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087 11
2022-03-30

系列 | 读《资本论》第一章商品



接上篇:读《资本论》到底能给你带来什么?




Chapter 1: The Commodity



Overview of Chapter

Section 1: The Two Factors of the Commodity:     Use-value and Exchange-value

    Use-values
    From Exchange-value to Value

Section 2: The Dual Character of the Labor Embodied in Commodities

    Useful labor
    Abstract labor, or labor as source of value
    Socially Necessary Labor Time

Section 3: The Value-form or Exchange-Value

    (a) The Simple, Isolated, or Accidental Form of Value
    (b) The Expanded Form of Value
    (c) The General Form of Value
    (d) The Money Form of Value

Section 4: The Fetishism of the Commodity and its Secret


马克思的资本论从商品的分析开始,即分析人类可以买卖的有用的劳动产品,原因是:

在当时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象征即为拥有“大量有用商品”,其基本形式即为单个商品,故此分析从商品开始。


第一章说明了商品不仅是简单的“生产和销售的东西”,还体现出了资本主义阶级关系的特征。资本家表面上是拥有了大量的商品,其实其实际的“财富”是他们通过大量商品对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从而变相的剥削和控制了劳动者。马克思提出必须打破这一基本纽带,以使社会从资本主义的剥削特征和由此产生的残酷疏远中解放出来。

Section 1

The Two Factors of the Commodity: Use-Value and Value

Outline of Marx’s Analysis

Commodities have two contradictory aspects

    – use-value, or value in use
    – exchange-value, or value in exchange
    – this contradiction is resolved via exchange

Use-values have qualities and exist as quantities

    – various qualities imply various uses
    – various qualities imply various measures of  quantity
    – only realized when used/consumed

Exchange-value appears first as quantity in exchange

    – 1 quarter of corn = x cwt of iron
    – as use-values corn and iron are different
    – the equality in exchange implies some             common property
    – abstracted from their different use-values
    – abstracted from the different useful labors     that produced them
    – common property = products of             undifferentiated labor
    – commodities are “crystals of this social     substance”, abstract labor
    – substance of commodity values = abstract     labor

Measure of commodity values = labor time socially necessary to produce them

    – socially necessary labor time (SNLT) varies     with conditions of production


Use-values can exist without value,

    – when not produced by labor, e.g., air,         unworked soil, wild forests
    – when produced by labor but not exchanged,     consumed directly


01 商品究竟是什么?





马克思说:“一个商品,首先就是我们外界的一个对象,它有许多性质(Eigenschaft),可以满足人类的某种欲望。”



恩格斯说:“商品首先是私人产品。但是,只有这些私人产品不是为自己消费,而是为他人的消费,即为社会的消费而生产时,它们才成为商品;它们通过交换进入社会的消费”。



马克思的描述是很抽象的,商品在满足人类的欲望的时候才具有价值和意义,而不是单一某个人的欲望。所以恩格斯总结道:物品在流通的市场中才能称之为商品,在市场中会发生“购买、消费、出售”等交换的动作,这些动作的都是基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的需求而完成的。



02 商品的两大特征




Marx analyzes the commodity into its two modes of existence. 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商品具有使用价值,是因为 “满足了人类的某种需求”。商品也具有交换价值,是因为它可以交换其他东西。同时,这两个不同的定义也是具有矛盾的。

商品只有在使用时才成为使用价值,仅当不使用而是交换时,它才成为交换值。商品在出售、购买和消费又形成了相对的统一。统一与对立的奇怪组合,其中对立面仅具有彼此相对的含义,因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马克思通过矛盾来表达的意思,或矛盾的关系。

资本主义的对立阶级关系就是这样一种矛盾。每个类别彼此相对,但同时每个类别仅存在于关系中。只有当那些有钱人可以雇用人并使其工作时,资本主义阶级才能存在,人民只有在服从资本的情况下才构成工人阶级。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分析了这种矛盾,只有在实际的交换过程中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必须既包括这些矛盾的演变,也包括这些矛盾的解决。”

他分析了该解决方案,他将循环中两个矛盾的方面的实现描述为一种变质。在买卖商品之前,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都只有抽象和潜在的存在。出售商品会导致其潜在交换价值变质为交换所获得的一切。商品的交换价值以货币的形式出现,然后,当将这些货币兑换成用于消费的另一种商品时,交换价值变质再次转化为使用价值,随着使用价值的实现而变现。


他引用了生物学的比喻,昆虫从卵到幼虫,生长成蚕,最后到成虫的发育过程的变化。形式和外观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其内在的本质是保持不变。当商品经历其变形时,还有什么是没有变化的?马克思的答案是“价值”,本质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其形式是交换价值。

03 使用价值




马克思最初建议使用价值“只是为商品的商业知识提供材料”。同样,他在《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写道,使用价值“不表达生产的社会关系”,而“使用价值本身不在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内”。只有当它本身是确定的形式时,它才属于这个领域。” 尽管有这些评论,但在他的所有著作中,我们发现使用价值具有许多“确定的形式”,它们确实表达了独特的社会关系,并且经常受到争议。甚至在他发表《资本论》之前马克思在分析如何直接将某些产品直接再投资时,指出这是“分析使用价值以确定经济现象的重要性”的一个例子。在这里,使用价值表示“价值”。

劳动力具有不同使用价值,操纵使用价值是欺骗工人/消费者的一种方式。许多年后,马克思在其《阿道夫·瓦格纳的边际笔记》(1879年)中明确使用价值在他的分析中是作为商品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用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示一种商品的价值外,他还指出,“使用价值背后是有用的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劳动双重特征的一个方面,剩余价值本身是从劳动力的“特定”使用价值中得出的。”

他的结论是:“对我而言,使用价值所起的重要作用与迄今为止在经济学中所起的作用截然不同。” 因此,使用价值值得详细考虑。


04 使用价值的分析



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由特定种类的具体有用劳动和特定数量产生的特定质量或属性, 这些劳动是在可测量的时间段内施加的结果。

Use-Value(Bodily form)

Qualitative aspect/Quantitative aspect

Attributes/Measure

Useful labor/Actual labor time

马克思用各种明显看似非常普通的使用价值/商品(亚麻,铁,钟表和玉米(小麦))说明了他的观点。 我之所以说“明显”,是因为这些因素在他所分析的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起着关键作用。亚麻是一种由亚麻制成的布,加上羊毛,就制作成了棉布,对纺织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纺织业是英国工业化的核心。在生产用于工业的机械和用于控制本国以及整个扩展的大英帝国工人的武器时,都需要铁和煤。钟表成为衡量工作和最大程度利用工作量的工具。小麦面包是英国工人阶级的基本生活手段。

粮食在消费和社会联系机会中为我们提供营养和愉悦,而对粮食生产的控制为资本家提供了对我们其余人的利润和控制权,因为它们使粮食成为商品并制定了迫使我们购买的法律我们需要和想要的东西,从而为工资而工作。虽然人类的能量为我们提供了生命,而非人类的能量为我们提供了减少工作量,使生活更舒适的方式(供暖和照明房屋等),但资本家却将我们的能量作为我们劳动力的一部分加以利用,并且像食物一样转向非人类能源,转化为他们出售牟利的工具,或反过来成为我们使用的商品。

商品的生产是这样,服务的生产也是如此。

尽管在19世纪服务的商业化程度有限,马克思认为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它们,但服务现在已成为商品的绝大部分,包括运输,金融,娱乐,医疗援助,家政服务,照料,通讯和上学。在每种情况下,购买者的使用价值取决于服务的性质。它们对资本的使用价值,除交换价值外,还与粮食和能源的价值相平行:控制需要或渴望它们的人。同样,在每种情况下,都为工人,公司和政府提供大量差异化服务。

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一种服务上(钱的借贷和由此产生的借款人的债务),我们可以轻松地看到借款人和贷方使用价值的差异。在马克思时代,大多数借贷是由资本家相互之间以及对政府的借贷,因为工人的工资非常低,不稳定,而且几乎没有抵押品来偿还债务违约。那些向政府借钱的人的直接使用价值就是他们通过利息获得的利润-可以再次借出的利润。随着时间的流逝,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借贷给使用其借贷进行投机或实际投资(即使人们投入工作)的企业。次要的使用价值是贷方对借款人的行为所获得的杠杆作用。到19世纪末,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鲁道夫·希尔弗丁(Rudolf Hilferding,1877年-1941年)认为,企业已经变得非常依赖银行,以至于后者赋予银行相当大的权力。在20世纪,随着工人的努力成功地不断提高工资,他们获得了各种信贷。结果,我们可以获得其他服务和东西,例如洗衣机(信用卡),汽车(汽车贷款)或房屋(抵押)。这样的借贷使我们能够在拥有足够的现金来支付使用价值之前先享受使用价值。但是,此类贷款的形式(精美的印刷品和欺诈行为)经常使我们陷入永久债务,无休止的担忧以及为满足我们的还款义务而开展的工作。

商品对工人的使用价值与对资本的使用价值之间的这些明显差异,导致了对商品质量和价格的争执。“消费主义”不仅涉及资本家通过广告和意识形态说服人们越来越需要消费并且离不开资本主义的观点,而且还涉及反对各种商品质量的准工人的自我组织。例如许多人希望用可再生能源,以防止对环境的伤害,导致全球变暖,但这些自我组织在资本的社会是被抵制的。


05 从交换价值到价值



马克思像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一样开始了对交换价值的分析:用简单的易货交易,将给定数量的一件事物交换为一定数量的另一件事物。史密斯(Smith)唤起了狩猎和采集社会,他们交换兽皮,皮革,鱼或工具之类的东西,而正如我们所见,马克思选择了对英国资本主义很重要的商品,例如,四分之一的玉米= x cwt铁。 无论我们考虑的是马克思的选择还是我所建议的更现代的选择,我们很快就会发现,给定商品的交换价值对于工人和资本家而言并不相同。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在金融领域看到这一点,只看钱的借贷和由此产生的借款人的债务。利率(及附带费用)越高,资本主义贷方就越会获利,借款人的债务“越深”。 对于那些从其所拥有的资金中借出这类贷款的机构,例如汽车公司或银行,目标是尽可能多地提取利息,以使他们的利润最大化。因此,无论是向企业,政府还是个人提供贷款,贷方都鼓励,

(1)部分偿还所借本金,例如,最低还款额只能缓慢减少收取利息的本金;

(2)债务再融资从而延长了他们获取利息和利润的时间。

除了这种简单的财务计算方法之外,还使人们,企业或政府永久负债,并承担继续偿还债务的义务,从而可以控制借款人的权力和权力。希尔弗丁(Hilferding)谈到了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如今,数以百万计的工人不断受到剥夺的威胁,许多政府难以从当前收入中偿还债务,他们选择削减开支(对工人实行紧缩政策)而不是提高财政收入。

在1970年代,当资本家对工人成功通过提高价格来提高工资做出回应时,由此导致的通货膨胀加剧降低了实际利率。放款人通过施加灵活利率贷款作为回应。当吉米·卡特总统(Jimmy Carter)任命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担任美联储主席并打击通货膨胀(即工资)时,他提高了利率,提高了还贷成本,并使世界经济陷入萧条。伴随着同时的金融管制放松,其结果是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国际债务危机,对工人实行紧缩政策,失业率上升,工资下降以及工人为维持其生活水平而广泛求助于债务的手段。所有这些都为进一步的金融危机打下了基础,首先是1980年代末期储蓄与贷款业的崩溃,然后是2006-2008年的崩溃,成千上万人失去了工作和住房。


06 价值



回到物物交换时,交换者接受的隐含等效性不能在于交换物品的使用价值上,因为它们在质量上是不同的,并且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这也不在于产生它们的具体有用劳动,因为这些劳动也很独特。在他四分之一的玉米=铁的x cwt的例子中,耕种和收获劳动与采矿和冶炼劳动明显不同,即使两者都从地球上提取了有用的东西。那么,交换者感知到的等效来源是什么?

对于马克思来说,对等必须存在于某些共同财产中。他从使用价值和产生使用价值的具体有用劳动中抽象出来,他写道:

exchange-values [commodities] can only differ in quantity, and therefore do not contain an atom of use-value. If then we disregard the use-value of commodities, only one property remains, that of being products of labor...Nor [are they] any longer the product of...any particular kind of productive labor..[they] are all together reduced to the same kind of labor, human labor in the abstract..they are merely congealed quantities of homogeneous human labor...crystals of this social substance, which is common to them all, they are values—commodity values.

马克思关于“仅剩一种财产,即作为劳动产品的财产”的论点屡次受到挑战,这些论点触及到“劳动”价值论的核心。例如,有人认为劳动力不是唯一的普遍生产要素,而能源是另一要素。在马克思时代,由于资本家投资于由水,蒸汽,再到电力驱动的机械,非人类的能源正在迅速取代人类的肌肉力量。因此,所有商品也可以理解为“能源产品”。那么,为什么要赋予劳动价值论优先于能量价值论呢?

马克思既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工程师。他没有提供基于投入和产出的技术理论,他对任何“共同财产”都不感兴趣。使他感兴趣的是“社会实质”,因为他在解释一种社会理论,他以资本主义的关键社会关系为中心:强加的劳动,其中强加的劳动是资本使大多数人的生活服从其自身组织形式的主要手段。

这种“抽象劳动”,即价值的实质,除了成为逻辑推论的结果之外,还能具有任何语义上的含义吗?我认为至少有两种方式。

首先,马克思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分工的发展,它会简化技能,使工人可以轻松地从一个任务转移到另一个任务。如果劳动形式越来越次要,那么从这些变化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劳动就可以说是有意义的。该论点已被许多人视为考虑“抽象劳动”价值实质的充分理由。

第二,从什么意义上讲,内容的变化(有用劳动的种类不同)是次要的?在《资本论》中有许多重要的段落 ,有用劳动的具体形式对马克思的分析至关重要。例如,资本的技术组成(工人,工具,机器和原材料的车间布置)的反复变更被证明对于维持或重新获得对工人的控制至关重要。但是,在资本主义中,“控制”首先意味着让人们从事生产商品的工作。因此,他的“抽象劳动”具有第二种更深刻的语义含义。价值的实质正是由任何形式的劳动提供的对人们生活的社会控制,而与它的内容或形式无关。资本主义围绕着工作来构筑人们的生活和社会,而不论工作的性质如何,随着技术在工作的加强和人们对工作的抵抗之间的斗争动态中不断发展,资本主义随着时间而变化。换句话说,“价值”表示劳动力对资本的特定社会使用价值,作为其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劳动对资本的价值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2-3-31 09:14:56
《资本论》要结合后面整体来读,而不是单单读一篇一章。否则就会出现断章取义。

请记住:《资本论》《资本论》论都是资本如何增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3-31 09:16:09
qi509 发表于 2022-3-31 09:14
《资本论》要结合后面整体来读,而不是单单读一篇一章。否则就会出现断章取义。

请记住:《资本论》《资 ...
Ok,感谢指教。还在学习过程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3-31 09:17:39
qi509 发表于 2022-3-31 09:14
《资本论》要结合后面整体来读,而不是单单读一篇一章。否则就会出现断章取义。

请记住:《资本论》《资 ...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读书习惯,练武练的也是从一招一式到无招胜有招,逻辑相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3-31 09:24:51
william 发表于 2022-3-31 09:17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读书习惯,练武练的也是从一招一式到无招胜有招,逻辑相同
再有什么读书习惯也不能只读一篇就人为是书的全部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3-31 09:36:03
qi509 发表于 2022-3-31 09:24
再有什么读书习惯也不能只读一篇就人为是书的全部吧?
没有啊,我这一篇一篇的读呢啊,没看是学习笔记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