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849 0
2010-10-17



<转载>刘罡: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何能够公正、公平和公开?
…….中国封建社会虽然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几乎无所不在,但科举考试几百年来却是一块相对净土。尽管历朝历代也时有科场弊案发生,然而科举考试制度却大体维持住了公正、公平和公开,这是为什么?

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领导重视,历朝皇帝无论是贤是昏,大都明白笼络士人对巩固封建王权的极端重要性,而广大读书人如果对科举制度的公正性失去信心,他们对皇权的效忠也必将大打折扣,这是任何封建王朝都承受不起的,所以皇帝可以容忍官员贪污,但却不能容忍科场腐败。二是群众支持,唐宋以后科举日益成为士人晋身国家决策层的主要途径,为了证明自己具备足够的参政议政能力,他们必须确保科举制度的信誉,士人出身的官员如果败坏科举制度的名声,就定于否定他自身及整个士人阶层参政议政资格的合法性,所以封建时代的士大夫们可以彼此容忍贪赃枉法,却无法容忍同侪打科举考试的歪脑筋。为了保证本阶层对国家决策的参与权,封建士大夫们在维护科举制度的纯洁性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相互制衡和监督。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如此,封建官员们为何不能在防止官员贪污受贿上进行有效的相互监督和制衡呢?这恐怕要从封建制度的本质上找原因。形象点说,封建朝廷就是一个黑社会组织,开国皇帝下天下其实就是获得了向子民们世代收保护费的权利,皇帝本身就是社会最大的寄生虫和贪污犯,它有什么道德权威要求自己的大臣廉政呢?更何况,封建士大夫本质上说是皇帝勒索保护费时的帮凶,他们在勒索的过程中并不创造社会财富,其利益所在就是与皇帝分赃,让他们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不啻是让黄鼠狼看守鸡窝。

因此,封建制度本身决定了封建官员难以杜绝腐败。同样道理,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能基本上消除官员腐败,也应归因于其根本制度。在英国与荷兰等西欧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时候,选举权是有明确财产限制的,当时的国家政权货真价实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与封建官僚不同,资产阶级掌权的根本目的不是勒索保护费,而是确保自己能通过自由经营尽可能多地创造社会财富,贿赂官员虽然有可能令某一位资本家获益,但官员索贿成风却会妨碍整个资产阶级创造财富。所以,就像封建士大夫为维护本阶层的参政权而相互制衡和监督以保护科举制度的纯洁性一样,资产阶级为维护本阶层的发财权也会相互制衡和监督以保护官僚机构的纯洁性。

全文请参阅:
http://cn.wsj.com/big5/20101011/EDR162826.asp?source=mostpopula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