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王正方:上网太久会变笨吗?
【联合报╱王正方】
2011.02.25 03:29 am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6174863.shtml
Key Words:
信息(Information)、情报(Intelligence)、知识(Knowledge)、智能(Wisdom)、
上网太久容易感冒;因为很多计算机有病毒。(这笑话够冷的)
某教育专家说;读网上的文章纯粹是浪费时间。网络名作家呼吁,e世代要心胸开阔,大度包容。
收音机使用了卅八年,全球才达到五亿听众。脸书推出不到两年,便有五亿用户。欧巴马夫人禁止她大女儿用脸书,怕耽误学业。
现代人离开网络就活不下去,每日上网八到十个小时,司空见惯。
半年前,某全球性的新闻台做专访,题目是:长时间上网的人会变笨吗?记者遍访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他们的话模棱两可,多在比较正反两面的论点,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或许是因特网风靡世界太快,还没有足够的研究数据作出结论。也可能是因为全世界有网友十多亿,众怒难犯,谁敢说什么?
e世代的儿童,网络陪伴着他们长大。有位八岁男孩,智商很高,父母都是名校博士,他清早起来便在网上浏览一两个小时,搜寻各网页。举凡国际时事,大小八卦,都了然于胸。熟悉各种计算机游戏,讲解的头头是道。建议我们来玩一次这个新游戏吧!屡屡被他拒绝,因为他从没玩过,也不想尝试。
这孩子只是个观察着,不参与,不玩游戏,不愿意承当输赢的压力和责任,在虚拟世界中云游,最是快活。他的父母很担心,孩子不合群、内向、害羞、朋友少,将来长大了,他的组织力、社交能力、领导能力能够得到正常的发展吗?是因为他天性如此,还是每天上网的时间太多?很难有结论。
计算机网络提供了几乎是取之不尽的信息(Information),便利人群。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省事多了,键入关键词汇,写报告、论文的参考资料就在眼前,不必勤跑图书馆,副作用是千古文章一大抄,已防不胜防。
虽然不如古人一样的博闻强记,各种信息也能随手(指)拈来,能说这人笨吗?但是不能善于使用累积的信息,只是一具八卦机器,在社交场合能接上多种话题而已。
具有目的性的信息搜集,整理出来可以发挥一定的功能,称之为情报(Intelligence)。更进一步将它分析、系统化,研究出个中因果关系,归纳出百试不爽的规律和理论,便是人类的瑰宝;知识(Knowledge)。再上一层楼曰:智慧(Wisdom)。如何才能达到智能这个层次,众说纷纭。佛经上说戒、定、慧,先要持戒,进入禅定,然后开智慧。愚鲁凡夫如我,并不敢妄置一语。
人类文明中最珍贵的正是知识和智能。做一个花长时间看网页的观察者,没有时间去「行」,去体验,又怎能掌握到真正的知识,或是和智能发生关联呢?知而后能行,行而后能「证」,证得之后方是真知识、真智能。
大导演Stanley Kubrick的经典科幻片:二○○一太空漫游;宇宙飞船上的计算机叛变,要操控一切,后来被聪明的宇航员将它解体。计算机网络应该为人类所用,如果反过来人类被计算机网络催眠、奴役,没昼没夜的坐在它面前发傻,看八卦、玩游戏、闲磕牙,消磨来去如箭的宝贵光阴,也就不必去问那个笨与不笨的问题了。(作者为电影导演)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