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gyr 发表于 2021-11-24 17:10 
当然,我认为马的观点有真理,也有不足,更有失误!有它的适用的经济发展阶段!不是普适的观点!
马克思自己也说,他研究的经济是商品经济,不是信用经济,他研究的货币是商品货币,不是信用货币。资本论从分析商品开始,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经济运行模式而言,没有问题,因为生产出来的是商品、分配的是商品、交换消费的还是商品。他分析商品的两重性价值、使用价值就上面的经济模式而言,也没有问题。
问题出在哪呢?出在经济运行模式上,只要经济运行模式的起点不是生产,马克思的分析方法就会出现矛盾。比如“惊险一跳”W-G;就是因为交换产生的“价值”已经不是商品中的价值了,这时就出现了矛盾,马克思怎么解决这样的矛盾呢?他说剩余价值是生产中产生,这个剩余价值是商品的属性,在流通中实现,这个实现是交换产生的“价值”,这两个价值不是一回事。
还有就是转型问题,100多年来许多研究资本论的人试图解决转型问题,转型问题实际还是劳动创造的价值与买卖创造的“价值”不一致的问题。
我早期将价值是生产关系具体化为“权力责任关系”,权力=资产,责任=负债,资产=负债+净资产,净资产当成未来负债处理,资产=现在的负债+未来的负债=负债+净资产。这样处理一是会碰到技术处理难题,二是不符合现实。因为物质利益、经济利益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是使用价值。
经济学毕竟是一门实现财务自由的技术,如果经济理论不科学,经济学就会失去实用价值。现在的财务学、投资学、金融学为什么各说各话?因为没有统一的价值理论。
在《循环经济学原理》里,我是回避了价值理论的,因为当时没有搞清楚价值是什么。三大价值理论都不能提供统一财务、投资、金融理论的基础,所以,没有采用任何一种价值理论,15年后的今天,才把价值定义为两个分支: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
之前用过商品价值和债务价值,技术上处理别扭,就把价值从商品的属性里抽出来,变成价值了,这个价值不再是商品的属性,商品成了价值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