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学的几个职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对应,一般大学都有教务处、科研处以及产业办或产业集团等,校领导则有对应的主管副校长。一般来说,教务管教学、实习、教研教改等工作,科研管科研课题申报、科研成果奖申报等。这种职能分工是直线职能组织的典型。但是,大学是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组织,其职能应该是“三位一体”的,因而严格职责分工并垂直领导的做法是不妥当的,大学的内部管理既不同于行政机构、也不同于企业单位,应该是网状的或球体的。基于此种想法,我提出“球体学术”的构想及其实施建议。
第一,大学的核心功能是创造力,包括创造新知识、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这个核心就是球体的重心,教学、科研、社会服务都是这个中心的体现,是“三位一体”的;
第二,“球体学术”就是指要打破各种界限和棱角,实现“4个相互促进”: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互促进,产学研官相互促进,老师、学生、企业家、政治家、各类专家和技术能手互相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感情效益和环境效益互相促进;
第三,加强“8个平台”建设,实施“球体学术”战略:1)、管理平台,产学研官中的老师、学生、企业家、政治家、各类专家和技术能手都有代表参与校务决策;2)、基地平台,重点是发展大学创业中心(如武汉基于武大和华工的光谷规划),而不是挂靠某个企业;3)、论坛平台,各层级的论坛都行---如大学应积极参与博鳌论坛的工作,地方一般院校也可以参与本地**发起或自己发起讨论本地经济科技的高峰论坛;4)、咨询和技术服务公司平台,可以通过集中具有资质的老师并联合社会力量成立公司开展社会服务,学生积极参与其工作;5)、协会平台,师生都应积极参与各类行业协会和学术性学会的活动,争取能成为会员或会员单位;6)、产学研官还有各高校共建实验室和工程中心;7)、共建网络平台,产学研官还有各高校共建、共享专业数据库、人才库,甚至实行异地实时共享课程教学、学术会议以及其他技术服务等;8)、激励机制平台,将资金的分配引导到打破各种身份界限、真正实现能者为师和教学相长的目标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