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鲜知先赢/针灸止痛
老美解谜
【联合报╱郭锦萍/辑译】2010/06/14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253827
中国人用针灸来止痛的历史悠久,但西方人对它治疗效果仍存有不少怀疑,主要是因传统中医对它的作用机转说不清楚。
最近有美国的研究人员从动物实验中发现,针灸刺入的针,会让痛处周围产生一种「腺嘌呤A1受体」,这种化合物会抑制痛觉、延缓痛觉出现的时间。
过去有人对针灸可减轻疼痛的原因,提出的两种假说。一是认为针刺激活了痛觉神经,使之诱发大脑释出可让人有欣快感的「脑啡」;另一说则认为针灸的疗效,其实只是一种安慰剂效应。
但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神经医学教授尼德加对前述两种说法都质疑,因为针灸并不会让人觉得痛。他认为,针灸师把针刺入人体时,会把针转一转,这可能会造成组织轻微创伤,进而释出可止痛的物质。
为了证明这点,他的研究团队对轻微麻醉的老鼠的小腿插针,并抽取插入点周边的组织液,分析后发现,其中所含腺嘌呤A1比平常多了24倍。
研究团队认为,腺嘌呤A1扮演的是传讯的角色,通知组织释出减缓疼痛的物质。
研究小组还进一步对腿部患有类似脊髓受损或糖尿病并发炎症的小鼠,注射了一种抗癌药,这种药会让腺嘌呤A1的浓度提高,果真让腺嘌呤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3倍,也让疼痛被抑制的时间延长了3倍。
尼德加认为,这项发现除了找到针灸的止痛科学原理,未来还可利用这种方式,找到更有效治疗慢性疼痛的药物。这篇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神经科学」期刊。
中国人用针灸来止痛的历史悠久。 图,欧新社
资料来源/NATURE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