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没有读懂马克思.这里说一下:
"但是,既然商品的价值是社会价值而不是个别价值,那么构成商品超额利润的那部分社会价值,当然也是正常价值的形式与体现,你不能说它只是暂时的东西而不算是一种正常的价值存在。"
构成超额利润的那部分社会价值只是暂时性的的东西,因为很快就会有利润平均化的规律起作用,这个作用在短期内没有,在长期内一定出现.这一点,马克思并不否定李嘉图和斯密等人的观点.
同时,不要忘记,暂时性和正常不是一个界面的概念.由于个别资本家企业主采用了其他企业主或资本家没有采用的机器所获取的那部分超额利润之所以说"不正常"恰恰是短期内的不正常.而在长期来看马克思不认为它不正常而认为它是暂时性的.
正是这个机器或者特殊手段导致的超额利润没有读懂,所以有后面的混乱:
"那么,这多出来的50元不是先进机器所创造的吗?也许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者说:这是"自乘"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但是,谁知道这种"自乘"是什么意思?"自乘"多少才合适?实际上,这种"自乘"不过是对这个漏洞的一个不太成功的"补漏剂"。"
是的,这50元是由机器创造的.至于什么是"自乘",建议可以去看英文版甚至是德文版的原文相对应的文字.
自乘在这里是自动累积的以往劳动量.
举例说,你一辆摩托车在单位时间和距离内跑运输的量完全不能和一台汽车相比.假设两者都是可用状态.那么不是因为用摩托车跑运输的人不够卖力,而是因为汽车所包含的已经凝结在汽车中的物化劳动量大大超过摩托车.
"马克思说:"无论
劳动生产率是多少,相同劳动时间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价值是相等的。" 但这只是针对个别价值才是成立的,对于产品的社会价值就不成立了。因为当个别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后,无论产量增大了多少倍,只要实际耗费量不变,那么从个别价值来说,这些增大了的产量的总价值是不变的。但这些产品的社会价值却会因产量增大而发生增大,从而违反马克思上述这个重要原理。当然,马克思也可以用"
社会劳动生产率"而不单用"
个别劳动生产率"来说明问题。这样,马克思就以笼统的社会性与总体性,掩盖过具体的个别性,将这些个别性抽象掉。但是,对于个别性的具体差异所产生的问题,马克思的理论仍然是非常令人头痛的。马克思的价值论在各个个别性没有差异的情况下,在个别性与平均的总体性相符合的条件下,成立得很好,但一旦这些个别性存在差异,那么就很难成立了。为了使其成立,只好用"总体"去抹掉个体,用"平均"去笼统个别差异。"
马克思的命题"无论
劳动生产率是多少,相同劳动时间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价值是相等的。"在这里没有丝毫漏洞, 但读资本论的人却自己私自改掉了马克思的意思,把"无论劳动生产率是多少",自己改成了或者说是自己另外理解成了"无论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 永远搞清楚,所谓劳动价值论从来不是说劳动创造效用,而是说劳动使得效用具有了交换的属性.
厘清一个基本的理解:不需要劳动即可获得的效用,无论多大,不具有交换价值!
即便你试图怎样变换你的劳动生产率,从而企图造成什么样个别性的具体差异,马克思的理论都明确了总价值是相等的,而这里的价值是交换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也就是说,你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社会上突然多出来的这部分由你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导致的多出来的产品,尽管代表了更多的效用,但其价值量必须能够被交换掉。如果不能按照原有的价格被交换掉,那么就只有两个途径:一是降价处理,一直降到单价可以被交换为止,二是当作生产过剩的垃圾烧掉。
这里“总价值相等”是指交换价值完成交换,全部产品被“除尽”。也就是应该并且只能被理解为“交换价值相等”。
如果疑问者仔细阅读马克思的著作,应该看到马克思专门澄清过,所谓交换价值或者简单写成价值,在他那里专门指交换价值,或者价格一般。如果需要说使用价值,那么他会专门写使用价值。不写使用价值的地方,盖凡写价值,均要求读者理解为交换价值。
以上专门反驳这个帖子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14742-1-1.html
好好看书。古往今来那么多哲学家和经济学大师都找不到《资本论》的破绽,哪里那么简单就是你随便质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