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212 2
2023-04-19
“等价交换”里的价是什么?是价值还是价格?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如米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不能换算,或者如距离和速度的关系,不能等同。价值和价格属于不同的概念,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一、“等价交换”里的价指价值。如果等价交换里的价是价值,交换没有任何意义。1元钱的价值相等,有谁会用1元钱交换1元钱?没有。再无聊的人也不会无聊到用100元钱交换另一个人的100元钱,“等价”是无法“交换”的。1斤苹果交换1斤大米,它们交换的基础是价值相等吗?当然不是。种苹果和种水稻都需要时间,苹果、大米的使用价值用劳动时间衡量,劳动创造使用价值。苹果、大米的价值是苹果、大米的所有权。所有权用什么衡量?用使用价值。甲有100斤苹果,乙有100斤大米,苹果、大米的价值都是用100斤衡量。
绝对优势。甲拥有种苹果的技术,不会种水稻,甲只能种苹果,然后用苹果交换大米。乙拥有种水稻的技术,不会种苹果,乙只能种水稻,然后用大米换苹果。由于甲不会种水稻、乙不会种苹果,多少斤苹果交换多少斤大米都合理。苹果和大米的交换比例由什么决定?苹果、大米的边际效用决定。劳动时间在苹果交换大米的例子中不起作用,道理很简单,甲只会种苹果、乙只会种水稻。物物交换的基础是效用,不是劳动时间。
相对优势。甲会种苹果和水稻,技术水平都比乙高,乙会种苹果和水稻,技术水平都比甲低,这个时候,甲和乙都选择种自己熟练的品种。如果甲和乙熟练的品种都是苹果,这时,苹果多的一方会借给苹果不够的一方,交换不存在,存在的是借贷。来年,借入苹果的一方会改种水稻,借贷转变为交换。乙用种的水稻换甲的苹果,然后将去年借的苹果归还甲,剩下的自己消费。这里,等边际原则从交换延申到生产。
二、“等价交换”里的价指价格。1斤苹果交换1斤大米教科书叫“相对价格”,这个“相对价格”不是价格,因为苹果和大米都是具体的所有权,它们都用使用价值“斤”计量。价格的分子或者分母必须是一般权力,而不是具体权力。价格是具体权力转换、或者换算为一般权力,然后,用一般权力计量。比如甲有50斤苹果、50斤大米,苹果、大米都以5元/斤换算为一般权力,甲共有50斤苹果X5元/斤+50斤大米X5元/斤=500元。500元是甲换算而来的一般权力,这个一般权力叫货币。
货币是一般权力,货币用“元”计量,元是计量一般权力的单位。斤、米、件。。。股等是计量具体权力的单位,具体权力由交换产生,具体权力需要新产生的公司或者商品为条件,这是具体权力容易混淆的原因。商品由交换、生产产生,生产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交换将所有权(价值、新经济学原理叫非使用价值)转移到商品上,交换+生产创造商品。现代货币由银行购买创造,一般权力是银行购买创造的债权。
元/使用价值计量单位由谁决定?由交换双方中权力大的一方决定,比如集中采购,采购的一方权力大,价格由采购方决定。日常交换由垄断的一方决定价格。等价交换的价指价格时,交换的一方用价格将商品转换为货币,交换的另一方将货币转换为商品。对于没有交换的商品,则用价格换算为货币或一般权力,以便比较财富的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3-4-20 09:32:31
两个试图用黄金去换大米的人,他们的价值取向就完全相同,他们之间不可能达成交换,更谈不上产生出交换比(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4-20 11:55:38
如果是从消费的角度商品的效用也是有保质期,即时间的,如果是从生产的角度,生产优势比较的不仅仅是效用或使用价值,也存在着劳动时间的比较的。生产与交换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追求产品或商品的总效用最大化与达到边际效用最小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追求劳动力与时间(简称劳动时间)的总有效成本最大化与边际成本最小化。如果用元来表现劳动时间,即价值,但这个表示价值单位的“元"肯定不能是可以像某些国家一样随意增发印钱的,你面值增加十倍,单位货币贬值就十倍。那么,从消费者角度,甲用大米与市场上的苹果或其它商品能交换的价值,当然不是指甲的价值或交换所得的边际效用等效,而是指追求该价值能从市场上交换的不同商品之间的边际效用比较等效,即在每增加一单位价值的边际成本耗费时产生的边际效用无差异,反之,从生产者角度,每生产一个单位具有效用的产品或商品,追求的是劳动时间有效性最大实现的无差异,可见,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是相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