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1-6-15 12:23 
lodoss087 :
我来炮轰你根深地固的新古典逻辑,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评的商品拜物教或者说货币拜物教。知道上世纪60年代的剑桥资本争论不?这实际上就类似马克思说的商品拜物教。
知道马克思和整个古典经济学的逻辑是什么?那就是价值(金钱)、资本代表的是一种社会支配关系,不涉及具体的财富。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使用价值的一种预期----交换价值的一种存储手段,货币在当下是客观现实存在的,不是什么假像,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形式。
回答我的问题:
1、交换价值存储的是什么具体的预期使用价值?你必须回答!而且在这里必须找到不变的量度,这也是你必须回答的。
2、你或者说每一个消费者是否全能全知能未知未来?你是否能预知未来会出现什么高科技产品。正三十年前的你父母根本预料不到MP4、手机、个人电脑等。但30年后你确取钱出来够买消费品。你只有全能全知能预知未来,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你才可能说交换价值是使用价值的一种预期,不都不知道怎么预期。
3、如果交换价值是对预期的使用价值的存储,在这里就必须证明交换价值与具体的生产涵数有关,而作为生产涵数或者说生产力的是机器或者工具(这一点新古典和古典经济学是有同识的),劳动力只是慢慢的添加在生产涵数之上,如古代与现代的生产力不同,是因为这些机器或者说工具的不同。而价值的留存量最终是会形成资本的,在这里你必须证明资本是机器。
在这里必须回答我一个事实,那就是现实中所谓的GDP,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几十年的时间都不能超过资本上游国家。但从实物和技术状部,即从工程师工程学的角度来说。就算一个国家被打回石器时代,只要技术人口还在一切物质财富,几十年的时间之内就可以重新生产出以前所有的机器,因为库存的机器就是最近20年左右的,历史上的早就折旧掉了,这与一二战后各国的恢复就可以知道。
4、你说交换价值是对预期使用价值的存储。在这里我们要说它具体的存储形式。在这里我采用排除法,无论是把“劳动”或者“有用性”交换价值的逻辑矛盾一一例举出来,以证明你的说法是错误的。
(1)如果你认为交换价值是劳动,那么以前劳动是不断被消耗了的,是不可能以一种形式存储的,而不断交换的劳动在这里显代表的是一种支配关系,因此交换价值是对预期使用价值的说法是说不通的。
(2)如果交换价值是一种“有用性”,那么不可避免的出现异质品加总问题,价值量(交换价值)代表的是同质的劳动,而使用价值是异质的,如果说交换价值是对使用价值的存诸。
在这里你不得不回答我一个问题,那就是异质的苹果和梨以及个人电脑、汽车这些如何能用一种数值来加总?
1966年就连新古典萨缪尔森在这个问题上无条件投降告一段落。其生产涵数理论也只适合单一产品模型,当那样,新古典的那样变量还是资本主义或者说货币社会下的货币价格的变量么?
这再一次证明价值、资本代表的是一种社会支配关系,在这里剩余价值揭示的剥削就不是什么财富分配,而是劳动力支配了。
1、口误了,嗯交换价值存储的抽象掉的使用价值----价值。正如《资本论》中“它,当作具体的有用的劳动,变生产使用价值”。价值由劳动量决定。劳动消耗掉的是相对于劳动者个体而言的,而有用劳动变成的使用价值,是相对于他方而言的。你在生产MP4的时候,这个MP4的有用性,肯定是相对于他方的。交换价值存储的是不确定的使用价值。货币不过是一种现下存储的形态,实质上应该存储的是劳动时间。时间不能被存储,所以无论是以货易货的生产好的MP4,还是货币,都不过是存储你劳动时间的工具。
2、存储的没有兑现,肯定是不确定的使用价值。对交换价值存储的是不确定的使用价值。
3、我只是用资本这个语言习惯在描述这个事情,如果作为定义资本是一种关系,那么我也只能用另一词(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因为决定语言表达正确的是语言习惯,我们之间的语言习惯造成了冲突,所以我只能暂且放弃我自己的表达习惯,而避免这种表达冲突)。暂且用X来表示吧。其实我倒是更想去掉交换价值,直接就用使用价值来描述一切。交换价值之所以会产生,因为交换,交换的目的还是因为使用的需要,归根结底还是使用价值。我不知道你说的我必须证明X是机器,的说法,对于机器,究竟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是指仅仅的生产工具中各种各样的机械,还是包含了更多的内容,其实我更愿意用生产工具来描述,这其中能更好的包括脑力劳动的创造,比如数学工具,物理规律和定律等。我也的确是非常想建立你所说的函数关系。
技术也是一种生产工具,这是主要由脑力劳动和次要的体力劳动所生产出来的。
4、作为你指的劳动被消耗掉了的东西,是相对于劳动者的能量,如果条件允许或充足,其实也可以存储(类似计算机的系统还原,但是目前基本上没有这种技术可能对人的还原,特别是用有用劳动还原人的劳动消耗,因为这还牵扯了时间是否可逆的物理问题。物理学上甚至包括过定义世界就是 组成世界的各粒子所具有的势能和动能,当然,因为自由意志定理让这个似乎需要在加上一个不确定的不确定性)。
对于第二点资本论的第一章就已经有说明了,抽象掉了不同的劳动,根本不需要讨论异质问题。总数的叠加就是直接叠加抽象掉的劳动量,劳动时间。
这再一次证明价值、资本代表的是一种社会支配关系,在这里剩余价值揭示的剥削就不是什么财富分配,而是劳动力支配了。其实你说的没错,因为按照马克思对经济的建模是如此。但这种建模是解释型的,他不足以对更好的财富的合理分配作出有效的构建支撑。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毕竟有个测不准定理。我一直认为的是 马克思的 东西还是有余地发展和修订的。毕竟这都是生产关系的内容,不是么?如果能更好的(包括更贴切,更有效的反作用)符合生产力,何乐而不为?我不是原教旨主义者,我也经常推翻自己的体系中发展不下去的(不好的)部分。
如果假定,价值和财富有关联,交换价值存储的是使用价值的预期,劳动讲交换价值以一定形式经行了存储(可能还包含一定程度,我习惯将事物用向量的方式来描述,包含了事物的方向和程度两个内容)。X是由劳动积累的存储态的交换价值(你说过机械什么的会消失,的确是这样,劳动的积累的交换价值,我们在确保积累存储的形式保值恒定的时候是单独这么做的工作,这个工作在相对使用价值的保值时的确是不合理的存在的。使用价值因为自然条件的问题,是在被自然不断侵蚀的,这也是我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自然的反向作用。也许“合理的通胀”是比较好的对此的描述,当然对“合理的通胀”的把握权,也会因为我们的合理的通胀和“合理的通胀”之间的差值形成X,对X形成的预期我会理解成权利X,但这是细节了,已经变成具象的讨论了。),那么作为一件东西被加工,劳动者付出的劳动的有用性,形成的加工出来的新的使用价值,那件被加工的东西的使用价值面向过程可以得出
被加工的东西的使用价值+劳动量=新的使用价值
提供被加工的东西的人,在这中间如果没有劳动(例如完全不管事的董事),那么他们的收益就全部都是剥削,因为他们的“被加工的东西的使用价值”=“劳动积累的存储态的交换价值”没有经过他们之手的改造。按照自然对使用价值的寝室,我们的存储态交换价值如果理想的恒等于使用价值的话,必定是要在这个方面上有不断减少的(但我们有更强大的劳动产出做加法)。
我倒是期望能建立一个直接从劳动量中作出减法的得出的量直接被认定为利润和剩余价值,更来得直观有效。可变资本+劳动价值+不变资本的劳动产出模型,已经让我们的社会依据此充满着不合理的合理解释了,我甚至觉得增值税就是ZF“善意”的对可变资本的强行回收,当然是不是会“善意”的运用下来?这成了掌握这个X的人的权利资本,权利资本在我看来也是使用价值的预期,是一种可存储态的交换价值,它的存储不如货币稳定(其实是正负双向的不稳定,所以不是一种纯粹的负向发展的预期的贬义,虽然我们看的多的例子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