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7231 55
2006-06-11
<P>最近由于关于均衡的争论,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的,就是经济学所讲的均衡概念,是个主观先验的概念还是个以客观经验为根据的概念.</P>
<P>按照一个叫FUJO11的朋友的观点,经济学是经验科学,是否坚持经验原则是是否坚持科学原则的试金石.因此,在他看来,均衡自然是个经验概念.</P>
<P>而按照张三李四斑竹的观点,经济学是康德"先天综合判断"的体现,是人的内在逻辑结构的理论化.因此,在他看来,均衡概念必然是个先验概念.</P>
<P>我认为,均衡概念,就其直接意义来看,是人的经济经验(例如经济计量中的现在的"关系",因果关系或者相关关系,和数据.都是经验活动的结果,还包括模型检验过程中采用的经验数据)与先天知识,例如数学认识工具(一种先验的逻辑知识)相互结合的产物.也就是说,在直接意义上,均衡概念是经验和先验相结合的产物.</P>
<P>但从终极的意义来看,我坚持唯物论的认识路线.我认为,即使是先天综合判断,也是客观经验在主观理论中的反映.(这已经进入信仰层面了,很难说清楚了.)</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6-13 00:31:00
我看来西经实际是在用均衡这和概念论证“完全自由的市场能自动趋于稳定和谐”,但是“完全自由的市场能自动趋于稳定和谐”又正好是均衡的内核。西经在用均衡论证均衡了,所以西经中给不出均衡的定义了,均衡的只有概念模糊不清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3 11:23:00

恩,大概就是如此.均衡对于西经而言,本来是一种分析方法.可一经这种方法的分析,似乎现实的经济现象也变成了方法所设定的均衡现象.经济现实也变的那么有规律,那么容易均衡起来了.

实际上,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在微观供求均衡问题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垄断价格,是生产者剩余或消费者剩余,我们最多看到类似"平衡"的"市场出清",也就是资源相对有"效率"的配置到使其最大化的位置上.但这种现象,即使在西经人士所崇拜的美国也是非常少见的.

在宏观总量的均衡问题上,新兴自由主义已经基本否定了凯恩斯的宏观调控思想,认为市场经济应该是自然自发的进行,它自己能够实现自我均衡,但却只是一种在不断的不均衡的试错过程中追求均衡的趋势.这种矛盾的似是而非说法,实际上只是对现实经济不均衡现象的托词.到底是人为的均衡还是自然的均衡?这里已经远远的走出了是先验的还是经验的问题的.

在博弈论的纳什均衡中,实际上所谓的均衡,也只是博弈方追求自我利益最大而权衡比较所采取的策略的交集.但囚徒困境标明,这种均衡恰恰不是双方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甚至可能是最小化.所以,这里的均衡分析则从根本上否定了经济学理性分析带来效率最大化前提.均衡,即使作为经济学的一种分析方法,也未必是合理的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3 12:59:00
以下是引用ccggqq在2006-6-13 0:31:00的发言:
我看来西经实际是在用均衡这个概念论证“完全自由的市场能自动趋于稳定和谐”,但是“完全自由的市场能自动趋于稳定和谐”又正好是均衡的内核。西经在用均衡论证均衡了,所以西经中给不出均衡的定义了,均衡的只有概念模糊不清了。

可惜你的看法基于你对概念的模糊不清。均衡的定义首先与“稳定”无关。当然你总愿意以你的“稳定”理解均衡,但你的稳定不是西经里的稳定。

“自动趋于稳定和谐”这是稳定性问题,而不是存在性问题。这两个问题你始终分不清。

不倒翁与铅笔的区别,不是铅笔在某位置不倒而在某位置一定倒的区别。如果你就是看不出它们的区别(弄清它们的概念),也请不要说别人“概念不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3 13:03:00
以下是引用sixiangzhe在2006-6-13 11:23:00的发言:…在博弈论的纳什均衡中,实际上所谓的均衡,也只是博弈方追求自我利益最大而权衡比较所采取的策略的交集….

恕我孤陋,我真地头一次听说,博弈均衡的定义用到了“交集”这样的概念。

基于这样的概念谈下去,大家该如何理解你对“西经”之“均衡”的理解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3 13:12:00
以下是引用sixiangzhe在2006-6-13 11:23:00的发言:…但囚徒困境标明,这种均衡恰恰不是双方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甚至可能是最小化.所以,这里的均衡分析则从根本上否定了经济学理性分析带来效率最大化前提.均衡,即使作为经济学的一种分析方法,也未必是合理的方法.

这是“均衡”的魅力,还是其“不合理”之处?

难道出现“囚徒困境”是西经自身的理论问题?是均衡为“非合理方法”的证据?

且不谈方法“合理”的标准是什么,“现实”中没有囚徒困境吗?大家谁有更好的方法提供一下来理解这种困境吗?

西经定义均衡,至少没有像有的人想像得那样想当然地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