品价值以外的报酬。交易关系因为信息不对称变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交易中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代理人,不具信息优势的一方是委托人,交易双方实际上是在进行无休止的信息博弈。

  占有信息的人在交易中获得优势,这实际上是一种信息租金,实际上信息租金是每一个交易环节相互联系的纽带。每一个行业都是特殊信息的汇总,生产一种产品要工程师的专业信息和技术人员的技术信息以及销售人员的市场信息,把产品变成商品进行交换,需要商人的专业渠道信息和价格信息。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座山其实就是信息不对称,而要获得这些信息是要付出成本(代价)的。不对称信息实际上可以被看作对信息成本的投入差异,消费者往往没有对商品的诸如生产信息等信息进行投入成本,这必然与生产者之间产生信息投入成本差异,生产者利用信息投入差异获取利润正是为了补偿先前付出的信息成本。其实质仍然是资本的获利性在另一种层面上的体现,只不过我们剥离了资本,换了一种观察的角度而已。

  信息经济学的价值不在于揭示了信息不对称,而在于说明了信息和资本、土地一样,是一种需要进行经济核算的生产要素。在商品经济中,信息主要反映在价格上,价格信息是经济信息的中心,其他信息都是为价格信息服务的。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用价格信号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围绕价格进行资源博弈的过程,对任何一种资源的优先占有都可以在博弈中获得相关的利益,信息也是这样。

  在现实经济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如此普遍,其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影响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造成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在交易中获取太多的剩余,出现因信息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导致利益分配结构严重失衡的情况。因此,纠正以上问题,减少信息暴利及维护资源分配的效率及相对公平应该成为信息经济学的主要任务。

经济信息分类及应用  哈耶克在《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一文中已经把知识分成两类:一类是科学知识,即被组织起来的知识由专家所掌握,在理论和书籍中可以得到;一类是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为处于当时和当地的人所拥有。在此,哈耶克所讲的知识,实际上就是信息,所以我们单就经济信息来讲,也可以把它们这样分作两类。

  不同种类的信息在经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经济理论作为信息是经济现象中规律性的总结,是一种普遍的趋势或状态,多用于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抽象化描述。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是有每个人所掌握的可以利用的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信息不对称的根源,基于这种信息的决策只有由每个个体作出,或由他积极参与作出,这种信息才能被利用。

  但是在各类的经济管理中,这两类信息经常地被搞混,有时拿经济理论作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用,有时拿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作经济理论用,错误地配置了社会的资源以至影响了经济运行的效率。无论在国家对宏观经济系统的管理还是企业对微观经济系统的管理中都存在这种情况。

  哈耶克在文章中列举了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的重大作用:如一个靠不定期货艇的空程或半空程运货谋生的人,或者其全部知识几乎就在于知道一种即时机会的地产掮客,或从不同地方商品价格的差价获利的套利人,他们都是以不为他人所知的对一瞬即逝的情况的专门了解,在社会中起重大作用的。并指出,在经济管理中,这种重要的信息很容易被管理者轻视以至于造成损失或者增加了交易成本。管理者耽于用统计数字来实施政策而忽视经济体系的经常不断的小变化是一种危险的倾向。因为在任何竞争的行业中保持成本不上升的任务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仅仅这个任务就要耗费很大的精力。虽然统计总数比具体细节的运动表现出更大的稳定性,但是,这种统计数字的相对稳定性并不能像统计学家时常想做的那样以“大数法则”即随机变化的相互补偿来解释。

  集中采购活动中的信息混淆情况。基于再分配的集中采购较之分散的采购并不能像管理者想象的那样节约费用,有时反而浪费资财。下面有一个真实例子:某银行的一个省分行为节约费用对全辖的会计凭证、各种登记簿进行了集中采购,先是各二级分行上报一年的凭证及登记簿用量,省行作出统计,然后招标进行生产,由印刷厂配送到各二级分行。据统计,节约了大笔的费用,所以这种形式会被管理者激励再次的执行。人们把分散的交易聚集起来一次完成,可以获得交易
价格上的优势,这是基于科学知识即经济学上的规模经济理论得出的结论,我们不能否认它的正确性。但是经过仔细的调查和分析,事实并不计的那样真实,许多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情况改变了这一切。一是在上报使用种类和数量的时候出了问题,每年需用多少种类和数量的凭证和登记簿,没有历史的资料,只能凭主观猜想,关键的不要自己掏钱,所以本着宁多勿缺的原则报数,许多本来用不着的凭证和登记簿也报了上去,本来用量少的却报的很多。现在各行的仓库中堆积着大量的很少使用到的凭证和登记簿。二是在使用中出现了问题,印刷厂在各行需用的时候供应不及时而影响业务的开展,有的行因业务收费凭证供不上,打几次电话也没有送来,以至出现不收费的情况。三是印刷厂未按要求印刷,把三联的进帐单印成了两联,客户每次填三联必然占用下两联中一联,不仅不合要求,而且废了一联,即等于一本只能作半本用。另外,许多登记簿设计的特别大,本来在一页可以印30行却印了20行,浪费了很多空间,我想,印刷厂最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此的估计一下,以上情况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用集中采购节约的成本来弥补的。在集中采购之初没有想到,只是因为管理者搞混了专家的信息和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信息的作用。几乎所有的交易都是靠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信息来完成的,所以用专家的知识代替特定时点的知识会经常出现错误。经济学家拥有很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但在股票市场上做套利交易,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炒股票是靠特定时点的信息来完成的。

  斯宾塞-莫里斯条件对不同种类信息的混淆。迈克尔·斯宾塞研究了劳动力市场上的信号传递问题,提出了斯宾塞-莫里斯条件,将人的能力和学历挂钩,得出结论:学历可以显示一个人的能力。他认为某个具有较强能力的个人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学历证书,而能力低的人获得学历证书的成本比较高。这个理论的直接后果是现在的单位都在招聘中要求高学历的人员,形成对高学历人才的博弈,在这种制度的激励下,人们不惜代价追求高等教育,极大地刺激了教育的供给,各种形式的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受过教育的人较没有受过教育的人能够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教育程度与能力成正比,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是如同规模采购可以降低单位成本一样的基本规律。但是,按照哈耶克对信息的分类,教育所提供的信息是科学知识,是经过总结的信息,而实际工作中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特定时间和地点信息的把握及处理能力。把对教育信息的掌握能力与对特定时点的信息的把握能力相混淆在具体的实践中也会出现问题。如在现实中,复读和购买也可以使本来不同能力的人获得同等的学历,另外,学生在校的努力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混学的人也很多;同是本科学历,不同学校的学生的能力也不一样;所导致的唯学历倾向和假学历、假文凭现象等。学历作为一种受教育水平的指标所显示出的个人的能力在多数的情况下是一种制度选择的结果,而非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对此,本文将在后面的文字中做进一步的论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0-8 10:16:39
主要影响
  考察一下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或者城市和农村的信息分配状况可以获得一些启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集中了几乎所有的信息资源,教育机构、图书馆、传媒,不仅信息量大,而且信息传播的速度也快,报纸在大城市是当天看到,而在小城市是隔天或着更晚;教育资源更是典型的集中于大城市;城市和农村的信息分配更是严重失衡,已经成为农村落后的根源之一。(详见《农民的经济学》一文)。近几年国家推行科教兴国战略,本质上是对信息资源配置的重要战略,教育产业化的改革,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教育,特别是开展民办教育,对于扩大科学知识的供给,缓解信息不足有着重要意义。对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信息要以市场化配置为主,因为特定时点的信息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微观经济主体最为有用,只有通过市场进行配置才能达到最优。目前由政府掌管的传媒(广播电视、报纸)是对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信息进行配置的主要工具,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象前几年的电力、电信一样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中小城市只有一家报纸,主要为党政信息传播服务而缺少经济信息传播的媒体,造成工商信息及消费信息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信息不足限制了地区工商业的发展、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所以在信息资源的配置上国家和政府有着更大的责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扩大科学知识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增加对落后地区和弱势人群的信息供给,对于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增强经济的平衡发展能力,缩小东西差距、城乡差距都有着重大意义。对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信息工具(传媒)要放开,让市场主体去经营,走市场化、企业化的路子,准许民间资本进入,引入竞争机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资源配置的当务之机。


值此信息经济学版块开张之际,前来祝福,祝愿本版越来越红火,祝愿论坛人气越来越旺盛。

主要影响
  考察一下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或者城市和农村的信息分配状况可以获得一些启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集中了几乎所有的信息资源,教育机构、图书馆、传媒,不仅信息量大,而且信息传播的速度也快,报纸在大城市是当天看到,而在小城市是隔天或着更晚;教育资源更是典型的集中于大城市;城市和农村的信息分配更是严重失衡,已经成为农村落后的根源之一。(详见《农民的经济学》一文)。近几年国家推行科教兴国战略,本质上是对信息资源配置的重要战略,教育产业化的改革,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教育,特别是开展民办教育,对于扩大科学知识的供给,缓解信息不足有着重要意义。对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信息要以市场化配置为主,因为特定时点的信息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微观经济主体最为有用,只有通过市场进行配置才能达到最优。目前由政府掌管的传媒(广播电视、报纸)是对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信息进行配置的主要工具,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象前几年的电力、电信一样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中小城市只有一家报纸,主要为党政信息传播服务而缺少经济信息传播的媒体,造成工商信息及消费信息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信息不足限制了地区工商业的发展、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所以在信息资源的配置上国家和政府有着更大的责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扩大科学知识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增加对落后地区和弱势人群的信息供给,对于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增强经济的平衡发展能力,缩小东西差距、城乡差距都有着重大意义。对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信息工具(传媒)要放开,让市场主体去经营,走市场化、企业化的路子,准许民间资本进入,引入竞争机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资源配置的当务之机。


值此信息经济学版块开张之际,前来祝福,祝愿本版越来越红火,祝愿论坛人气越来越旺盛。

主要影响
  考察一下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或者城市和农村的信息分配状况可以获得一些启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集中了几乎所有的信息资源,教育机构、图书馆、传媒,不仅信息量大,而且信息传播的速度也快,报纸在大城市是当天看到,而在小城市是隔天或着更晚;教育资源更是典型的集中于大城市;城市和农村的信息分配更是严重失衡,已经成为农村落后的根源之一。(详见《农民的经济学》一文)。近几年国家推行科教兴国战略,本质上是对信息资源配置的重要战略,教育产业化的改革,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教育,特别是开展民办教育,对于扩大科学知识的供给,缓解信息不足有着重要意义。对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信息要以市场化配置为主,因为特定时点的信息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微观经济主体最为有用,只有通过市场进行配置才能达到最优。目前由政府掌管的传媒(广播电视、报纸)是对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信息进行配置的主要工具,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象前几年的电力、电信一样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中小城市只有一家报纸,主要为党政信息传播服务而缺少经济信息传播的媒体,造成工商信息及消费信息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信息不足限制了地区工商业的发展、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所以在信息资源的配置上国家和政府有着更大的责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扩大科学知识信息的传播,特别是增加对落后地区和弱势人群的信息供给,对于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增强经济的平衡发展能力,缩小东西差距、城乡差距都有着重大意义。对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信息工具(传媒)要放开,让市场主体去经营,走市场化、企业化的路子,准许民间资本进入,引入竞争机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资源配置的当务之机。


值此信息经济学版块开张之际,前来祝福,祝愿本版越来越红火,祝愿论坛人气越来越旺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8 10:18:36
                 学习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8 10:19:34
还有后半部分没有发上来,是在审核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8 10:22:33
学习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8 10:29:29
好好,正想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