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893 13
2010-10-17

试析马克思是怎样解剖商品价值的

王逸成


恩格斯早在1844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就明确:“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马恩全集一卷605页)。他还说:“―――可以看出,这一见解的科学论证,只是由于马克思的《资本论》才成为可能。”(《马恩全集》第三卷348页)




可见,若只是承认恩格斯的这个价值定义还不够,要真正理解这个价值定义,还要应用它。马克思就是在分析商品价值时,应用了这个价值定义。



笔者试探分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是怎样解剖商品价值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一卷的第一章商品中,他首先谈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就是商品的效用。马克思指出:“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资本论》一卷47页)



作为商品,是为别人生产有用的产品。马克思指出“在我们所要考察的社会形式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资本论》一卷48页)也就是说:一个产品要用来交换,它必须对别人有用。


接着谈生产费用。生产费用不是能直接看出来的。要通过交换,马克思指出:“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资本论》一卷49页)。



当今,如一市斤小麦,可以换一双尼龙袜。而尼龙袜刚生产出来时,却要四斤小麦才换得到。这是由于工业的生产力发展很快,生产成本降了下来,尼龙袜的价格才很快降了下来。而农业的生产力提高很慢。用公式表示即:一市斤小麦=一双尼龙袜



这两种不同的物,为什么能交换呢?马克思指出:“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不同的物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资本论》一卷49页)这个共同的东西,即都是劳动产品。




那么,不同的劳动产品,哪里来的共同性呢?这就要用抽象方法。马克思指出:“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么也就是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它们不再是桌子,房子,纱或别的什么有用物。―――它们也不再是木匠劳动,纺纱劳动―――或其他―――生产劳动的产品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部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资本论》一卷5051页)




这一段就是用抽象方法来认识人类的劳动,即人类都是用脑力和体力进行劳动。这样在交换时就有了共同的东西,相互之间可以比较,人类可以用来交换各自为别人生产的产品,也就成为商品了。




紧接着,就在以上解剖商品的效用和劳动耗费的
基础上,自然提出了“价值”概念。请注意:这一段太精辟了!马克思用了抽象方法,找到了劳动之间有共同性,这样相互之间才可以交换产品。人们是这样做了,只是马克思把它上升到理论。这就显示出伟人的英明!


马克思指出:“它们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那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资本论》一卷51页)



必须指出:相当长时间,一直之今,人们常常把这一段当成一般的价值定义。事实是马克思是在解剖以上,商品的效用和费用基础上,最后的概括。如果把它割裂开来认识,就成了断章取义了!所以说价值定义,只能是恩格斯概括的:“价值是劳动耗费对效用的关系”

这是无可非议的科学论断!
马克思已经为我们做了详细的解剖,我们必须下功夫仔细反复阅读弄懂,理解它!才有可能弄懂这个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基础上的正确的价值定义。


我的上述认识提出来供研究!

    2010101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0-18 01:44:59
马克思指出“在我们所要考察的社会形式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资本论》一卷48页)也就是说:一个产品要用来交换,它必须对别人有用。接着谈生产费用。生产费用不是能直接看出来的。要通过交换,马克思指出:“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这样在交换时就有了共同的东西,相互之间可以比较,人类可以用来交换各自为别人生产的产品,也就成为商品了。

紧接着,就在以上解剖商品的效用和劳动耗费的基础上,自然提出了“价值”概念。请注意:这一段太精辟了!马克思用了抽象方法,找到了劳动之间有共同性,这样相互之间才可以交换产品。人们是这样做了,只是马克思把它上升到理论。这就显示出伟人的英明!

马克思指出:“它们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那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资本论》一卷51页)


能不能结合现实社会的经济学现象,说明或证明一下马克思的商品价值理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8 15:33:18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摸索了几十年,终于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子。近三十年来经济突飞猛进,虽然在前进的道路上仍存在不少问题,只要注意纠正,前途是光明的。这就说明了在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下,只要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就会取得成果!这样的劳动耗费取得了很大成就,不是很有价值吗?
                                                                                           王逸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2 04:43: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2 08:31:01
五楼是何意思?请说清楚些!谢谢!
                                                                   王逸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1 16:35:56
回 复  xiaxt:
   现实社会无时无刻,处处都在发生着劳动耗费与效用的比较。人们只是因为不理解这种关系比较结果,就是值不值,也就是价值问题,从而在理论界争论不休!
  举个农民种粮食的例子。前几年由于化肥农药价格上涨,年轻力壮的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农忙甚至还要雇工耕作和收割,从而使粮食成本上升,促使粮食价格不得不上涨。而粮价上涨影响面极大。**不得不从政策上出台各种补贴措施,从而使粮价能缓慢些上涨。这就说明粮食的效用极大,而粮食的劳动耗费增大,粮食的价值也在不断上升。近几年由于**措施得力,农民觉得种粮划得来,所耗劳动(即成本)能得到补赏,粮农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这就使得粮食年年丰收!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又是人口大国,能保证粮食自给,是件了不起的大事!
   经济上不论生产,还是流通,人们时刻都在划算着,他们的劳动耗费和效用比较,是划得来,还是划不来,这不都是价值问题吗?因此价值不能用别的言论来定义它,只有恩格斯的这个价值定义是真理!妥否,供研究!
                                                                                      王逸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