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2218 2
2006-08-13
节约就是增长(经济时评)

文章来源:新浪网 | 时间:2006年08月10日

进入8月,两组数据令人忧虑: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0.8%;31个省份经济增速超过两位数。而按照中央政府的计划,今年上述两组数字应分别为:降低4%、增长8%。


进入“十一五”开局之年,神州上下信心百倍,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全国经济呈加速发展态势。与此同时,投资、能耗居高不下,经济偏热苗头开始显现,不容轻视。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经济高歌猛进。但是,冷静的人们知道,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很大程度上走的是高能耗、高速度、低效率的路子。


作为发展中大国,工业化初期的道路选择,有其不可回避的历史必然性。可是,沿着这条道路走到今天,我国能源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极限,人民生活和健康甚至也受到了严重威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我们找到了一条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正确道路。


其实,大道理谁都明白。为什么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走样呢?问题还是出现在对节约与增长关系的认识上。这方面,还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一直以来,很多人担心过多强调节能降耗,会增加政府和企业的投入,会减缓经济增长速度,是“减法”而不是“加法”。其实不然,节约本身就能产生效益,实现节约基础上的增长,可以说是成倍增长。节约也是“加法”,我们对节约的投入,也就是对增长的投入。


为此,应该旗帜鲜明地提出一个口号:增长必须节约,节约才能增长。我们要一手抓增长,一手抓节约,节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增长。这个关系不弄清楚,我们的节约就是消极的,转变增长方式的措施就是被动的。


节能降耗是“十一五”乃至今后很长时期内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直接关系到国家前途和经济安全。“十一五”规划要求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今年是“十一五”第一年,从目前看,形势很不乐观,任务十分艰巨。


要解决增长与节约的矛盾,仅靠市场自我调节还很不够,宏观调控之手十分必要。近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已相继出台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从长远来看,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保障节能降耗的体制和政策体系,节能基础上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尚未形成。


只有在政府主导下,采取各种法律、经济、技术、社会的手段,才能推动节能降耗。据了解,欧盟为了推动节能降耗,发布了很多针对经济社会行为的指令性文件,并制定法律强制节能。我国多年前就出台了《节约能源法》并作过调整,但其作为法律的强制性还比较弱,各级政府以节能降耗为职责的意识也还刚刚起步。所以,必须继续加强宏观调控,让“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转变”不再停留在口号上,现在的困局才能真正得以扭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8-19 18:46:00

行政手段还是要强硬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9-1 09:28:00
尤其是我国这种市场机制不充分的条件下,国家的宏观调控很重要,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