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7372 56
2023-08-12
(摘编自《思维方法高级教程》第2版和朱奇著《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命题就是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但是,由于统计计算手段和思维方法的局限,经典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没能充分展现社会共同体的丰富多样和参差不齐的生产力状况如何决定同样丰富多样和参差不齐的生产关系状况的具体情形、具体过程、具体规律。

如同我们已经描述过的那样,传统抽象思维方法通常的做法只是舍弃多样化、具体化而归纳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几个抽象特征,并且就用这几个远离具体的抽象特征来简单化地代表丰富多样的真实状况。一个社会共同体的由劳动资料的多样化、劳动对象的多样化、劳动者的多样化所导致的多变量共变的真实情形,的确超出了传统抽象思维方法把握规律性的界限。

例如,甲工厂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的状况决定的是甲工厂的劳动参与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独特的相互间的生产关系;乙公司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的状况决定的是乙公司的劳动参与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独特的相互间的生产关系。

再例如,甲地区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的状况决定的是甲地区的劳动参与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独特的相互间的生产关系;乙地区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的状况决定的是乙地区的劳动参与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独特的相互间的生产关系。

再例如,今年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的状况决定的是今年的劳动参与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独特的相互间的生产关系;明年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的状况决定的是明年的劳动参与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独特的相互间的生产关系,等等。

怎样把握因行业、企业、地区、时间不同而不同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具体规律性呢?如本节前一部分所述,作为生产关系核心内容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并非某种形式的公有或私有的简单标签,而是直接涉及实践和直接引导经济行为的一套非常具体的法律制度,因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就不能像其他普通理论那样可以停留在如此抽象、如此模糊、如此粗略、如此简单化的理论形态,否则,这样的理论反倒容易引起集体性的错误行为。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今天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设法运用现代统计计算技术和新思维方法来展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具体情形、具体过程、具体规律。

我们以前的研究方法是,少数理论工作者是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状况的观察主体、描述主体,而包括直接处于生产过程之中的劳动参与者在内的生产力各个要素都仅仅是少数理论工作者的观察客体、研究客体。少数理论工作者观察和感悟的局部性、有限性、片段性,决定了他们无法做到描述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状况的全面性、具体性、变化性,决定了他们只能用几个由他们自己概括出来的高度抽象的“本质特征”来粗略代表全面、具体、变化的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状况。

我们现在的新研究方法是,由理论工作者设计话语形式,由直接处于生产过程之中的劳动参与者自主表达他们对具体的生产力状况如何决定具体的生产关系状况的体验,最后由理论工作者统计、计算、推演一个群体、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全部劳动参与者的自主表达,为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相关的具体制度的设计提供依据。
统计计算水平和思维方法水平决定了理论工作者设计话语形式的精细程度和复杂程度。目前还做不到直接引导全部劳动参与者描述具体的生产力状况的全貌、生产关系状况的全貌以及生产力变化对生产关系的影响的全貌,目前的话语设计只能做到引导劳动参与者描述由生产力所决定的他们相互间的生产关系的几个重要参数。虽然这与全面描述生产力状况、生产关系状况以及生产力变化对生产关系的影响仍然有距离,但由于它是始终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全体劳动参与者的直接体验的统计汇总,对于更全面、具体地揭示生产力影响生产关系的规律性而言,对于更精确地设计一套生产资料所有制系统而言,已经是前进了一大步。

这几个重要参数分别是(参阅《思维方法高级教程》第2版 “需要交替假说”部分):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参与者物质性需求的程度、探索或创新性需求的程度、依附他人或被他人依附的等级性需求的程度、平等性需求的程度、自由性需求的程度。生产力的状况会决定这几个参数的状况,这几个参数的状况又决定了生产关系的状况。

一个社会共同体的恰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系统一定是最大程度地满足这几个参数要求的政治法律系统。这几个参数在一个国家内的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差别,就是关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具体制度在一个国家内的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差别的基础。在有些行业,生产的工具状况、加工对象状况、劳动者状况可能就直接决定了这个行业的劳动者在高效率生产过程中有更多的平等性的相互关系的要求,而在另一些行业,高效率的生产过程则可能要求更多的等级关系,等等。

表面上看,劳动参与者的这几项内在需求似乎就是一种精神决定论者经常描述的心理状态,实际上,劳动参与者的这几项内在需求的状况只是反应了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力状况本身的一种长期性要求,不同的生产力状况决定了劳动参与者的这几个参数的不同组合格局。适应生产力要求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设计,就应该顺应劳动参与者这几项需求的程度。

我们已经有条件连续地、频繁地度量劳动参与者的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关的主要由五种需求组成的需求格局,劳动参与者按照时间序列自主表达的需求格局中已经包含了他们在直接地生产过程中对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自身的科技条件、自然条件等的具体判断,这些判断的科学汇总要优于理论研究者的以粗略观察和高度抽象为基础的概括性判断。理论研究者可以为他们准确地表达出判断提供话语形式方面和统计计算方面的便利,但不能用研究者的判断取代他们的判断。

尤其对于像中国这样的较大的社会共同体而言,展现亿万人的复杂的生产力状况如何决定亿万人的复杂生产关系的具体方式和具体过程,历来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弱项。统计计算亿万人的需求格局,尤其是亿万劳动参与者的需求格局,并且随时根据需求格局的状况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确可以成为当前条件下的一种较好的替代方法。这丝毫不涉及唯心主义,只不过是用亿万人对生产力如何具体决定生产关系的意识反映来取代少数理论家对生产力如何具体决定生产关系的意识反映,用恰当的话语形式和统计计算表达出的身处生产过程之中的亿万人的意识反映,要优于身处生产过程之外的少数理论家用粗略的归纳方法表达出的意识反映。在现代社会,劳动者不仅创造历史,劳动者还要描述历史。

如果我们继续推演,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所决定的以生产关系为主要标志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方向,就可以具体化为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需求格局的发展方向决定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方向。

虽然我们不会用理论推演来取代按照时间序列连续进行的对需求格局的度量,但是,基于已经发生过的社会历史现象的相关材料和已有的比较成熟的社会理论知识,我们可以推测出,主要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在许多国家,人们的需求格局在出现了自由性需求越来越强的历史时期以后,会接着出现平等性需求越来越强的历史时期。

由于资本主义系统主要强调货币价值关系而把其他社会关系都交给了自由契约,因此它对自由需要的满足程度较高;而社会主义系统则更能满足人们的平等需要(参阅《思维方法高级教程》第2版第八章)。

这就意味着,许多国家的社会形态的演化在出现以资本主义为主的混合社会取代以封建主义为主的混合社会以后,会继续出现以社会主义为主的混合社会取代以资本主义为主的混合社会的情形。这也意味着,许多国家在先后出现了封建阶级公民化、资产阶级公民化以后,会继续出现无产阶级公民化的阶级形态变化,从而真正实现了全民意义上的公民化。

我们再换个视角进行推演。以马斯洛为代表的许多从微观角度研究人类个体内在需要的学者都认为,随着物质的丰富,有社会关系需要,尤其是有自尊的社会关系需要的人数会越来越多,需要的强度也会越来越大。

如果自尊需要的人多了,自尊需要的强度大了,从一个共同体的宏观角度看,人们在博弈过程中也会越来越趋向于平等性的社会关系需求,因为只有平等性的社会关系才能满足尽可能多的人的尽可能强的自尊需要。

政治等级社会(如以封建主义为主的混合社会)类似于一个金字塔,只能相对固定地满足极少数位于政治等级上层的人们的自尊需要;经济等级社会(如以资本主义为主的混合社会)类似于一个每一层都宽阔许多的金字塔,能满足更多一些人的自尊需要,并且固定程度也小了一些。但是,不管什么形式的等级关系,少数人(位于等级关系的上层)相对固定的自尊满足总是以多数人(位于等级关系的下层)的相对固定的不自尊为条件的。换句话说,无论以封建主义为主的混合社会,还是以资本主义为主的混合社会,都不是能够满足多数共同体成员自尊需要的社会形态。

在以真正的社会主义为主的混合社会则不同,它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系统的最突出的特征是平等性,它的上层建筑系统的最突出的特征也是平等性。首先,它真正实现了过去一直位于社会等级底层的无产阶级的公民化,从而真正实现了全民意义上的民主法治化,所有人的平等的政治权利已经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适合用金字塔来比喻。如果我们把自尊需要的满足比做社会关系竞赛,平等性的以社会主义为主的混合社会不仅用政治法律制度为所有人提供了在第一轮社会竞赛中通过技能赢得自尊的机会平等,还用政治法律制度保证社会竞赛在一代人之内以及代际之间连续进行,还用政治法律制度为所有人提供一定数量程度以内的结果平等,从而为包括在第一轮社会竞赛中的落后者在内的所有人连续提供依靠技能在社会竞赛中赢得自尊的的机会平等。

由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人们的平等需要越来越强的历史趋势,的确决定了人类社会正在朝着以社会主义为主的混合社会迈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3-8-12 13:45:14
由于统计计算手段和思维方法的局限,经典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没能充分展现社会共同体的丰富多样和参差不齐的生产力状况如何决定同样丰富多样和参差不齐的生产关系状况的具体情形、具体过程、具体规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8-13 10:51:07
马克思理论中,在这个问题上差一个概念,即生产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不是生产力,而是生产状况(状态)。

理由是生产力就是生产的能力。能力具有计量特性,即有大小多少的计量特性。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肯定是语法不通。


所以决定生产关系的是生产状况(状态),不是生产力。



这点,我在2002年出版的《价格论》一书中已经做了分析,你要在你的论文和书中引用这个观点,宣称是你的原创,对不起,法庭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8-13 10:56:28
洀思珐1958 发表于 2023-8-12 13:45
由于统计计算手段和思维方法的局限,经典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没能充分展现社会共同体的丰富多样和参差不齐的生 ...
这个质疑很对,原著就是诡辩法。社会制度与国家已有的信仰、地理风俗等等关系极大,岂有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8-13 11:52:13
曹国奇 发表于 2023-8-13 10:51
马克思理论中,在这个问题上差一个概念,即生产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不是生产力,而是生产状况(状态)。
...
虽然该问摘编自朱奇先生的著作,我作为摘编者也觉得你挺逗!先别说法庭见了,你先到立案庭把案立了让大家见识见识。
仅仅把生产力理解为“生产能力”倒像是你的原创。
生产力有过去的状态、有目前的状况、有将来的变化,这还用得着你“原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完全同义。别再丢人现眼了!@曹国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8-13 12:03:07
一楼说得很明确,是“生产力的状况”,而不是你所谓的生产状况。
生产状况决定生产关系,这个判断大错特错。生产状况这个范畴也包含生产关系。建议你先理清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曹国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