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501 8
2010-11-12
我想知道高鸿业的宏观在论述“流动偏好陷阱”时提到的有价证券包括股票吗?按平常的理解来说,有价证券当然包括股票,可是书上又说“当利率极低,比如2%,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低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感觉如果包括股票的话,这里就有点不符合现实了,因为如果利率极低的话,钱存在银行里获利太少,应该会转到股票市场或者其他投资领域,而不仅仅是消极地持有货币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12 18:06:52
结合实际,想想整个动态过程就明白了。假设一开始利率10%,此时债券、股票价格都很低(也许是遇到经济萧条),于是央行决定降息刺激经济,一口气降到1%。在这种重大利好的情况下,股价、债券价格都会上涨。

然后呢?当价格涨完以后,没人会在高位继续买入的(早期低位进场的自然赚得非常多,可随着股价上扬,对买家的吸引力会逐步减小),直到这个涨幅结束,人们预期利率不会再降了,利好兑现变利空,于是纷纷抛售,就是这么简单。

买入证券的理由只有一个:预期它会涨。可是抛掉证券的理由却很多,只要预期不会再涨,就没有理由买入(包括价格横着不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2 18:07:12
证劵在这里是泛指资产,也包括股票。当利率极低的时候,各种资产的价格会很高包括股票。这时人们持有货币的欲望接近无限大,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不是消极的持有,而是当利率上升的时候,有更多的钱更好的买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2 18:47:56
股票是有价证券的一种。凯恩斯所说的有价证券应该包括股票,当利率极低时,人们预期利率不大可能再降低,此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也不大可能再升高,因此,此时人们便抛售有价证券,增加货币持有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2 19:47:46
这里的利率不是银行的利率,是市场利率,根据货币供求而确定的利率,我们没办法知道确切的数值。
所以,市场利率极低,人们认为股票价格不可能上升只会下降,所以会抛售股票。
如果市场利率很低,说明投资的回报率很低,人们会持有货币。(最后一点说得不是很有把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2 22:03:39
正是因为利率极低,人们存在手里的货币存入银行得不到足够的利息,就会将货币不存入银行而大量持在手上。 而这时候因为货币都是在流动的,市场上的货币总价值是是最高的,股票市场上的总价值也就是最大,分担在每一股份上的价值也就最大。也就是说此时每一股的股票价值已经达到最高,已经不可能在涨了,人们自然就不会再去购买股票,而是将货币继续持在手中,这就出现了流动性偏好陷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