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1856 3
2011-04-13

事件一:

VeryCD或遭关闭免费下载时代恐结束

VeryCD怎么了,VeryCD不能下载,VeryCD关闭,近日VeryCD网站突然内容大变,很多东西都无法继续被下载,这引起了网友们的一阵惊呼。据称,VeryCD或将遭到关闭的危险,如果VeryCD被关闭,也就意味着免费下载时代恐将结束。

国内著名资源下载索引站VeryCD上周六突然大规模调整内容,音乐区下载链接被删,电影剧集区则有相当一部分转链接至视频在线播放网站,但图书下载频道尚未变化。其创始人表示“VeryCD去盗版化是顺势而为”。 

VeryCD是目前国内最大的Emule资源索引站,拥有电影、剧集、音乐、软件、书籍等分类资源。用户可以将自己的影视或其他资源制作成索引,加上介绍等内容上传至网站,网站将其中高质量内容收入该站指定分类。这其中,相当一部分资源存在版权问题。在VeryCD首页即有一封道歉信,就该站去年出现《叶问2》的下载链接向版权人致歉。

如今VeryCD网站首页上面,“音乐”大分类已经消失,普通浏览用户已经无法通过该分类查找、下载各类音乐资源。晚些时候,音乐分类重新出现在该网站首页,但是各音乐专辑页面内的下载链接均已删除,并添加一句说明“应版权方要求不提供下载链接”。不过,包括大量扫描版书籍下载的“图书”频道仍然可以访问并下载。

VeryCD创始人之一的黄一孟在微博上表示,“7年的心血和积累,说关就要关,说停就要停。没有人能甘心,但也早料到这一刻会突然到来。”并随后表示“VeryCD去盗版化是顺势而为”。他并未明确透露要求VeryCD关停部分频道的部门。

本月10日,最高法、最高检和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其中规定“侵犯知识产权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情节严重的标准包括“传播他人作品的数量合计在五百件()以上,或传播他人作品的实际被点击数达到五万次以上”。

而在去年1112日,广电总局下发《广播影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决定严厉打击互联网侵权盗版,重点打击影视剧作品侵权盗版行为。大量视频网站删除无版权内容,而VeryCD的影视下载区历来为该网站人气最旺的版块之一。

国家总总法律法规的颁布,无一不预示着我们国家网络免费下载时代即将终结,VeryCD遭到被关闭的风险,也只是**的小试牛刀而已。不过想想,在国外早就不存在什么免费下载电影和音乐的事了,这也算是中国与国际接轨的一种表现吧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4-13 17:49:11
事件二:
BT查封免费下载时代终结? 网民文化生活如何满足
  12月6日,国内最大的BT下载站被有关部门关闭。截至12月14日,被关闭的BT网站达530多家
  BT查封,免费下载时代终结?
  一场意料之外的“民意测验”正在互联网上进行。
  12月9日,就在国内最大的BT下载站“BT中国联盟”因未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被迫关闭3天后,同样拥有大量网络视听资源的“veryCD”突然无法登陆。微博客twitter用户开始迅速转发这一消息:veryCD好像也“down掉”了!


  BT是一种互联网上流行的传输协议,全名叫“BitTorrent”,中文全称“比特流”。分享网站针对不同的影视作品发布一系列的“种子”文件,普通用户只要安装好免费的BT软件,在分享站上找到自己想要的“种子”就可以下载相应的影视作品了。
  这个岁末,对于习惯免费下载美剧、日剧的网友来说没有什么好消息。由于多家BT下载站点的关闭,据国内互联网第三方数据公司CNZZ于12月10日提供的数据显示,12月第一个周末比11月使用BT相关站点的独立访客数量降幅达32%。与BT下载需要“种子”文件不同,veryCD网站通过“电驴”工具只需点击影视作品对应链接即可进行下载,同样拥有大量用户。一位网友听闻此消息后大喊:“veryCD要是关了,我还买硬盘干嘛呀?!”
  网友的风声鹤唳,并非毫无缘由。今年3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出《广电总局关于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未取得公映许可证及发行许可证的境内外电影、电视剧动画片一律不得在互联网上传播。9月,《广电总局关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许可证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任何网站和个人未取得许可证,不得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受理补办《许可证》申请的截止日期为2009年12月20日;2010年3月1日起,各级广电管理部门对无证播出的“依法予以处罚,坚决关闭”。
  BT中国联盟和veryCD都没有取得许可证。站长黄希威对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根据相关规定,申请许可证必须“具备法人资格,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注册资金至少在1000万元以上(新闻宣传单位除外)。veryCD已经提交了申请,而BT中国联盟因为是个人网站不具备申请资格。
  因此,“BT中国联盟”停止运营、字幕组论坛自动屏蔽视频转帖,加上veryCD这次正逢其时的服务器故障,网友对这些接踵而至的“噩耗”的反应,如同一场“大限”到来前的“民意测验”预演。
  新华网12月13日报道,此举有利于打击淫秽****内容的传播,有利于打击盗版,有利于推动我国影视产业和网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而网易科技频道曾就BT类网站关闭的一项网络调查,只有4.35%的网友赞同封杀BT下载网站,反对者将《同桌的你》重新填词改编成一首挽歌: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下的美剧/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红火的《越狱》/网友们都已想不起/下载了多少个G/我也是偶然翻硬盘/才想起ChinaBT 。一种大多数网民已经习惯的生活即将结束,而另一种情绪则在放大、变异。
  就在BT中国联盟停止运营后,网上曾有传言说该站站长黄希威被拘捕,黄希威不得不借用国外IP在已经空白的网站上声明。此次veryCD的服务器故障也几乎让网友提前悼念“免费下载时代”的终结;还有一条“12月11日广电总局将封闭的网站目录曝光”的帖子更是火上浇油,因为veryCD、迅雷等站点均榜上有名,但最终也只是虚惊一场。
  传言是假的,但整治还将继续下去。关闭的BT网站已有530多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非法下载对整个产业链,特别是节目制作的源头伤害最深。未来将进行许可证管理,所有从事互联网视听的机构都要获得许可证;加强行业自律,提供健康有益的视听节目,反对盗版;整治互联网视听服务是一项长期工作,只要被关停网站不解决侵权盗版、传播低俗****节目等问题,就不可能重新开放。
  “需求是存在的,封堵只会是让传播方式发生一点变化,充其量是提高了拿资源的成本,反正是盗版的,又能高到哪去?”网友GME这样说。复旦大学日月光华BBS的一位用户则表示:“不用担心下不到种子。国内都是中转,国外的才是源头。大不了连中文字幕也下不了,直接搜英文字幕,这点水平还是有的。”
  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认为,BT下载在全世界都是受到限制的,尤其是欧洲早已经不允许。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容易找到盗版免费资源的国家,在这方面,国外对中国已经有很多批评,网络视频规范迟早都要进行,而且晚不如早。“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会殃及池鱼,一些公众分享的平台也会被禁止。”尹鸿说。“网民仍然可以通过付费方式看到国外的影视剧。”
  网友Goodbear说,他可以接受的付费标准上限是5元一集。但也有人表示,免费用习惯了,一毛钱都嫌贵。
  广大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如何在合法的前提上,尽可能地满足?“人人网”用户邹启雨建议,首先应该设法获得一些外国影视剧和动漫的正版产品,然后逐步取代网络的免费下载服务。“大部分人下的都是国外影视剧和动漫,而这些产品在国内多数没有引进翻译和播送,均由网友自行译制传播……不要总是一刀切,这种做法不仅减少了欣赏作品的乐趣,更是诱惑人去找无删节版、盗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3 17:49:35
事件三
“免费盛宴”的时代该结束了
  从长远计,更成熟、健全,兼顾创作者、网站和用户三方利益的网络资源经营、使用模式,《著作权法》与《侵权责任法》的衔接,免费时代向付费时代的过渡、转变,都不可或缺
  近日,50名作家与百度公司之间关于著作权的纠纷闹得沸沸扬扬。3月15日,贾平凹、韩寒等50位作家联合署名,公开发布声讨百度的文章,指责其为博点击率,在未经作者授权的情况下,将众多作家几乎全部作品的电子版供读者免费下载阅读,要求停止侵害,给予赔偿。3月27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报道了最新情况,双方围绕保护著作权的谈判以失败告终。百度发表声明称,将在3天内删除所有未获授权的文学作品,并对一些作家表达歉意,称将积极推进与版权方分享收益的尝试。作家维权代表之一沈浩波表示,不接受这个声明。
  百度因为涉嫌侵权被指责、抗议甚至遭诉讼,已不是第一次。此前,中国文著协在不断接到著作权人投诉后,多次公开谴责百度文库,而竞争对手盛大网络更因此与之对簿公堂。然而,百度文库文档数量依然屡创新高。
  保护著作权,尊重并鼓励文学艺术等作品的原创,是《著作权法》的宗旨。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法律明确赋予著作权人的权利。不能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无偿使用他人的作品,这是保护著作权的基本原则。由是观之,百度文库在未经作家同意的情况下免费提供其作品的下载是否构成侵权本不该存在争议,但却引发如此矛盾,令人深思。
  这当中,有商家故意规避法律的因素。在此事件中,百度为自己辩解的重要理由是“避风港原则”,即《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为服务对象提供搜索或者链接服务,在接到权利人的通知书后,根据本条例规定断开与侵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链接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明知或者应知所链接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侵权的,应当承担共同侵权责任。”百度从文库诞生之日起就承诺,如果作家及版权方发现文库用户在上传内容时有侵权问题,只要通过文库投诉中心反馈情况,百度会在48小时以内迅速核实并依法进行相应处理。这也是百度至今不承认侵权、拒绝赔偿的原因。且不说条例的这一内容与其上位法《著作权法》的规定有冲突之处,其法律效力存疑,有几个作家会免费提供自己辛苦创作的作品、诸多网络用户根本不享有这些文学作品的著作权,这么简单的常识难道百度不懂?说什么“是用户上传”,“只是提供资源共享的平台”,百度似乎在装糊涂,深谙哪条法律法规对自己有利,哪有空子可钻。
而有空可钻,一方面说明当下有关著作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存在瑕疵和漏洞,另一方面也说明法律的震慑力不足。关于著作权的保护、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运用,关于哪些行为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利益,并非无法可依,但一些网站却没有依法办事。此外,公众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的问题不容忽视。
  问题还不止于小说。比如,一些网站提供的对音乐作品、影视作品的免费下载、在线观看,往往没有著作权人的许可,一些网站对纸质媒体的独家报道、评论随意转载,很少支付报酬,还常常以“免费帮助人家扩大了影响力”狡辩。新京报诉“浙江在线”侵权的诉讼还在进行之中。
  可见,公众关注这一事件,因为它不仅事关百度与50名作家间的纷争,也不仅是文学作品著作权保护的问题,而是事关很多著作权人利益、互联网行业的运营规范以及国人知识产权意识等诸多问题。
  如果说在互联网问世之初,有关部门无暇或无力对一些网络侵权行为给予及时制止和纠偏,使得一些人对免费占有网络资源习以为常,一些网站、运营商日渐骄纵、蛮横,那么,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尊重创造力、创新性的现实背景下,免费的网络资源“盛宴”已然不能再堂而皇之地存在甚至愈演愈烈了。从长远计,更成熟、健全,兼顾创作者、网站和用户三方利益的网络资源经营、使用模式,《著作权法》与《侵权责任法》的衔接,免费时代向付费时代的过渡、转变,都不可或缺。


免费时代终结了?大家怎么看? 一起探讨探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13 18:30:53
顺势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