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hhj在2006-12-27 7:33:00的发言: 假设在自然状态下数量只能维持A,那么必须要通过劳动才能使其提升到B。因此,如果我们要将数量提高到我们希望的程度,那么付出劳动是我们必须要选择的关键环节。从“添加最后效用”的角度来看,这种劳动显然是起决定作用的。
当然,我们最希望人类劳动不再成为增进财富数量的“必要方式”。但要想获得这样的结果,我们也必须要付出劳动。
另外,劳动不能混淆于效用,它只是可以用“负效用”这样的东西来作为一种衡量手段。
劳动只是生产行为的一种,而且是一种最原始的生产行为。而生产行为也就是获得行为的一种,所以,用“获得行为”来表述增进财富数量更为确切。
任何获得行为都有得到和损失两个方面,而劳动也不列外,在劳动中损失的是体力和精力,而得到的是劳动成果,因此,从行为价值分析角度看,劳动这一最原始的获得行为,得到的(正效用)是劳动成果具有的效用,而付出的(负效用)就是他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行为价值理论认为,只有当劳动的正效用大于负效用,劳动这一行为才能进行,否在这一行为不会被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