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282 2
2022-01-17

     












      



       

     


      统计局今日公布了12月宏观经济数据,继续关注房地产相关数据。

房产地产销售                                                              单位:亿元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1   19151  19277   15231  16922   22397  13499  12617   15748  12390   14482   20263

增  幅  133       58.5      32.5      17.5     8.6       -7.1     -18.7     -15.8    -22.6     -16.3     -17.8

2020    8203   12161   11499  14406   20625  14528  15520   18705  16018   17303   24644

2019   12803  14325   12102  12632   18926  12464  12210   16119  12926   14588   20719

12月房地产销售额同比下降17.8%,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

房产地产投资                                                                  单位:亿元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1    13985   13593   12664  14079   17861   12716   13164  14509   12366  12380  10288

增幅      38.3      14.7      13.6      9.8        5.9        1.4       0.3      -3.5      -5.4      -4.3     -13.9

2020    10115   11847   11140  12817   16861   12544   13130   15030  13071  12937  11951

2019    12089   11713   10415  11857   15535   11234   11746   13418  11596  11662  10929

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的原因除了销售下降外,资金来源明显下降,尤其是国内贷款降幅显著

加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房地产资金来源                                                              单位:亿元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1  30559  16905  16078  17838  21518  16072  15393  17122  15111  16765  17770

增幅   51.2       26.6    19.6      14.0     4.0       -7.0     -6.5      -11.2    -9.5      -7.8    -19.3

2020  20209  13356  13438  15650  20691  17281  16466  19285  16693  18030  22015

2019  24497  14459  13518  14222  18277  14835  13933  16807  14580  15381  18077

国内贷款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1  5201    2020    1821    1830    2592    1937    1516    1852    1378    1493    1656

增幅   14.4      -6.8     -9.6      -7.2    -16.1    -17.2   -19.6     -25      -27      -20.5    -31.6

2020  4547    2168    2015    1973    3089    2338    1885    2469    1894    1877    2420

2019  4976    2157    1821    1808    2568    2048    1944    2368    1598    1725    2216

12月国内贷款降幅超过30%,当前销售下降,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是比较紧张的,贷款需求可能是增加的,贷款增幅下降推测是银行主动减少贷款的结果。即便是比较兴旺的行业,银行这样紧缩贷款企业也是招架不住的。虽然从上市银行的半年报来看,房地产开发贷不良率上升,单个银行规避风险是正常行为,但如果所有银行同时大量削减新增房地产贷款,不仅不能减少风险,反而会促使风险提前爆发。从这个角度看,最近监管部门规定“并购贷”不计入“三条红线”值得高度评价。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居民发放住房贷款。从上市银行半年报反映出来的数据看,住房贷款不良率只有0.5%,明显低于同期1.76%综合不良贷款率,属于优质贷款,我国的居民存款超过百万亿,远超过其他国家。(在做比较时单纯用居民负债占GDP的比例来比较是不客观的,居民的负债情况是否合理既要看负债也要看资产。)

工业增速继续回升,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工业     8.1      6.7     6.8    6.6   6.5   5.6  5.4   5.0   5.2     5.4     5.8(两年平均)

            35.1   14.1    9.8   8.8  6.3   6.4   5.3   3.1    3.5     3.8     4.3(同比)

在地产投资大跌的情况下工业增速继续回升,海外疫情再度爆发,出口大增可能是主要原因。

12月汽车产业恢复正增长,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汽车制造业  2021   70.9     40.4   7.7    0.5  -4.3   -8.5   -12.6   -8.2  -7.9     -4.7    2.8

                  2020  -31.8    -22.4   5.8   12.2  13.4  21.6   14.8   16.4  14.7    11.1   9.7

缺芯的影响开始下降。12月工业环比增长0.42,略低于2019年同期数据。

零售增速下降,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名义增速)

同    比      33.8     34.2   17.7  12.4  12.1  8.5  2.5    4.4   4.9     3.9   1.7

12月零售环比增长-0.18,零售增速下降的原因在于11月新增新冠病例数再次增加,把零售的增速同每月新增病例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病例减少零售增速上升,病例增加零售增速下降,

零售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1              69737  35484  33153  35945  37586   34925  34395  36833  40454  41043   41269

同2019年比      6.4      12.9     17.7     12.4      12.1       8.5        3.0       7.8       9.4       9.0       1.7

每月新增病例  2840     305      466      461      670      1213     1893    1264     1081    1575     3492

     餐饮        

     2021         7085    3511    3377     3816    3923      3751    3456     3831    4460     4843     4841

   同2019年比  -2.3      3.4       2.9        5.1       5.4        2.5      -10.4      1.6       2.1        -2.4      -2.2

不仅如此,居民的人均教育文娱支出在新增病例较多的一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增速都较低,

教育文娱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季度    单位:元

    2021          545        574         748         732

同2019年比   -0.5        18.4          2.0        -2.0  

假设一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的新增病例降至二季度的水平,零售和教育文娱支出增长速度同二季度相同,一季度因为多增的病例少收入了6543亿,一季度比二季度多增1548例,平均每多增一例病例少收入4.23亿人民币;三季度因为多增的病例少收入了8903亿,三季度比一季度多增2773例,平均每多增一例病例少收入3.2亿人民币;四季度因为多增的病例少收入了10747亿,三季度比一季度多增4551例,平均每多增一例病例少收入2.4亿人民币.除此之外,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断下降,

三产的下跌幅度远超二产,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二产     34.1     27.8    21.7    18.1    16.3   14.3     12.9    12.2      11.3    11.1    11.3

三产     34.6     24.1    18.7    13.8    10.7    8.2       6.8      5.0        3.7      2.5      2.1

除地产投资增速下降外,餐饮业关店的新闻频传,疫情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前要稳住经济,首先需要防止疫情蔓延。客观的讲,我国的疫情防控是做得最好的,正因为我国的疫情防控比其他国家好很多,才有出口的高速增长,广大卫生工作者和基层干部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为了经济能够实现更好的增长,疫情防控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如果我们能将疫情控制在2021年二季度的水平,经济增长会有明显改善,为了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这无疑是一个值得争取的目标。最近天津、江苏和河南在发现病例后都及时采取了果断的行动,采用小规模封控和大规模的核酸检测相结合的措施,效果良好。但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疫情暴露出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发现时间较晚。西安因为发现较晚,而且流调查不清,最后不得不封城了。西安为什么发现较晚?可能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可能是重症患者明显减少。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月8日新闻发布会通报,陕西本轮疫情在重症方面,共有47名患者是重症,占比2.36%,低于2020年下半年以来约7%的重症率水平。重症病人大部分是没有接种疫苗的。天津发现时病毒也已经传了三代了(天津的流调力量比较强,病例之间的关系查得很清楚,因此避免了封城),据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颖女士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按照以往的经验病毒5--7天传一代,三代意味着病毒已经隐匿传播了15天以上(根据笔者的不完全观察以往病例多在传播后一周左右被发现)。据张伯礼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讲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多表现为无症状或轻症感染,隐匿性较强,患者就医主动性不足,难以在第一时间发现,是奥密克戎变异病毒当前防控的难点。


     笔者建议今后防控在动员有轻微症状的患者及时、主动就医或者测核酸上多下功夫。患新冠后,不及时就医,轻症拖成重症,后遗症一大堆,对本人不好;传染家人、同事,对社会不好。通过深入调查找出患者不愿及时就医的原因,对症下药,广泛动员,促使患者及时就医非常重要。要控制疫情,首先要提早发现疫情,当前政府花了很大的力气去发现、控制疫情,但单靠政府费时费力不说,关键是难以及时发现病例。如果能够把广大民众都动员起来同病毒做斗争,效果会好得多。当前在这一点上似乎还有不足。为了鼓励患者及时、主动就医,可以考虑在机场、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增设核酸检测点,方便群众及时检测。同时对主动检测或就医的患者给予充分的物质、精神奖励也是值得考虑的。在疫情蔓延的时代,主动检测或就医应被视为一种新的公德,值得大力提倡。

   (未完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2-1-17 22:07:57
      接下来关注美元指数,美元指数在美联储减少购债,频频表态要在3月加息的背景下破位下行,跌破了上升趋势线。

9365-a72e39908f87a6f3451350e1c0d65e88.jpg

       对此有多种解读,但是最根本的一点是通货膨胀是对内贬值,美元指数下跌是对外贬值。从历史数据看美联储发布的贸易加权美元指数与通胀是反向运行的只有近期除外。

360截图20220114150932135.jpg

为什么近期美元指数伴随通胀一同上涨?笔者认为关键原因在于市场相信了美联储的通胀暂时论。但通胀暂时论一再被数据打脸,市场已经不再相信通胀暂时论,12月美国物价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立刻破位下行。拜登ZF在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产出缺口只有4200亿的情况下,推出了1.9万亿的刺激计划,3月10日计划在国会通过后,美国物价当月就开始上涨。

p.jpg

如此大规模的刺激计划显然是一个明显的错误。美国4月13日公布三月物价数据,当天拜登主动同普京通电话,

关键时刻,拜登一个电话打给普京,主动要求会面,释放什么信号?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4&wfr=spider&for=pc

而在3月16日拜登刚刚将普京称为杀手,

拜登称普京是“杀手” 将为干预美国大选付出代价

http://video.sina.com.cn/p/finan ... ntiam4911056.d.html

第二天4月14日宣布从阿富汗撤军,

美国总统拜登宣布驻阿富汗美军将于9月11日前撤出

https://m.gmw.cn/baijia/2021-04/15/34766813.html

4月14日至17日克里访华。从美国在物价数据公布后的一系列动作来看,拜登政府在3月物价数据出炉后就知道这一轮美元上涨周期走不了太远,而美国在物价上涨的背景下根本承受不起战争的风险。如果贸然开战,结果 很有可能是通胀上天,股市落地。有人认为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是为了更好对付中国,其实美国在阿富汗驻军对中国威胁更大。2017年6月和2020年5月印度军队越境前后国内都有敏感事件发生,对中国的威胁不小。美国撤军后印度失去奥援,正在与中国缓和关系。美国不是为了更好对付中国而撤走的是被通胀逼走的。同样在欧洲普京也看穿美国不敢开战,要求北约书面承诺不再东扩,气得北约秘书长大骂只有战胜国才有资格这样讲话。当前市场预测美联储将在3月加息,年内加息三次,但也有一些知名投资人士预测,美国股市泡沫很大,GDP与市值的比例创历史新高,
360截图20220117204752456.jpg

美联储加息后泡沫会破灭,股市大跌,而此时美联储不得不再次印钱购买国债救股市,美元指数将因此大跌。从短期看美元指数进一步上涨动力不足,变化方向比较难预测,企业需要做好套期保值。从更大的背景来看,美国联邦债务高达29.8万亿,地方债务8万亿,此外少有人知的是美国还有59.7万亿的隐性债务,美国消费,中国生产的结构将面临瓦解,美元会大幅贬值,中国的外汇储备恐将遭受重大损失。原来预计这一切将在3年后发生,现在看来完全可能会提前。近期任泽平先生建议印钱补贴生育,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对于补贴生育大家都是赞同的,反对声音集中在印钱上面。当前我国的广义基建(含电力等)投资约为18.7万亿,占GDP的比例为16.4%,比2017年20.4%有所降低,但从国际比较来看还是明显偏高,日韩等国在城镇化的高峰期基建占比不到10%,近期在中央的严厉督促下基建投资增速仍然没有起色,

基建投资  1-2月  1-3月  1-4月  1-5月  1-6月  1-7月  1-8月 1-9月  1-10月  1-11月   1-12月

增速        36.6    29.7    18.4    11.8     7.8      4.6      2.9     1.5       1.0         0.5         0.4

缺乏盈利的项目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笔者建议中央财政出资两万亿补贴生育,与此同时可以适当减少基建投资。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三点。首先,这笔钱花出去后,生育率上升,储蓄率下降,我们对出口的依赖会明显下降,买美债的必要性将减少。将来美元贬值遭受的损失会明显下降。不仅如此,新增的大量新生儿,将会帮助我国缓解因人口老龄化而产生的各种经济问题(社保赤字,经济增速减缓,创新活力下降等)。最后,我国财政每年大量补贴城投公司(近读城投公司报表,多的超百亿,几十亿则相对普遍,总额估计至少有数千亿。),人口增加,消费活跃后城投公司的效益会有明显提升,待城投公司盈利转强后取消相关补贴,可以为财政省下一大笔钱。尤为重要的是,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可以让我们在中美博弈中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举一个例子,如果蔡英文搞台独公投,解放军武统台湾,据纽约时报透露为了应对大陆武统台湾五角大楼搞了18次兵棋推演,结果都输了,美国武力干涉的可能性很小,但美国用发动贸易制裁等方式保住自己的面子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我们现在用支持生育的方式稳住经济,届时压力就会小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19 13:57:5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