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马凯:有人斯有财
【联合报╱马凯】
2010.01.17 03:28 am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5369268.shtml
在金融海啸爆发之前,全球经济景况最凄惨的国家,莫过于日本。这个自二次大战后从废墟中创造经济奇迹,跻身全球经济次强,一度甚至被冠以「日本第一」,成为各国竞相取经效法的国家,竟连续两个十年深陷经济停滞、通货紧缩的泥淖之中,甚至在廿一世纪最初十年这个全球普唱繁荣凯歌的期间,日本仍是斯人独憔悴。前年金融海啸爆发前,日本方似要自泥淖中挣扎而出,一场青天霹雳,又立刻将它打入困顿的深渊,不知何年何月解脱。
探究日本两个「失落的十年」谁为为之,孰令致之,正是当今的显学。一般举出的祸因甚多,其中之一,即与人口有关。日本的经济高度发展,医药发达,人民又多养生道,因而其平均寿命冠绝群伦。另一方面,日本的出生率快速下降,亦名列前茅,平均一位妇女一生生育的子女仅一点四人,远远不能替补一个家庭中的夫妇二人。因而人口的成长率即大幅下滑,乃至转为负成长,即使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也无济于事。
然而一方面出生率下降,使年轻一代以及拥有工作能力的人口陡减,寿命延长,反而使不具生产力的老人不断增多;因而除了劳动力本身的缩减之外,每位劳动者负担的人口更形增加,形成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的现象。
古智有谓:「有人斯有土,有土斯有财」,后面这一半,迄今仍为国人奉为圭臬,只要少有资财,多买地置房,自住之外还投资、投机,而且历经时间考验,屡试不爽。其所以如此,端在于土地供给固定,但随着人口增加、所得提高,不但更多家庭需要住所,对居住的空间及质量,要求也愈来愈高。
但这个古老的智慧如今可能要颠覆了。一旦人口成长减缓乃至负成长,尤其有工作能力的年轻家庭快速减少,对住屋的要求自亦随之收缩;当少子化使下一代愈来愈单薄,则父母乃至祖辈的房产继承之不暇,何来自行置产之必要。因此便随两个失落的十年,日本房地价格早不能与昔日并论。台湾即追随其脚步,落入相同的覆辙,除非有其它因素介入,否则有土恐怕也难有财了。
人口从高速成长到负成长,除了房地产价格之外,还影响许多层面,目前已十分明显的,就是从托儿所到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因招生不足而关门大吉者比比皆是;除了教育,其它与儿童、青少年、学生、青壮代相关的用品、开销,也都会全面萎缩。
然而经济活动是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一项产业萎缩,受到波及者不计其数;更可怕的是所谓加速现象,当生产活动扩张时,许多耐久资产会配合投入,其规模常为该活动数倍之大,因而激起波波不断向外放大的涟漪,经济即欣欣向荣;反之,许多活动萎缩,也会激荡出不断收敛的连锁效果,经济就日益消沉。
台湾的出生率去年降为全球最低,超过了日本,如果无法力挽狂澜,即将步上日本的后尘。政府打算拿些小小的补贴就扭转形势,杯水车薪,愚何能及!
(作者为经济日报总主笔)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