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8022 164
2006-11-19

您的大作收到了。非常感谢。

我仍然有两个问题:没有交换、不拿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应该是没有“折算”可言,但它是否有价值?折算价值论在本质上是否真的与耗费价值论相矛盾。

黄焕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1-19 13:45:00

同上。

我没有从阁下大作中看出何为折算。再阁下强调分配,我是赞同的,但是是分配什么呢?如果你接受马克思的虚无缥缈的价值说明方式,说是分配价值,那么是没有出息的。你可以说分配价值,但是必须知道分配价值的实质是分配财富。我是坚决不接受脱离财富的价值的。价值理论必须是说明财富流向的理论。

没有人需要价值,价值只是为了说明财富而杜撰的一个概念,任何将价值当作实体(即东西)的价值理论都是不可接受的。经济体系中唯一的实体就是财富,不会有再有第二种实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19 17:53:00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6-11-19 7:21:00的发言:

您的大作收到了。非常感谢。

我仍然有两个问题:没有交换、不拿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应该是没有“折算”可言,但它是否有价值?折算价值论在本质上是否真的与耗费价值论相矛盾。

黄焕金

1,折算劳动价值论是理解商品经济(所有权经济)的一把钥匙。对于计划经济,因为不存在商品价值,也就不需要用“折算劳动”去理解它。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已经讲的很清楚;曾几何时毛泽东时代的计划经济,我们都亲身经历过。

2,折算价值论和耗费价值论,都是试图理解商品经济是如何运行的理论。它们的核心区别在于,决定商品之间交换比例的因素,是只有耗费劳动一种因素,还是有包括供求两方面的共同决定的多种因素。肯定前者的就是耗费价值论,肯定后者的就是折算价值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19 18:23:00

以下是引用ccggqq在2006-11-19 13:45:00的发言:

同上。

我没有从阁下大作中看出何为折算。再阁下强调分配,我是赞同的,但是是分配什么呢?如果你接受马克思的虚无缥缈的价值说明方式,说是分配价值,那么是没有出息的。你可以说分配价值,但是必须知道分配价值的实质是分配财富。我是坚决不接受脱离财富的价值的。价值理论必须是说明财富流向的理论。

没有人需要价值,价值只是为了说明财富而杜撰的一个概念,任何将价值当作实体(即东西)的价值理论都是不可接受的。经济体系中唯一的实体就是财富,不会有再有第二种实体。

参阅该书9-12页及早43-46页的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19 21:23:00
还是在马克思的价值论中打转转,也可以说折算也是马克思考虑到的,其倍加关系就是最大的一个折算公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1-20 19:29:00
以下是引用ccggqq在2006-11-19 21:23:00的发言:
还是在马克思的价值论中打转转,也可以说折算也是马克思考虑到的,其倍加关系就是最大的一个折算公式。

你还是没有理解我的折算劳动价值论:

1商品“价值”的内涵和外延:经济学上的含义是指其购买力,应和伦理观念上的含义[如对人的重要意义]分清,更不能有多重含义。

2把“价值”的决定要素之一[劳动]和用劳动作为分类及测量手段[纵使是测量购买力即价值本身]混为一谈。在这点上所有相信耗费劳动价值理论的学者,都比较严密:他们都不提耗费劳动为0的商品的价值决定。事实是:任何商品经济中的全体商品[含纯粹人类及非人类服务],其中耗费的劳动,是一个从0%到100%的序列。正如其中耗费[占用]的土地和资本是一个从0%到100%的序列一样。

3折算劳动价值理论重点在于揭示所有权对商品价值决定的意义。纵使全部经济要素耗费为0的商品的价值决定,如爱琴海岛上出土的维纳斯女神雕塑,也存在所有权对她的价值决定的影响,当她被所有并被投入市场之后。

4折算劳动价值理论并不否定消费偏好和社会购买力分配[有效需求]对商品价值决定的意义。相反,它是把这两个基本要素看成相对独立的价值决定要素。

5 当一种商品耗费的劳动为0时,它的折算劳动并不为0。纵使得到它不需付出任何经济耗费[如劳动资本和土地等],它的折算劳动亦不为0。折算劳动价值理论只是以一维的方式[从劳动的角度]去认识市场经济的思维工具,如斯拉发的“一般商品”。其实,自系统论在经济学得到应用以来,用系统的思维方式去认识市场经济,包括认识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由那些因素决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事实上,一个国家的政府,所信奉的分配伦理观,都会影响一些商品的交换比例的改变乃至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

6马克思本来应该研究的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即存在资本所有权,劳动所有权,土地所有权及政府调控的商品经济,其交换比例决定因素是什么,即其逻辑前提应该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但他在《资本论》第一篇研究的却是在“简单商品经济”中的价值决定,即只存在劳动所有权条件下的商品经济中的价值决定。也就是说,他在无意识间,转换了《资本论》的逻辑前提。也就是说,马克思《资本论》的逻辑前提,应该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但他在第一篇进行抽象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他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前提——资本的所有权极其在商品中的经济体现,抽象掉了。从而在整个理论体系中犯了一系列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