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030 9
2011-02-23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发过这个话题,今天斗胆发布下,若有错误请批评!
2004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雷斯科特和基德兰对通货膨胀的问题讨论是从**的政策实施开始的,大意是什么时候进行什么政策,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等等之类,那篇文章,本人不感兴趣,所以现在连名字我都忘记了。但是那篇的文章的那个方式是从博弈论的角度来讨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那么我也将从博弈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经济当中存在的制度化的通货膨胀问题。
        密尔顿弗里德曼说过;“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此言不假。有人曾经拿中国和美国的M3货币(即广义货币)占GDP的比率进行比较,最后得出了,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本质是滥印钞票。对于这个结论似乎有点大吃一惊,可仔细想来,不还是说的在点子上么?  
        这几天人民银行又开始进行加息了。从准备金率到银行储蓄利率一条线,都提了一把,防止经济出现问题,真是所谓用心良苦。
        但是,从人民银行的加息历史来看,中国经济能够健康地(至少给人的感觉是健康的)运行的年份好像就是2001年到2004年,这三年,其他的年份,宏观整体基本上问题不断,加息和减息基本上是周小川们的自弹自唱。其他的年份给人的感觉(特别是2006年以后),通货膨胀似乎已经制度化了!
        首先看的不是数据本身,而是看的数据,人民银行的钞票机过载了。在中央**和地方**的博弈当中,由于地方**经常性的采取逼宫行为,致使所谓信贷业务量呈现几何级数的上升,而钞票就是从人民银行的钞票机当中刷刷地不断的印了出来,使得真实的CPI,PPI以及WPI等数据是不断的发生着动态的变化。。。。。
        地方**的逼宫行为似乎可以解释为,由于一心一意谋发展,投资过热,缺少钞票,央行被迫来印。钞票收了以后,GDP上去,钞票聚集到少数人手中,致使所谓的内需问题开始产生,大多数人没钱。而大多数人没钱,会使得第一二三产业当中的非投资性的项目开始萎靡。由于地方**一心一意搞建设,国土18亿亩红线也就成了空话,土地问题又开始让人头痛了。接着下面的李运会的王什么会得开始出现。
        而地方**的逼宫行为所导致的是,地方**唱完自己的戏后,中央**也在唱自己的戏,也就是各唱各的。中央的三令五申对地方**产生了免疫力,而中央**想解决这个两难困境,将不得不采取拖延战术,即按照教科书式的方法开除宏观经济的药方,即CPI涨,加息,但货币需求量在增加。而央行看到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反而会一边加息,一边发钞票。CPI负,多发点钞票,最后在另外一个严重的威胁下,老百姓的口袋是越来越薄,**的税收反而越来越多这种怪现象,而这个严重的威胁就是税收的不合理性。
        而上面说的那个货币需求量,就是不管利息怎么变化,地方投资热情不减,最后就形成了制度化的通货膨胀。
        解决这一单难问题的办法不是没有,但不是从这里面小洞小修,大洞大补式的解决。反而,应该考虑如何让央行保持更高的独立性,对于地方**在住宅上面的投资应该更多的集权,放权于地方的民用企业这种,但是这个的做到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2-23 10:20:39
分析的有道理,两级govern--ment 之间确实有非常大的矛盾。各地都在玩命提高GDP,真正关注民生的投资又少的可怜。 我认为归根到底是对行政干部的考核长期以来形成了GDP挂帅的局面, 如果哪位干部在位期间当地的GDP上升了多少(注意不考虑CPI等其他因素), 那么这位官员的前途就会一片大好。

重民生,应该是govern-ment的第一要务, GDP上去了 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却下降了,这种GDP不要也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3 11:09:52
zhukovasky 发表于 2011-2-23 09:59 而钞票就是从人民银行的钞票机当中刷刷地不断的印了出来
楼主可否先讲讲,钞票是怎么从央行到其他人手中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3 11:49:08
3# sungmoo
因为地方存在着很强的投资需求,在地方**主导的招商,开发等政策下,在地方银行不能随便的放贷下,所谓的“地方信贷利息”(由于借钱人多,利息高)会给人民银行带来货币需求巨大的信号,而人民银行出于维护经济增长势头(因为咱们国家考虑更多的是名义经济增长率,反而通货膨胀的问题相对次之)的需要,会增加货币的发行,而这货币的发行自然会通过现代银行体系的三大政策工具来达到目的。我个人认为,咱们国家的商业银行的证券市场还没有达到能够完全的使用央行市场公开业务的程度,反而,到是通过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来实现货币的发行(也就是,通过所谓的公开市场业务来影响利率的能力是有限的,主要是这个的规模还并不算大,甚至不能成为完全的央行——商业银行借贷市场),影响利率的只有通过控制货币发行速度的途径(因为总是要发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3 12:40:06
zhukovasky 发表于 2011-2-23 11:49 因为地方存在着很强的投资需求,在地方**主导的招商,开发等政策下,在地方银行不能随便的放贷下,所谓的“地方信贷利息”(由于借钱人多,利息高)会给人民银行带来货币需求巨大的信号,而人民银行出于维护经济增长势头(因为咱们国家考虑更多的是名义经济增长率,反而通货膨胀的问题相对次之)的需要,会增加货币的发行,而这货币的发行自然会通过现代银行体系的三大政策工具来达到目的。我个人认为,咱们国家的商业银行的证券市场还没有达到能够完全的使用央行市场公开业务的程度,反而,到是通过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来实现货币的发行(也就是,通过所谓的公开市场业务来影响利率的能力是有限的,主要是这个的规模还并不算大,甚至不能成为完全的央行——商业银行借贷市场),影响利率的只有通过控制货币发行速度的途径(因为总是要发钱)。
“货币发行速度”,是怎样的概念?

可否举一个例子描述一下,钞票从央行印制到公众持有的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23 12:57:49
1.参考央行三大政策工具和货币传导机制的原理。 2.货币发行速度也就是货币供给的速度,就是货币供给的变化率,在IS-LM模型当中经常提到减少货币供给量应该是降低货币发行变化率,因为现代宏观经济是通胀的经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