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j 发表于 2010-12-13 06:59
本人之所以说上述危机理论是错的,是因为它把危机理解为“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的结果。它认为所生产的东西太多而无法完全消费掉,从而防碍社会再生产的进行,从而导致经济危机。因此它把危机称为“生产过剩危机”。百多年来,人们都不加太多思考就相信这个观点。但是本人经过仔细思考,改变了自己曾与众人一样的看法,转而认为:经济危机并非生产过剩危机,生产过剩只是危机爆发后所呈现出来的一个现象,而非造成危机的原因。危机的原因不是过剩与生产力太过强大所导致,恰恰相反,是短缺、有效供给不足、生产力水平落后所导致。这个观点与中青年时代的马克思的上述观点简直是针锋相对。为什么?这要涉及到导致危机的价格机制了。今天我们已经知道,造成危机的直接因素就是泡沫,即价格虚高。而造成价格虚高的基本原因,就是供给(准确地说是有效供给)不足。比如,粮食供给不足,造成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上涨,而价格上涨必定招引对粮食的投机需求,投机需求又与价格上涨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共振,从而造成价格越涨投机越烈,投机越烈价格越涨的局面,最终,当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后,将投机资金耗费完毕,此时的价格处在最高位,于是投机资金撤出,价格暴跌。价格暴跌,使原来在高价格中吸纳的商品亏损,资产贬值,最终导致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这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危机,我们很容易从中看出:是供给不足导致了危机,而生产过剩只不过是危机发生后,或者当价格暴跌后许多商品没人要(正在贬值的东西总是无人要的)所呈现出来的现象而已。
hhj 发表于 2010-12-13 07:00
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危机是因为商品太多,需求消化不了所导致。但是,根据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需求定律,一种商品,价格越高则需求量越小,相反,价格越低则需求量越大。因此,面临需求不足,就要降价,在高价格下谈什么扩大需求,是这欺人之谈。比如有个现象很奇怪:许多中国产的商品国外的价格,竟然要比在国内便宜。这种情况说明:一方面要扩大国内需求,另一方面又维持高价格,这不是互相冲突吗?当然,这也从反面说明,中国扩大内需确实有很大潜力,因为商品仍有很大的降价空间。但偏偏现在遇到的不是降价,而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侵蚀公众的消费能力,谈何扩大内需?或者说,中国今天已经不存在扩大内需问题,而是供不应求了,通货膨胀就说明这一点。
hhj 发表于 2010-12-13 07:00
因此,不要责怪商品太多没有市场销路,而是要将过高价格降下来以扩大需求、扩展销路。马克思所认为的“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生产力太强大资本主义容纳不了”就不太对头了,当价格高时,市场无法完全吸纳,因此就显得商品太多了。此时唯一正确的办法就是降价,当价格下降时,原先显得太多的商品,就会供求平衡甚至供不应求了。比如,手机市场,当手机价格仍然是2000元均价时,全部手机需求市场只能容纳1000万部,当你生产出1100万部手机时,就会有100万部手机过剩,相反,当价格下降到1800时,市场能够容纳1200万部,此时1100部不够销了。如果象现在那样,均价只有500元,则整个手机需求市场就可以容纳多达4亿部。原先过剩的手机,现在已经完全销出去了。这个道理告诉我们:马克思的观点是不对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生产力太强大所导致,相反,是生产力太弱所导致。因为生产力强大不单体现在能够生产出更多商品,而且更主要的是能够以更高的生产率生产商品,这样的话,所生产出来的商品的成本就会更低。因此关键的理解点是:更大生产力意味着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生产每个商品,而更低的成本就可以以更低的价格销售,而我们已经知道:更低的价格可以伴随着更大的需求量。
hhj 发表于 2010-12-13 07:0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所以在马克思之后100多年还未按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被其本身的“生产力太大”所消灭,根本原因就是它的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可以扩大市场、促进销售(而不象马克思所说的那样,认为生产力太大就会导致商品过剩),因此,资本主义不仅不会因为生产力进一步强大而垮台,相反,却因为生产力进一步强大而得到发展。按马克思自己所说:资本主义在它的生产力还可以发展的时候,是不会灭亡的。如果在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就显得生产力过大,那么这个资本主义何以能够再拖延到150年后的今天?并且还未见其死象?按马克思所强调的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无论资本主义如何改革调整,都不可能改变其灭亡的命运。可是资本主义没灭亡,那些后来建立的前社会主义,却纷纷灭亡了,更加短命。何等奇怪!另外,150年前那么贫穷的“古代社会”就显得生产力太大,那么今天呢?还需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吗?因此,将危机归因于生产力太大,就会使今天的中国找不着发展方向,因为今天中国的发展就是邓公所定下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也许又有人说,只有资本主义才会禁锢生产力的发展,大锅饭的社会主义是不会禁锢生产力的,因为,多少产品都不够这种社会主义中的人们免费消费呀!
hhj 发表于 2010-12-13 07:01 也许有人说:如果花1000万元资本投资办手机厂,但只生产出1部手机,这种极度虚弱的生产力难道还会导致过剩?人们想要成千上万部手机,但你只生产出一部手机,显然供不应求,不会过剩了,因此过剩显然是因为生产力太大,所生产的商品太多导致的。但是,如果一个工厂只生产出一部手机,那么这部手机的成本价格会是多少?如果工厂的投资及其它成本是1000万元的话,则这部手机的价格就是1000万元。那么,价格1000万元的一部手机谁来购买?除非能够花公家钱财的权贵,否则无人能购买得起(或者无人愿意购买)。这样,哪怕只有一部手机的生产量,它也会因无法销售出去而过剩。因此从中得出重要道理:是否过剩与商品量的多少根本没有必然关系,商品多并不等于它会过剩,相反,商品少也不等于它不会过剩。这一点是必须要搞清楚的。
货币循环 发表于 2010-12-13 20:38
字数太多。我懒得看了。不过我告诉你。经济危机是消费发生危机引起的。消费不足,相对生产力过剩。至于生产力是否高于消费需求那不一定。只要生产高于消费能力,这才是关键。举个例子。经济危机的人难道就不想住好房子,开好车子么?当然不是了。是因为买不起,导致生产停滞。然后更多的下岗,在进入这个循环。正循环的链条一断,就变成了恶性循环。就是所谓的经济危机。一个企业倒闭,往往也是内部的正循环出现了断裂。尤其是那些负债严重的企业,资金链条更为重要。只要一切断就死。
hohai_abc 发表于 2010-12-13 07:25
生产力高度发达了,对应的生产关系也应该达到相应水平。如果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两者发生对抗是必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发生经济危机,当然会使用破坏生产力的手段来缓解危机。
如果把生产关系对应为政治,生产力对应为经济,那么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了,相应的政治改革也应该跟上,否则落后的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我们现在经历的就是政治改革落后经济发展的阶段,要走出这个困境,唯有进行政治改革。民主与法制刻不容缓。
很多人把马克思描绘的社会想象成一蹴而就的,其实这是大大的误解,任何社会改革都是循序渐进的,我们谈改进生产关系,并不是说立即推翻这种生产关系,而是对这种生产关系进行改良,以适应当前的生产力。如果改革不能适应当前的生产力,那么这样的改革是徒劳的,是瞎折腾。
没有社会主义产生所需要的生产力水平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是通过一两次革命实现的,而是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改进生产关系,最后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实现的。在实现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改良,是最好的出路。这个改良过程可能是温和的也可能是剧烈的,这就要看这种生产关系下的利益博弈。
王书记 发表于 2010-12-13 13:17
房价极高 可是需求也很大 所以这一现实证明了西方经济学的需求定律是错误的。
现在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价格高的时候一般不会降价 而是刺激消费者贷款消费明白吗?这就是这次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
hhj 发表于 2010-12-14 07:01背书背得很熟的。hohai_abc 发表于 2010-12-13 07:25
生产力高度发达了,对应的生产关系也应该达到相应水平。如果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两者发生对抗是必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发生经济危机,当然会使用破坏生产力的手段来缓解危机。
如果把生产关系对应为政治,生产力对应为经济,那么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了,相应的政治改革也应该跟上,否则落后的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我们现在经历的就是政治改革落后经济发展的阶段,要走出这个困境,唯有进行政治改革。民主与法制刻不容缓。
很多人把马克思描绘的社会想象成一蹴而就的,其实这是大大的误解,任何社会改革都是循序渐进的,我们谈改进生产关系,并不是说立即推翻这种生产关系,而是对这种生产关系进行改良,以适应当前的生产力。如果改革不能适应当前的生产力,那么这样的改革是徒劳的,是瞎折腾。
没有社会主义产生所需要的生产力水平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是通过一两次革命实现的,而是通过不断发展生产力,改进生产关系,最后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实现的。在实现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改良,是最好的出路。这个改良过程可能是温和的也可能是剧烈的,这就要看这种生产关系下的利益博弈。
货币循环 发表于 2010-12-13 20:38
字数太多。我懒得看了。不过我告诉你。经济危机是消费发生危机引起的。消费不足,相对生产力过剩。至于生产力是否高于消费需求那不一定。只要生产高于消费能力,这才是关键。举个例子。经济危机的人难道就不想住好房子,开好车子么?当然不是了。是因为买不起,导致生产停滞。然后更多的下岗,在进入这个循环。正循环的链条一断,就变成了恶性循环。就是所谓的经济危机。一个企业倒闭,往往也是内部的正循环出现了断裂。尤其是那些负债严重的企业,资金链条更为重要。只要一切断就死。
hhj 发表于 2010-12-14 07:22你还是仔细看我的贴子再“告诉”我才好。因为我所说的恰恰是“为什么消费不足”?消费不足不是原因,而是结果。今次美国的危机不是源自于消费不足,恰恰相反,是源自于消费过度。懂吗?消费过度所以导致危机。货币循环 发表于 2010-12-13 20:38
字数太多。我懒得看了。不过我告诉你。经济危机是消费发生危机引起的。消费不足,相对生产力过剩。至于生产力是否高于消费需求那不一定。只要生产高于消费能力,这才是关键。举个例子。经济危机的人难道就不想住好房子,开好车子么?当然不是了。是因为买不起,导致生产停滞。然后更多的下岗,在进入这个循环。正循环的链条一断,就变成了恶性循环。就是所谓的经济危机。一个企业倒闭,往往也是内部的正循环出现了断裂。尤其是那些负债严重的企业,资金链条更为重要。只要一切断就死。
我已经说了,生产过剩只不过是危机后所呈现出来的一个现象而已,但包括马克思、凯因斯在内的许多人,却误将其看作危机的原因,真是浅薄之见!
美国人先前过度消费,负债消费,到现在当然没有消费能力了。按“能量守恒定律”,不会有“永动机”之类的东西出现的,你不可能拥有“永动”的消费能力的,美国人也不例外。你以前花光钱了,现在当然没钱花了。因此在浅薄者看来,就发生了“消费不足危机”。消费过度当然就带来消费不足了。懂吗?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