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621 13
2011-01-29
讨论社会主义下积极性问题,必须考虑客观条件。
如果你饿着肚子,还要大公无私,将自己急需的食物让给别人吃,这确实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
无论什么社会,人们总是要首先满足自己,是否让与别人,根本得看自己的那一份够不够。衣食足而知礼节,仓廪实而知荣辱。
社会主义下人民有积极性的前提是,劳动要得到回报。人民积极劳动,获得的更多,那么就促使其继续积极劳动。否则,积极劳动仅仅换来不能吃的勋章,这是不能继续积极劳动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勋章还是比不上实在的物质满足。饿肚子的时候,一碗饭比金饭碗更金贵。
在工业化的迫切要求下,高积累的策略使得人们被拿走的太多,打击了人们的积极性。斯塔汉诺夫运动没有持续下去,也是因为回报太少,劳动力高度耗费,却得不到相应的必要补充。长远利益的要求压倒了对眼前利益的要求。工人没有积极性与社会主义本身,没有丝毫关系。仅仅降低积累,扩大消费,就可以基本解决积极性问题。但限于二十世纪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客观条件,这一点,办不到。
那么,资本主义下,人们就很有积极性了吗?似乎是的,人们面临生存的威胁时,总是会被逼出积极性出来。工人的积极性并非会让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与之相反,工人生产得多了,产品的价值就降低了。所谓“谷贱伤农”这个规律,在资本主义的工业里,同样上演。工人的积极性贡献给了资本家,而增加的利润则落入资本家的腰包。这与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积极性的最终落点为自身的长远发展丝毫不同。
所谓的资本家慈善,总是大张旗鼓,慈善大多不是目的,而是点缀自己的手段。资本家赚了钱,除了享受,也要购买社会知名度,购买“品位”,购买“社会形象”,绝大多数富豪的捐献,都是“公关工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9 22:56:18
怎么又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30 19:13:10
思念江南 发表于 2011-1-29 22:56
怎么又来了
这个帖子的内容与“公有制下工人没有积极性是强盗逻辑”不同,各自论述一个方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30 19:52: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30 20:30:26
龚民 发表于 2011-1-30 19:52
实际上在以往即二十世纪公有制下,人们也是有积极性的,毕竟社会公开宣传人民翻身做主人,只是由于集权委派领导机制毁了公有制,上面头脑发热不按公有制的政.治、经济规律办亊,自有此体制推澜助涛,人民做主人成了或多或少空话,摊上有民主意识领导、关心民生,人民就算托福;遇上一心上爬官位人物,漠视民生,人民遭殃。
一个社会的好坏居然要靠偶然碰到的人是好是坏,这个社会还会是好的社会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30 20:58: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