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短效
201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频密且力度加大。9月底针对房地产市场过热且以前多次降温努力收效甚微,中央**出台了被称为“最严厉的调控政策”的“新国五条”,包括限购、限贷等遏制投机炒作的措施。据财经网记者观察,其降温效力仅维持了30天;房地产市场经过10月份迅速降温后,11月份又迅速反弹。
无独有偶,21世纪网日前刊登一则报道指出,今年年底全国各主要城市将出现“卖地潮”、“地王潮”,且成交土地溢价率和地价一改持续了半年的原地徘徊,呈快速上升之势,由此可能推动新一轮的房价上涨。
新华社则引述中国地产界领军人物之一的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说,调控的本质是挤压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空间,而不是众人误读的“降房价”,因为地价保持升势而**未加抑制,土地拍卖永远是“价高者得”,所以在成本不断上升而销售受遏制的情况下,开发商维护自身利益的较佳方案应该是“少挣点”。
中国知名经济评论人叶檀指出,价格体系的不顺畅导致了房地产市场怪状:在2010年紧锣密鼓的房地产调控背景下,一线城市土地财政居然创出历史新高,原因就在于“土地一级市场垄断,二级市场放开,一级市场的土地价格节节攀升,二级市场商品房、商用地产等价格随之上涨。”
中国的房价和地价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