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成为目前人民币面临的两难。而人民币的升值又面临缓慢升值热钱加速流入,一步到位国内企业又难以承受的窘态,今天,是否美国会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又将成为一个关注的焦点!
首先,房价要不要跌?宽松的货币政策、城市化进程的预期,不可避免的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推向了经济发展的前沿!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贫额差距的扩大,在有房人与无房人之间的矛盾在逐步的升级~有钱人买房不用首付贷款什么的,没钱人只能看着房价以高于自己的工资的增长速度疯狂增长。现在的调控,对于真正的炒房人而言而是软约束。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内实体经济的较难复苏,大笔的游资势必在房地产市场上做足文章~谈下跌,不是不可能,而是还不到时候!
二是房价跌多少的问题。在2009年的时候,政府为实现保8的目标,对房地产市场实行超优惠政策,首付下降到20%,首套房利率7折优惠,二手房交易契税下调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将本来可通过金融危机而自然平滑的房地产市场的秃势复燃,反弹力度远超预期。试想想,在09年一年的时间内,部分地区(以上海为例上涨了至少70%)以上,从提高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从20%到30%看,中间的房价上涨苦了一大批的无产阶级,而到10年后,在国家对房地产打压下,房价上涨的势头得到缓和。试想一下,如果我在09年以100万的价格买一套房子,首付了20万,贷款80万。现在房价105万左右,如果房价下跌30%至71万,我还会去还款吗?我背负一身债务需要还银行的钱还比目前在市场上的市价高(当然有朋友会讲,现在的首付条件高了,首套房的贷款利率也没有优惠了等理由),但这都不是什么实质的理由啊,关键是我的支出相对提高了太多~如何安抚这部分老百姓的心理不平衡。
因此,个人认为,房价下跌是一种必然,但不可能像人们想象的跌太多。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内目标的CPI仍然较高,结合未来的国际环境,我国可能在未来继续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CPI的控制将成为一个焦点,而这个焦点的对立面就是房价的上涨与CPI往往是正相关的;二是,房价下跌太多,政府如何合理管理大部分09年贷款人的还款行为,若这部分人都到时违约,银行的信贷将面临负面影响,虽说个人信贷占银行贷款资产比例不高,但可怕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将滋生金融体系的风险蔓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个人觉得,物价上涨背景下,为保证消费者的实际购买能力,还是需要提高工资收入,从根本上拉动最基本的消费者需求。而不是通过供给来拉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