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167 1
2020-10-24
投资乘数、货币乘数、费雪公式三者之间有何联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10-27 21:47:18
无人答复,新宏观回答一下。

新宏观在迂回生产的基础之上,加入魁奈生产表分配理论,构造了产业树模型,然后确定货币流量为基础货币扣除法定准备金部分,货币流速为一月一次,消费函数为收入*(1-储蓄率),得出月度GDP=M*(1-S*D)^(N-1),其中,M为基础货币,S为储蓄率,D为法定准备金率,N为月度序数,当货币流量触及低限时发生流动性短周期,货币当局可以通过量宽、降准以及降息以降低储蓄率,达成增加货币流量予以消除,当债务存量远大于货币流量,以至于无法支付利息时,即所谓明斯基庞氏融资,形成债务性长周期,从而完成了经济周期的量化。

    当S=1时,加总即得货币乘数公式,周期总GDP=M/D,可见,货币乘数理论的缺陷在于将贷款直接再存款,相当于完全储蓄,而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这是违背经济理性的。

    当D=1时,加总即得投资乘数公式,周期总GDP=M/S,可见,投资乘数理论的缺陷在于因为漏掉了储蓄的贡献而夸大了流动性的衰减程度。

    当S=0时或D=0时,加总即得费雪公式,周期总GDP=M*N,可见,费雪公式的缺陷在于没有债权债务的位置,仅适用于储蓄率为零、货币流量不变的简单再生产情形,由此得出货币中性的误导。M2是债权存量,故不适用于费雪公式。

    即新宏观月度公式统一了经济学的三大公式,同时,它使经济学接近了现实。

    传统经济学能对现实施加影响的只有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其中,货币政策的量宽(包括无限量宽、外汇占款、逆回购、再贷款等)、降准、降息(促进储蓄率降低)的效果可由月度GDP=M*(1-S*D)^(N-1)来描述,它通过调整M、S、D使月度GDP增加,货币流量加大,从而形成流动性短周期,但它无法克服债务性长周期,因为它在累积债务;传统财政政策的本质是保障I=S,也就是避免流动性陷阱,让借贷继续,本质还是使月度GDP=M*(1-S*D)^(N-1)成立,因此,它同样无法克服债务性长周期,只是将债务有企业或消费者转移至ZF,结果国债高企。故,传统的宏观调控体系失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