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南方朔:鳌拜‧康熙‧反圈地农民运动
【联合报╱南方朔】2010.07.24 02:29 am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5743479.shtml
「圈地」(Enclosure)乃是古老的土地掠夺形式,东西方皆然。如果用现代的说法,它算得上最粗暴原始的土地征收手段。
古代中国官大民小,官吏豪强「圈夺」民地之事稀松平常,及至满清入关,「圈地」这个词首度正式化。清史稿《食货志》即指出,顺治元年(一六四四)顺治迁都北京,为了安置八旗家户,遂将许多汉人土地「圈地」拨发旗人使用。后来顺治死,康熙八岁嗣位,以鳌拜为首的辅政大臣治理国事,鳌拜即在八旗之间玩弄各种改地圈地手段,以遂其权力斗争欲望,搞得旗人汉人皆怨声载道。到康熙八年(一六六九)他已长大到十六岁,无法再容忍鳌拜的擅权乱为,遂将其逮捕并禁锢终生。康熙皇帝也下令,将一六四四至一六六八年廿四年间朝廷的所有「圈地」发还,并禁止再「圈地」。康熙皇帝尊重汉人土地权利,发还劫夺而来的土地,纵使以现代标准而言,他也当得上仁君之名。
至于西方的「圈地」,从英国安如王朝(一一五四—一四八五)、都铎王朝(一四八五
—一六○三)、斯图亚特王朝(一六○三—一七一四)历代皆有之。「圈地」最厉害的是都铎王朝时的亨利八世,他用被称为「魔鬼之肠」(Devil's gut)的铁蒺藜网将地圈起,农民全被赶光。
昔日英国各王朝的圈地史,同时也是一部农民抵抗史甚至起义史,安如王朝时的「圈地」,使得山林侠盗罗宾汉这种英雄好汉窜起,也使得农民起义大盛;除了大规模动乱外,圈地也出现许多农民报复行动,以写《鲁宾逊漂流记》闻名的笛福,当年也是朝廷的政治密探,将各地的政治问题写报告给英王。他就将当时财政大员盖伊(Henry Guy)搞圈地恶行,引发农民报复,到他田里破坏及纵火的事情写了出来。盖伊后来因贪污被关进伦敦塔监狱。后来亚当斯密在回顾反省「圈地」时代事迹,即明言那是一种对农民的不公平掠夺。
过去的「圈地」,无论东方西方,都是君权王权时代的产物,那种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圈点民地又算得了甚么?延续「圈地」这种权力行使而来的土地征收,过去由于官民权力不对等,无论手段、程序、补偿,当然也都同样反射出这种不对等性及不公平性。但近年来,全球对这个问题已出现强烈的反弹与反省。造成这种情况的主因有两大结构性原因:
当代富国强权在土地及资源争夺上日益尖锐,不但对内「圈地」,甚至还对外「圈国」、「圈海」,它已造成全球人民民权、农权、生存权、环境权、粮食权这些权利观念的汇合与重建。这些权利已成了一种终极性的主权,不再是有权有钱的人说了算,要老百姓说了才算。土地拨用及征收的人民主权特性,已不是客气柔性一点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有绝对必要的公益性才可成为征收的唯一要件。如违背征收承诺就要土地复旧发还!
现代总体的经济计划,早已察觉公私体制经常都「利润归私,成本归社会」,被外部化的社会成本则反过来成了私人利润。例如圈森林为牧场养牛,加上未列入但由整体分担的环境成本,一个牛肉汉堡至少要两百美元,圈海捕鱼及圈国开矿,只会造成人民的愈来愈贫穷。以前人们控告诈欺,都是用「受害损失」来计算赔偿,这是不对的,而应改为按「诈欺者期望获得的利益」来计算才对;基于同理,征收土地也应由农民「现在的损失」改为「征收者意图得到利益」来重新计算或折衷,否则都是掠夺与剥削。
目前全球由于许多新问题和新意识兴起,过去习焉不察做法已受到强烈的反抗,全球「反圈地运动」,只是其中的一小环而已。台湾的反圈地农民生存主权运动,各界都不要低估了!
(作者为作家)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