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6340 8
2006-06-03

同是内生增长理论,但曼昆宏观与多恩布什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 MANKIW中内生增长理论的人均增长率为:

dy/y=dk/k=g(u)-du/(1-u)

其中y为人均产出,k人均资本,u为科研工作者在劳动力中占的比例,g(u)为技术进步率. 人均产出只决定于科研工作者的比例u,而与储蓄率及人口增长率无关.

而DORNBUSH上的内生增长的人均增长率是:

dy/y=dk/k=g=sa-(n+d)

其中g是技术进步率,s储蓄率,a=y/k是一个常数,n劳动增长率,d折旧率. 人均产出的长期增长由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及折旧率决定.

同样都自称内生增长理论,结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到底哪一个的说法是准确的或被认为是主流的呢?不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6-3 22:01:00

我想人均经济增长率跟很多因素有关,各国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拉动人均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也不一样。

1、第一种增长率公式适合于象美国一样的国家,其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生地位,其生产已经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愿意工作的人都已经有工作做了,并且一天的工作时间已经不能再增加了,如工人不愿意多工作,多挣钱他们也不干,或者法律已经规定了最低休息时间,这种情况下资本家想扩大生产规模多挣钱也不行了,因为他们雇不到工人,这样整个国家劳动力处于紧缺状态,劳动力的增长马上就会加入生产,人均收入不会因为人口的增长而降低。在这样的国家,经济要增长主要是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技术进步率在劳动生产率中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在这样的国家人均增长只跟技术进步率有关而跟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无关。

2、第二种增长率适合于象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很多,很多人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如农村有大量的富余动力,这样的国家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也就是跟储蓄率成正相关的关系。在这样的国家人口增长都将成为富余劳动力,所以人均经济增长跟人口是负相关的。当然人均增长率也跟折旧率成负相关,机器报废了也不能生产出产品了,而在发达国家固定资产更新不是问题。

我也没看过这方面的资料,只是一些自己的想法而已,请大家批评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4 00:49:00
我记得好像储蓄率无论是在索罗模型,还是新增长理论中,对于人均产出都只有水平效应,而没有增长效应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4 0:49:2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6 21:38:00

对此问题已大致了解,与大家分享一下.

DORNBUSH书上的是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型,其出发点在于生产函数中人均资本的边际产出不变而不是递减,因此储蓄线sy与必要投资线 (n+d)k 不会相交,也就不存在稳态,从而储蓄率s越高,增长率就越高.这种理论的问题在于,虽然技术的边际回报有可能是递增的或不变的,但物质资本的边际回报明显是递减的.把物质资本和科学技术合并到一起统一考虑,并得出资本回报不变的结论,有点含混.

MANKIW书上的是在基本理论上发展的两部门模型.Y=F(K,(1-U)EL).其中dE/E=g(U),U即科研人员在总劳动中的比例.物质资本K依然边际报酬递减,但技术进步由U内生决定,而且技术进步是劳动扩张型的.资本边际报酬递减使得储蓄线与必要投资线在稳态时依然相交.故这种内生增长与SOLOW MODEL 类似,储蓄率只决定稳态时的人均水平而非增长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6 21:39:5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7 00:02:00

内生增长理论中,储蓄率是内生的,而不是外生的,或者说是被决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7 00:40:00

关于储蓄率的“外生”与“内生”,不自觉想起“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这句俗语。

储蓄率外生给定,与根据自己的最优化原则选择储蓄率(路径),正对应了两种模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