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淡经济学之(十六)张五常的神经价格理论
张五常对这么几个词语是情有独钟:无缘无故、莫名其妙、无端端、发神经;其实就是一个意思,发神经。《经济解释》云:
“先不谈价格管制,假设价格莫名其妙地在市价之下,那么依照传统的剪刀观点,市场的需求量就会大于市场的供应量。这二者的差距叫作短缺(shortage)。短缺与缺乏(scarcity)不同,前者是指需求量大于供应量,后者是指某物品的需求使代价或价格高于零。从剪刀的观点看,市场需求量大于供应量,不均衡的情况就会出现,短缺的压力会使价格上升,达到市价的均衡点而止。然而,压力是些什么?说是需求量大于供应量是说了等于没说。”
说“价格莫名其妙地在市价之下”,那就是说,价格在市价之下是无缘无故的,是无端端的——显然价格发神经了。更妙的是,张五常最后却又问,使价格上升的压力是些什么?这问题的误导性可是够大的:如果你说,是“需求量大于供应量”,则这正是张五常所希望的,他接口就会是“说了等于没说”。其实呢,根本没有什么压力,答案很简单:就是价格又发神经了。既然可以莫名其妙的下来,当然也可以莫名其妙的上来。也是在《经济解释》里,张五常说:“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一定要坚信任何事情的发生,决不会是无缘无故的。”那么,我只能理解,价格是不在“任何事情”之内的,价格是可以发神经的。
同样是在《经济解释》里,张五常还说:“为什么现象的规律是这样重要呢?答案是:假若现象的发生毫无规律,完全是随便或偶然(random)的,不可能知道与任何其它现象有联系,那么这现象就不可能被有系统地解释了。无迹可寻的现象,事前既无迹象,事后也没有根据,好象是耶稣升天似的,不能以逻辑推断。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是因为世界上没有毫无规律的现象。”
我倒是认为,毫无规律的现象也是可以系统地解释的,那就是发神经理论:五常先生的神经价格理论,就是个很不错的范例。既然毫无规律的现象也可以解释,那么“为什么现象的规律是这样重要呢?”答案是:现象有规律,才可重复;而唯有现象可重复,才可能对解释现象的理论进行检验!凡答案不着落在“检验”二字上的,“说了等于没说”。
再仔细考据的话,张五常这个神经价格理论,其实还是蛮有师承的。证据还是在《经济解释》:“历久以来,经济学对市价的分析,都重于价格是怎样决定的。但价格(price)这个概念到了艾智仁那里,就顿呈异彩。他说: 「价格决定什么,远比价格是怎样决定的重要! 」单是这一句话,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就今非昔比。”当然,在艾智仁那里,虽然否决了价格是怎样决定的重要性,但到底还没有发神经。价格可以发神经,还需要张五常的发扬光大:这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