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大概就是如此.均衡对于西经而言,本来是一种分析方法.可一经这种方法的分析,似乎现实的经济现象也变成了方法所设定的均衡现象.经济现实也变的那么有规律,那么容易均衡起来了.
实际上,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在微观供求均衡问题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垄断价格,是生产者剩余或消费者剩余,我们最多看到类似"平衡"的"市场出清",也就是资源相对有"效率"的配置到使其最大化的位置上.但这种现象,即使在西经人士所崇拜的美国也是非常少见的.
在宏观总量的均衡问题上,新兴自由主义已经基本否定了凯恩斯的宏观调控思想,认为市场经济应该是自然自发的进行,它自己能够实现自我均衡,但却只是一种在不断的不均衡的试错过程中追求均衡的趋势.这种矛盾的似是而非说法,实际上只是对现实经济不均衡现象的托词.到底是人为的均衡还是自然的均衡?这里已经远远的走出了是先验的还是经验的问题的.
在博弈论的纳什均衡中,实际上所谓的均衡,也只是博弈方追求自我利益最大而权衡比较所采取的策略的交集.但囚徒困境标明,这种均衡恰恰不是双方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甚至可能是最小化.所以,这里的均衡分析则从根本上否定了经济学理性分析带来效率最大化前提.均衡,即使作为经济学的一种分析方法,也未必是合理的方法.
可惜你的看法基于你对概念的模糊不清。均衡的定义首先与“稳定”无关。当然你总愿意以你的“稳定”理解均衡,但你的稳定不是西经里的稳定。
“自动趋于稳定和谐”这是稳定性问题,而不是存在性问题。这两个问题你始终分不清。
不倒翁与铅笔的区别,不是铅笔在某位置不倒而在某位置一定倒的区别。如果你就是看不出它们的区别(弄清它们的概念),也请不要说别人“概念不清”。
恕我孤陋,我真地头一次听说,博弈均衡的定义用到了“交集”这样的概念。
基于这样的概念谈下去,大家该如何理解你对“西经”之“均衡”的理解呢?
这是“均衡”的魅力,还是其“不合理”之处?
难道出现“囚徒困境”是西经自身的理论问题?是均衡为“非合理方法”的证据?
且不谈方法“合理”的标准是什么,“现实”中没有囚徒困境吗?大家谁有更好的方法提供一下来理解这种困境吗?
西经定义均衡,至少没有像有的人想像得那样想当然地存在。
这是“均衡”的魅力,还是其“不合理”之处?
难道出现“囚徒困境”是西经自身的理论问题?是均衡为“非合理方法”的证据?
且不谈方法“合理”的标准是什么,“现实”中没有囚徒困境吗?大家谁有更好的方法提供一下来理解这种困境吗?
西经定义均衡,至少没有像有的人想像得那样想当然地存在。
我看不懂你在说什么.你的哲学过于深奥了.恕我无法回答.
sungmoo:sixiangzhe说“在博弈论的纳什均衡中,实际上所谓的均衡,也只是博弈方追求自我利益最大而权衡比较所采取的策略的交集”是没错的。
只于“不倒翁与铅笔”,我到要问你均衡究竟是不倒翁就是铅笔。
可惜你的看法基于你对概念的模糊不清。均衡的定义首先与“稳定”无关。当然你总愿意以你的“稳定”理解均衡,但你的稳定不是西经里的稳定。
“自动趋于稳定和谐”这是稳定性问题,而不是存在性问题。这两个问题你始终分不清。
不倒翁与铅笔的区别,不是铅笔在某位置不倒而在某位置一定倒的区别。如果你就是看不出它们的区别(弄清它们的概念),也请不要说别人“概念不清”。
给你修改一下(西西西):
可惜你ccggqq的看法基于你对概念的模糊不清。均衡的定义首先与“稳定”无关。当然你总愿意以你的“稳定”理解均衡,但你的稳定不是西经里的稳定,你的经济学不是西经的经济学,你的黄种人也不是白钟人*。
“自动趋于稳定和谐”这是稳定性问题,而不是存在性问题,确切说是瞬间存在。这两个问题你始终分不清。均衡是一定存在的,确切说是瞬间存在,且是经济危机这种不稳定的瞬间存在。
不倒翁与铅笔的区别,不是铅笔在某位置不倒而在某位置一定倒的区别。如果你就是看不出它们的区别(弄清它们的概念),也请不要说别人“概念不清”。均衡就是那个不倒的点,究竟是铅笔的那个不倒的点还是不倒翁的那个不倒的点,黑黑,我不告诉你。
恕我孤陋,我真地头一次听说,博弈均衡的定义用到了“交集”这样的概念。
基于这样的概念谈下去,大家该如何理解你对“西经”之“均衡”的理解呢?
对于你这样的人,头一次听说很正常,我不感到意外.
这样的均衡概念,你感觉不理解,只能说明西经的均衡概念本身就是很混乱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型.
你既然精通计量,那请你用计量给大家设置一个均衡模型,也让我们学学你的高见如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4 11:37:52编辑过]
对于你这样的人,头一次听说很正常,我不感到意外.
这样的均衡概念,你感觉不理解,只能说明西经的均衡概念本身就是很混乱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型.
你既然精通计量,那请你用计量给大家设置一个均衡模型,也让我们学学你的高见如何?
对于你这样的人,几次三番地混论乱谈,已经很正常了(这不是头一次了),我不感到意外。
既然你仍然愿意向大家展现自己的无知与混乱,那么一定不畏大家的笑语了。
退一万步讲,即使西经的均衡“很混乱”,哪里来的“均衡是交集”一说?如果你真地还继续坚持这一说(并以此做混乱的推理),我也只能说,你眼中西经的“混乱”源于你理解的混乱。
这句话突出暴露了你不明白什么是“均衡”,什么是“稳定”。
不倒翁与铅笔都有平衡的位置,在该位置处,不倒翁与铅笔都不会倒——如果我们真地愿意以物理学中的此种平衡来类比经济学中的均衡,那这种平衡还真是不动点。
不倒翁与铅笔虽然都有自己的平衡位置,但它们的平衡是不同的:离开平衡位置后,不倒翁可以“自动”实现原来的那个平衡位置;而铅笔却不能,反而离平衡位置越来越远。这就是两种平衡的不同之处。物理学中用“稳定平衡”与“不稳平衡”这样的概念来区分它们。如果我们还愿意类比,它们对应的就是经济学中的均衡的稳定性问题。
物理学中解决平衡稳定性的一种常用而重要的方法就是悬挂。
关于平衡,物理学中还有一个概念:随遇平衡。物体在任何位置上都可以处于平衡,随遇平衡只是平衡的一种情况。
物理学中,至于铅笔与不倒翁如何来到了它们的平衡位置,也不是平衡定义所包含的内容,平衡只是说如果铅笔与不倒翁在某位置满足某种性质,就说该位置是平衡位置,铅笔与不倒翁处于平衡状态。
物理学中的这些平衡概念,离不开重力、重心、物体的形状这些概念。如果没有重力场,也就没有通常谈到的这些概念了。
正是经过数学抽象,人们发现平衡稳定性的本质:偏离平衡位置后,重心位置变化情况直接决定了平衡的稳定性:偏离平衡位置后,重心升高(请注意弄清“升高”是什么含义),则原平衡是稳定平衡(比如不倒翁);重心降低,则原平衡是不稳平衡(比如铅笔);重心保持水平,则原平衡是随遇平衡(比如置于水平面上的一个匀质球)。显然,所谓“自动”,也源于重力场的作用,所谓平衡的稳定性亦源于重力,而所谓“位置”也源于我们事先假设了地球或相对地球静止的桌面是参照物。在地球表面附近自由下落的密闭电梯里,以电梯为参照物,我们是提不出“重心”这样的概念的——虽然仍然有“质心”的概念,也就谈不上讨论先前所讨论的平衡的稳定性问题。必须事先指出参照物(比如产生重力场的地球或相对于地球静止的水平桌面),这正是物理学描述的特征。
个人之所以反对将物理学中的一般的“平衡”概念同经济学中均衡的概念类比,重要原因就是以前已经反复说的,物理学中如果不事先指明参照系(参照系自身是否“平衡”并不是物理学要说明的,除非我们再指定另一个参照系),也就是先定义一套演算系统,我们无从描述物体运动(谈论哲学式的绝对运动不是物理学的任务),也就无从提出所谓“平衡”的概念。物理学中的“平衡”,正是要反映各参照系在描述物体运动上的等价性(主要指物理规律数学形式的不变性)。经济学的均衡,并没有要事先指明某种参照系。
如果我们还真地继续愿意类比物理学与经济学,那么“物理规律数学形式不变”(对应了“各参照系相互参照平衡”)还正有不动点的意味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19 21:19:54编辑过]
你也同意这种观点,实在让我不理解你为何也做如此判断,因为这不仅仅涉及经济学知识上的问题。基于此,我们更没有必要继续讨论了。
两个博弈参与者的策略空间各自是一个集合,本身就无所谓或者不需要谈不谈它们“有没有交集”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两个博弈者的策略空间经常没有交集——所谓“各有一套”(各有一手)。我只会拳上功夫,你只会脚上功夫,是不是咱们就不可以打成平手了呢(当然,“平手”只不过是既定条件下的某种非常特殊的均衡,胜与负仍然可以对应纳什均衡,甚至是占优均衡)?
谈博弈均衡,先要懂什么是“反应函数”(一种映射),博弈均衡就是与“集值映射”相联系的某种不动点。这里怎么会有各博弈参与者“策略空间”是否“相交”的问题。
众参与者的策略空间交集为空,完全可能有许多个纳什均衡。
看来,对基本概念的模糊,已经不单是经济学的了。我真地不愿意相信,有人就是因为看了最简单(因为只能看懂这些最简单的)的囚徒困境矩阵就想到了均衡是“交集”的说法。就算一个格子里因为划了两个圈所以对应了均衡,这又是哪个集合和哪个集合的交集呢?交集的定义是什么呢?在谈博弈均衡时,大家有没有想过“共同知识”中的那么多(无穷多)的“知道之知道”又是什么含义呢?
如果基于此种混乱认识来认识与评价西经的“混乱”(一个有罪的人是不可以通过伪证来证明其有罪的),这是怎样的“混乱”呢?而如果基于此又大言不惭,不肯认错,反说别人混乱,又是怎样的混乱呢(这恐怕已经不是学力与学识的缺陷了)?
对于你这样的人,几次三番地混论乱谈,已经很正常了(这不是头一次了),我不感到意外。
既然你仍然愿意向大家展现自己的无知与混乱,那么一定不畏大家的笑语了。
退一万步讲,即使西经的均衡“很混乱”,哪里来的“均衡是交集”一说?如果你真地还继续坚持这一说(并以此做混乱的推理),我也只能说,你眼中西经的“混乱”源于你理解的混乱。
讽刺人的话我就不回你了.这是你的一贯行为,我从来没有对你有过高期望.
你一会说没听说"均衡是交集"(只能说明你的"无知"),一会又来个我是在搞混乱,我看是你在没事找事!!!你要是不赞成可以转开帖子我们讨论一番,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丢人'的胆量.
我说"均衡是交集",说的是博弈论中的均衡,不是所有的均衡,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啊?看不懂就不要乱下结论么!!
既然你有胆量继续丢人现眼,我也有胆量继续让大家明白你的脑子有问题。
难道我前面说的一大堆没有针对你所谓“博弈均衡是交集”之“天下奇闻”?(这一点都看不出来?是故意还是无知?)
你明白什么是“策略空间”吗?明白交集的定义是什么吗?明白你所谓“博弈均衡是交集”中的“交集”是谁和谁的交集吗?
不懂就不要乱下结论嘛!!(不好意思,引用你一句话)
这也许就是所谓“欲盖弥彰”吧。
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你愿意讨论就在这里讨论好了,为什么要转开贴子呢?究竟是谁没有胆量呢?
我的确没有你那种“丢人”也会自言不惭的“胆量”,更没有胆量去拥有你这种胆量。你敢于丢人的胆量的确很大,不断超过了我的想像力。
如果你愿意反对我的观点,如果你有胆量,尽可以说明“什么是交集”,博弈均衡对应的“交集”是哪个集合与哪个集合的交集,哪怕你不明白什么是“反应函数”,哪怕只指出一本有此判断的著作也可以。
光在这里空说“别人没事找事”,这算不算“没事找事”呢?
别人指出你的错误,算作“没事找事”,这又是什么标准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0 16:03:39编辑过]
最近由于关于均衡的争论,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的,就是经济学所讲的均衡概念,是个主观先验的概念还是个以客观经验为根据的概念.
按照一个叫FUJO11的朋友的观点,经济学是经验科学,是否坚持经验原则是是否坚持科学原则的试金石.因此,在他看来,均衡自然是个经验概念.
而按照张三李四斑竹的观点,经济学是康德"先天综合判断"的体现,是人的内在逻辑结构的理论化.因此,在他看来,均衡概念必然是个先验概念.
我认为,均衡概念,就其直接意义来看,是人的经济经验(例如经济计量中的现在的"关系",因果关系或者相关关系,和数据.都是经验活动的结果,还包括模型检验过程中采用的经验数据)与先天知识,例如数学认识工具(一种先验的逻辑知识)相互结合的产物.也就是说,在直接意义上,均衡概念是经验和先验相结合的产物.
但从终极的意义来看,我坚持唯物论的认识路线.我认为,即使是先天综合判断,也是客观经验在主观理论中的反映.(这已经进入信仰层面了,很难说清楚了.)
您去年玩了一把“利益和道德双重最大化”还不完,非得再来一下“先验和经验”的“辩证统一”才算过瘾?呵呵。
先验本身是基于经验的,是从经验的直观中剥离(abtrennen)去属于感觉的全部内容,以此为基础进行逻辑推演(在此过程中决不“经验”,从而保证逻辑的同一性),最后将结论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经验”(比方说你口口声声的“计量经济学”就是做“经验”这回事情的),以证实或证伪。
“先验还是经验”,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什么时候有过不基于经验基础,不依赖于经验检验的“先验”了?你随便找本胡塞尔去看看好了。
但是,先验的概念,不可能在经验中定义。你有没有可能给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给出一个“经验”的定义?又有谁能够“经验”到“价值”究竟为何物?
先验本身是基于经验的,是从经验的直观中剥离(abtrennen)去属于感觉的全部内容,以此为基础进行逻辑推演(在此过程中决不“经验”,从而保证逻辑的同一性),最后将结论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经验”(比方说你口口声声的“计量经济学”就是做“经验”这回事情的),以证实或证伪。
。。。。。
但是,先验的概念,不可能在经验中定义。你有没有可能给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给出一个“经验”的定义?又有谁能够“经验”到“价值”究竟为何物?
插一问:
1)“先验本身是基于经验的”,能举个例子吗?我也这样以为,但根据不大充足。另,sungmoo也认可这一点吗?
2)逻辑本身是否是以经验为基础?
3)如果认可“边际效用”或“需求强度”就是价值,我倒认为可以“经验”:对一个物品,当你还对之有欲望时,它就是有价值的。一件物的价值就是主体对它的欲望强度。欲望强度是一种经验的吧。
既然你有胆量继续丢人现眼,我也有胆量继续让大家明白你的脑子有问题。
难道我前面说的一大堆没有针对你所谓“博弈均衡是交集”之“天下奇闻”?(这一点都看不出来?是故意还是无知?)
你明白什么是“策略空间”吗?明白交集的定义是什么吗?明白你所谓“博弈均衡是交集”中的“交集”是谁和谁的交集吗?
不懂就不要乱下结论嘛!!(不好意思,引用你一句话)
这也许就是所谓“欲盖弥彰”吧。
我不懂,你懂好吧,你要真懂就告诉大家你的"有知",好让我承认我的无知,不要又开始你那种通过提问题考验别人的雕虫小技了吧.
你的均衡是不动点的伟大观点,和你的吹毛求疵的伟大哲学,已经让大家真正的领教了你的"渊博"知识.大家已经的出了一个明白无误的结论:
三毛斑竹除了会搞些自己根本就不懂的东西来忽悠人之外,他还能做什么呢?天下第一大忽悠的美名我想一定非你莫属.你除了会讽刺挖苦别人之外,对于均衡的定义,你说不出丝毫有意义的内容.对于资本论,就更不需要去揭露你的虚伪行为了,明明自己都没读过,根本就不懂还在那里要求这个看看资本论,要求那个看看资本论,我不知道你这除了可以叫做
不懂装懂,丢人显眼
之外,还可以叫做什么?
但你却根本就认识不到自己的无知,却想方设法为自己的无知辩护,并用尽各种讽刺人的办法为自己的无知遮羞.所以,也有人称呼你为自恋.
希望你不要继续你忽悠人,不懂装懂,丢人现眼,和自恋的行为,做一个真正有知识的谦虚的好斑竹!!
“先验还是经验”,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什么时候有过不基于经验基础,不依赖于经验检验的“先验”了?你随便找本胡塞尔去看看好了。
张三斑竹,你的这个观点,我希望你能够继续思考之后再下这么肯定的结论.如果你认为这个问题不成立,是个为问题,那么米塞斯哈也克等人的先验论思想就成了臭狗屎,那些崇拜他的人简直是白痴.
对不起,你有胆量继续暴露你的无知与混乱,我也有胆量继续揭露你的无知与混乱。
谁在“用计量模型为均衡下定义”?请你不要继续胡推乱断,好不好?这种胡推乱断,不是无知,就是故意(让大家如何理解你呢)。我什么时候提过我在“用计量模型为均衡下定义”?这是不是又是你自己的天才般地理解?如果你这样理解,对不起,你又错了,而且错得很严重。用胡乱的概念与理解来掩盖自己的无知,这是很不可取的。
你弄没弄清楚“计量”与“数理”的区别?
对于“大骂”,我也想仿辞一句:“sixiangzhe一直也没有解释‘均衡是交集’之说中的‘交集’是怎么回事,却因为别人指出其错误的行为大骂‘别人脑子有问题’。”
愿不愿意认真虚心地承认错误(尤其是当别人已经指出来),与能不能理解知识,这是不同性质的问题。
…希望你不要继续你忽悠人,不懂装懂,丢人现眼,和自恋的行为,做一个真正有知识的谦虚的好sixiangzhe!!
这句话正是我想对你说的。
你真聪明,连我想对你说什么,你都替我说了。我省事了,只需稍稍引用一下就可以了。
不懂装懂,丢人显眼
之外,还可以叫做什么?
但你却根本就认识不到自己的无知,却想方设法为自己的无知辩护,并用尽各种讽刺人的办法为自己的无知遮羞.所以,也有人称呼你为自恋.
你真厉害!居然敢判断我读没读过《资本论》!!
是不是自己知道错了,又不敢或不想向众网友承认错误,便想扯上点别的,来掩盖一下自己,以转移别人的注意力?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在这里,此路不通。你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欲盖弥彰”。
对于均衡,我已经说得足够明确了。如果你还不懂(甚至懂而装不懂),你还愿意认为是别人的问题,我也想送你一个词:自恋。
敢称“均衡是不动点是天下奇闻”、“博弈均衡是交集”、把计量与数理混同等等的sixiangzhe,可以说是一系列“天下奇闻”的始作俑者,居然继续敢在这里自恋式地说别人自恋。这又是一个奇闻吧?
我还没听到您对“交集”这一神奇理解的具体解释呢。
简单地说一下,
sixiangzhe,对“博弈均衡是交集”这一说法,你就回答它正确还是错误,为什么,就可以了。
(不要告诉我你还不知道纳什均衡是如何定义的哟。不知道就敢提“交集”说,就敢评价博弈均衡,这就是sixiangzhe的偏好?)
多么令人surprising的推理!
前提:“你认为这个问题不成立,是个伪问题”
结论:“米塞斯哈也克等人的先验论思想就成了臭狗屎,那些崇拜他的人简直是白痴”
承认先验有经验基础,就要推出“米塞斯哈也克等人的先验论思想就成了臭狗屎,那些崇拜他的人简直是白痴”,这就是sixiangzhe的逻辑?sixiangzhe的逻辑真是深浩如海,捉摸不透。高喊逻辑的sixiangzhe居然完成了如此surprising推理,令人……
与有此逻辑的人讨论,也真算一种痛苦。
如果sixiangzhe认为这只是“意气表达”,并非要表达逻辑推理,其主意更重要,那么我们就想猜想,哪些论断才算意气表达,哪些论断才算“逻辑推理”。如果这样的意气表达占了主要的陈述内容,大家还如何同sixiangzhe讨论呢?还有必要讨论吗?
张三斑竹,你的这个观点,我希望你能够继续思考之后再下这么肯定的结论.如果你认为这个问题不成立,是个为问题,那么米塞斯哈也克等人的先验论思想就成了臭狗屎,那些崇拜他的人简直是白痴.
老兄,我很怀疑你知不知道什么是“经验”,什么是“先验”。
米塞斯哈耶克什么时候说过“先验”可以不基于经验并且可以不接受经验的检验?“先验”作为一种方法,只是告诉我们在什么地方该用演绎法(逻辑的),什么地方该用归纳法(经验的),仅此而已。
我什么时候告诉你“经济理论”是经验的?什么时候告诉过你“均衡的定义“应该以经验为根据?我说的话清清楚楚在那里挂着,你可以回去看看。在这种常识性问题上扭来扭去,有什么意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23 10:54:31编辑过]
当然,为了使自己的逻辑完善,sixiangzhe大可在什么是“先验论”、什么是“米塞斯哈也克等人的先验论思想”、什么是“崇拜他的人”、什么是“白痴”上大做文章、大做解释。
那就请大家注意观察sixiangzhe对上述概念的解释(严格的定义就不要求了),如果不对此做出解释,大家可要当心他的“臭狗屎说”与“白痴说”了。
当然,sixiangzhe可能还会强调,这只是语意表达,并非推理,你们如此较真“很无聊”、“很没趣”、“不明白他的意思”。那就请sixiangzhe尽可能先让大家明白他是在做逻辑推理,还是在抒发情怀。总不能让别人天然假设他不在做逻辑推理吧?如果大家天然假设他只是在抒发情怀,那大家还有什么必要讨论呢?尽管在这里抒发情怀就可以了。但这里,不是赛诗会。
不过,我相信,“均衡是不动点是天下奇闻”、“博弈均衡是交集”这类说法并非sixiangzhe简单的情感抒发。也正基于此,大家才认真同他讨论。如果这些都是他直抒胸臆的结论,那讨论就太没太没必要了。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