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的总供给曲线怎么会竖直呢?
我搜了搜,以前有一位网友提出过这个问题,但是在系列回答中没有找到我需要的答案,好像提问者自身也被绕进去忘记问题本身了,现在提出我的疑问: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由劳动市场的均衡与生产函数决定的,劳动市场的供求均衡决定一个“充分就业水平”下的就业量,这个就业量代入一定的技术水平限制下的生产函数,就求出总供给能力。但是,尽管货币工资和物价是可以伸缩的,我们也不能保证所有时候的这种伸缩其结果都是相等的实际工资W/P,也就是说无法保证劳动市场的均衡就业量相等,也就无法保证总供给相等——注意一直都不考虑技术的变化因素。要保证长期总供给曲线竖直直线,似乎应该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货币工资的变动与物价水平的变动幅度相同。
请大家议一议。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我刚才又看到了一个网友在前几天同样的疑问,只是该网友认为总供给曲线应该向右上方倾斜(按我的楼上推理,都无法确定向哪个方向倾斜,甚至是折来折去的折线),bajjo前辈给了一个解释。
但是,我觉得还是没有理解,就上面我的问题提的应该很清楚了,希望大家能给出很简洁的答案。
古典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假设前提就是完全信息,在此时,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和实际的通货膨胀率相同,此时工人所获得的实际工资就应该是他们自身的目标实际工资。卢卡斯从“不完全信息出发,得出了向右上方倾斜的“卢卡斯短期总供给曲线”。
忘了是高鸿业那本书还是
那本书上(好像就是高的那本)
讲到说P既然是价格水平,他是各企业产品价格加权平均的结果。
古典理论的基础是完全竞争和市场出清。企业的那什么是VMP=MP*P=W,W/P=MP。
所以只要技术水平不变(古典理论的另一个假设),每个厂商都会根据自己的P调整自己的W。因此加权平均下来,劳动市场的W与社会价格水平P的比值应该可以保持不变。
楼上两位分析清楚,加在一起好像是完整的答案,多谢!!!
受益匪浅。
在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前630页以内应该是没有上述分析。否则我觉得我应该不会看不到,连这么有逻辑性的东西都搞不清楚。
总供给曲线是由劳动供给曲线和生产函数共同决定的。
长期范围内工资和资本都是可以调节的。因此出现了这种垂直曲线。
根据古典二分法理论:长期中,名义变量对实际变量没有影响
即一个国家的产出水平不取决与价格,而应该取决与诸如资本的积累,自然资源的禀赋,劳动力数量结构,技术进步等实际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