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794 2
2011-09-19

学习马克思是怎样用恩格斯的价值定义来解剖商品价值的

王逸成

160多年前,恩格斯在研究前人对价值认识的基础上,就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对价值下了这样的定义:“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马恩全集第一卷605页)。在作这个概括前,还有如下一段论述:“关于实际价值的本质,英国人和法国人萨伊进行了长期的争论。前者认为生产费用表示实际价值,后者则断言实际价值要靠物品的效用来测定。这个争论从本世纪初就开始,后来也就不了了之。这些经济学家是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的。”(马恩全集第一卷603页)

这个价值定义,马克思曾在1868年写给恩格斯的信中这样肯定: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有关价值的观念是正确的。而且马克思在《资本论》一卷的第一篇解剖商品的价值中运用了恩格斯的价值定义。对此,恩格斯还曾这样说:“——可以看出,这一见解的科学论证,只是由于马克思的《资本论》才成为可能。”(马恩全集第三卷348页)

两位伟人对价值定义的创见,以及实际的应用,本应受到我们的敬重和认同。可是,为什么至今仍然把它束之高阁?!却依然对价值定义争论不休,众说纷纭!

笔者想重温马克思在《资本论》一卷中,他是如何运用恩格斯的价值定义来对商品的价值进行解剖的,从而加深认识恩格斯的价值定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

以下看马克思是怎样解剖商品价值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章商品中,首先谈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在分析使用价值时这样论述:“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资本论》一卷47页)

对于物的有用属性,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考察,而不同的多种使用价值,马克思认为是历史的事情。在注解中举了个例子:“磁石吸铁的属性只是在通过它发现了磁极性以后才成为有用的。”(《资本论》一卷48页)

当今,世界上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表明人类对物的有用属性的认识,是不断进步的。人类运用核能,制造原子弹,研究航天事业,探测太空中的其它星球,这些都是用来造福于人类!可见科学发明是无止境的。所以马克思指出人类对物的属性的认识是历史的事情。

马克思叙述:“商品的使用价值为价值学这门学科提供材料。下面注解:在资产阶级社会中,流行着一种法律上的假定,认为每个人作为商品的买者都具有百科全书般的商品知识。”(《资本论》一卷48页)这个注解说明人类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即效用)的认识,也是有个历史的过程,并不完全凭主观认同!

以上是探讨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就是商品的效用。以下看马克思如何解剖商品价值的。

商品生产出来,是用它来和别人的商品进行交换的。因此,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这里出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资本论》一卷49页)

下面举商品交换的例子:一夸特小麦,同x量鞋油,y量绸缎,z量金等商品交换。小麦就具有许多种交换价值。这样,鞋油,绸缎,金,也同样有多种交换价值。它们之间可以用等式来表示。一夸小麦=a担铁。这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交换,它们相等,说明两种不同商品物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

为了理解两种物里面存在共同的东西,就要用抽象方法来认识。

两种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可以进行交换,必须抽去它们不同的使用价值。这样它们的共同点就都是劳动产品。

对于劳动的认识,马克思发现劳动具有二重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木匠从事木工劳动;水泥工从事建造房屋工程中的劳动;电工从事电器维修等劳动。以上各种方式的不同种劳动,称它们为具体劳动。用抽象法认识,不论各种劳动的具体方式不同,而各种劳动都是支出的人类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这就找到了共同点,马克思称这种劳动为抽象劳动。这就是对劳动二重性的认识。

马克思这样概括:“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资本论》一卷51页)

请读者注意,马克思是在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即效用),进而通过相互交换,再将具体劳动抽象出来,认识了不同劳动之间有共同性,这些共同性就是,它们都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马克思称这种劳动为 抽象劳动。最后才得出商品价值的概念的。也就是说,马克思用恩格斯的价值定义,是将劳动耗费对效用的关系解剖清楚后,才认识到了商品的价值。

可是就以上这段概括,当今,几乎多数人误解成是,马克思为价值作出的定义;甚至许涤新的政治经济学词典,也是这样概括的。笔者认为这是极其错误的。这是断章取义呀!

笔者还在人民大学经济论坛网上,马克思主义版中,见到批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没有专门为价值,写一篇论述文章。这就太武断批评马克思了。马克思不但肯定了恩格斯的价值定义,还应用这个价值定义,十分细致周密地解剖了商品的价值。这一段话是指商品的价值。绝非一般的价值定义。所以说马克思完全没有必要再专门为价值定义写什么。

我们读了马克思对商品价值解剖的论述,就应该有一种清醒的启示,两位伟人的共识,给我们创造了多么伟大的智慧结晶,值得我们反复认真研读学习呀!

恩格斯和马克思对价值的认识,他们告戒我们,认识价值都是将劳动耗费和效用,放在一起探讨的,这两方面不应该分割开来。

人类自从学会劳动,就与一般普通动物区别开来,成为高级动物。人类从打猎,到农田耕作,再学会手工纺织,学会建筑等等。通过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其价值是难以估量的。当今,人类还在向太空发展,向太空探索,甚至将来还要飞向其它星球。所以说人类的劳动创造,是无法估量的!

笔者认为弄清楚恩格斯的价值定义,凡事就可能将劳动耗费不断地和效用比较,划得来,划不来,就可能节省人类的劳动力,将有用的劳动力应用到更需要的方方面面,从而为人类造福!如我们搞经济建设,不能只图快发展,不考虑环保,不考虑节省能源。这对国家和人民都是不利的,也是不值得的!

在学习了两位伟人的真知灼见后,我们可以用来探索现实。

从大的方面探讨,我国经济建设的道路。从前后两个30年对比,很明显,近30年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增强。虽然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待在发展中逐渐解决。然而繁荣富有是有目共睹的。这就表明,近30年的建设道路走对了。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要求,同样的劳动创造的财富悬殊这么大。从价值关系角度思考,近30年的劳动耗费,创造的物质财富的价值,远远的超过前30年不知多少倍!

再看具体的建设事例,如三峡水利工程。工程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大量的人力等等。工程建成后,无论是水利灌溉,水力发电等等,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效用。这个价值也是很难估量的!

再说人才的培养,从每个家庭到国家,在培养过程,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国家要办大学,要办科学研究机构。这一切都是为培养国家的有用人才。从价值角度思考,也是值得的!

再从个人角度思考,可以说:人们几乎时时处处,办什么事,都存在耗费多少劳动,能取得多大的效用,也就是怎么做划得来!这不就是价值问题吗?

近些年,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觉得就业难!这问题很值得思考。不少大学生向往大城市大企业。可是刚走出学校门的学生,能干什么呢?刚走上社会,总是眼高手低。笔者认为年轻人,只有实事求是地,下决心从基层干起,甚至可以从农村,从学农活干起,逐步从普通劳动中积累知识,增长才干,这样的路子,既好找,又值得!只有把基础打好了,再想干大事就不难!这是我的体会,供探讨!

所以说,恩格斯的价值定义是正确的,是真理,我们不应再把它束之高阁。只要我们反复认真学习弄懂弄通它,再联系实际地应用它,不必再去“创造”另一套价值定义。

以上认识供探讨!

                                2011828日于江西省的井冈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9-19 16:03:35
楼主好文!拜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9-19 16:27:47
s2w2微微撒大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