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577 10
2011-12-14
   
    哲学和文学意义上的价值物是指对主体有意义的客体,这种意义是广义上的价值,专业上称为使用价值或效用。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物仅指用于交换的财富,它含有狭义的价值,专业上称为价值。广狭两义既有共性,更有区别。难以分清两义的存在场合,是最常见的错误。
    价值并不是一种东西,而仅是价值物的一种属性,还必须是面对人类的需求才出现的属性。广义价值是价值物自然功能的体现,狭义价值是价值物社会功能的体现。馒头本身不是价值而是面粉,只是在面对人类的需求时才有了价值。因此,价值属性的出现必须以主客关系的存在为前提。
    所有的价值【之后的“价值”皆指经济学“价值”】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资源,另一类是(人造)财富。太阳、地球、大气等资源都会有使用价值,但是却不能转换为价值。因为:一,它们不能流通,二,它们的效用量不能转换为货币量(只有表现为货币的东西才会有价值)。因此,所有的资源本身只是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而且它们所含的使用价值又都是不能转换为价值的天然使用价值。不是所有的使用价值都能转换为价值,只有人造使用价值才有可能转换为价值。由于效用物不一定是价值物,所以效用就不一定是价值。
    价值概念形成于主体对客体功能的认识,这一过程称为评价。当我们讲某物有使用价值或价值时,是在用效用尺度或价值尺度分别去评价客体的自然功能或社会功能。由于资源只具有自然功能,人类只好采用单一的效用尺度去评价它。而由于财富会具有二重性的功能,人类才会用两种尺度去评价它。不能分清两种尺度的适用范围,是许多经济学者的通病。
    当天然资源的自然功能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时,人类就通过劳动让资源在增加了人造的使用价值后升级为了财富。当人类只利用财富的自然功能时,人类只采用效用尺度去评价财富。当人类还需要利用财富的社会(交往)功能时,人类才会采用价值尺度去评价财富。对财富自然功能的评价由于具体而比较容易,对财富社会功能的评价由于抽象才非常困难。效用价值论者的根本错误就在于用自然功能的评价方法去评价财富的社会功能。
    财富的价值属性永远也离不开它的效用属性,由此还造成了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只能采用效用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在效用尺度向价值尺度转换时必然要留下效用的痕迹。你看,所有的价值形式都是以效用形式来表现的,或是由两种价值物的效用单位的对比来表现的。比如:一只羊的价值是十只鸡,每只羊的价值是100元。正是由于价值的表现形式只能由效用单位的对比来表现,才让许多人误认为效用就是价值。
    虽然效用尺度适宜对一般物质进行评价,但是人类至今也没有发明出一种能涵盖所有物质的效用单位。效用评价手段的匮乏也让效用评价的结果产生了极大的偏差。馒头的效用是填饱,衣服的效用是保暖,可是表现两者效用量的单位是它们的物质单位:个与件。用物质量去表现效用量是人类表述的无奈,不过它仍是最接近效用内容且具有相应正比关系的表现方式。不过由于这种方式过于具体,对不同类的物质只好分别采用相互独立的计量单位(斤、尺、升、度等等)。物质量是一种相对静止的客观存在的数值,效用量却会因人因时因地因需而异,所以带有客观性稳定的物质量就很难完整表现含有主观性变化的效用量。比如第一个馒头与第五个馒头的物质量相等,但是它们的效用量肯定不同。那些效用价值论者为了让物质量能反映真实的效用量,才胡说什么物质量会产生边际效用的变化。其实,客观性的效用单位与主观性的效用功能是两码事,我们很难把两者统一为一体。也由于不同物质的效用单位难以统一,人类对不同物质的对比就难以进行。试问:一斤米与一件衣的效用哪个更大?因此,人类用效用尺度去评价物质时,即存在质的差异又存在量的差异。或者说,不同物质的自然功能的差异分别表现在质和量上。正是由于效用尺度存在质与量的双重差异,它对财富的评价才难以并类,对不同财富的核算才难以统计(一斤米+一辆车=?)。此时,能够统一计量各类财富的价值尺度才需出现。
    价值实体眼睛根本看不见,表现它比表现效用还要困难。人类为了表现抽象的价值,只好采用具体的效用物去表现价值。当效用单位已经由物质单位做替身时,这种没有统一单位的替身也很难成为必须具有统一单位的价值的合格替身。虽然马克思用劳动时间的替代去说明价值也不尽完善,但劳动仍是最接近价值本身的功勋替身。看来,价值的难以表现让人类走了不少弯路。
    当价值的计量单位统一于劳动后,所有的财富都转换为了劳动的产品。正是由于这种转换,那些不同类的财富都具有了相同的质地(都是劳动产物),不同类财富之间的差别也只留下量的差异。此后,人类对不同类的财富可以统一评价了,可以进行相互对比和并类统计了,并能让等价的财富进行交换了。其实,价值的社会功能就是增加了人类计量财富又一手段,它让效用物的分散计量转变为了价值物的统一计量。GDP的统计内容就不能用效用量,而只能用价值量。当财富的计量手段升级后,人类的交往行为中才出现了交换。价值概念出现在人类的私有制时期,生产力的发展让人类的财富出现了剩余。用自己剩余的财富去换取别人剩余的不同品种的财富,可以让生产与消费的社会性逐步地增强。但是,新生的交换行为与以往的交往行为有所不同,它更能体现人性的平等和劳动的平等。效用尺度下的财富很难找到平等的支点,因为效用量具有很强的个体性,它会因需而异。价值尺度是一种社会性的公认尺度,它能让不同的财富分割出等量的价值量,用平等的观念让财富在社会中顺畅流通。效用评价是不同的主体对不同的财富分别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价值评价是众多的的主体对不同的财富一起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人性的发展以价值的出现为转机,人性的平等以劳动的平等为跳板。在这种劳动平等中,不同分工的独立劳动者联合成了商品生产体系。虽然价值关系不能直接去反映人的社会关系,但是它通过物与物的交换关系去反映人与人的生产关系,并将物的效用关系物化为人的社会关系。当效用物增加了价值特性成了商品后,人类也进入到了发达的商品社会。
    价值是一种由人类的意识所形成的社会性的概念,它的内容是什么并不太重要,它的性能才更重要:可携带、能流通、不变质、易分割、便计量。经济学者们就是用由这些性能所组成的替身价值概念去进行价值研究。由于货币的性能最接近价值概念的特性,这个由特殊商品所表现得价格形式才最能代表价值。当价值实体只能由价值替身去表现时,偏差的存在让价值的争论会喋喋不休。学者们对价值的争论难以终结,但是效用价值论却正在终结。
    如果你想认识价值就必须把它从使用价值中剥离出来,想认清价值概念就必须学会与效用评价不同的价值评价的方法。当你分不清财富的两种评价尺度时,你也就找不到价值的秘密。这两种评价尺度的评价对象分别是一般物质和财富;评价目标分别是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评价标准分别是杂乱的效用尺度和统一的价值尺度;评价内容分别是效用和劳动;评价主体分别是个体和群体;评价期间分别是二百多万年和近五千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18 11:56:23
提醒大家;
      “劳动价值论”这个名称是一种误传,是某些形式主义者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不良简称。通过这一简化,把劳动创造价值的社会条件都简化掉了。其实,不是所有的劳动都能转化为价值,只有那些抽象形态的劳动才能转化为价值。也可以说,劳动与价值没有必然的联系,“劳动非价值论”也是正题。虽然劳动是价值的生母,但是劳动必然创造得是使用价值,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它才能创造价值。在人类存在的二百多万年期间,所有的劳动都会创造使用价值。只有在近五千年的私有制期间,在一定范围内的(表现为独立核算的私人)劳动才会创造价值(自己家务劳动和社会义务劳动等不独立不核算的集体劳动就不会创造价值)。所以,真正的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应该全称为“抽象劳动价值论”。把价值创造局限于抽象劳动,局限于一定的社会范围是经济研究的必要。价值理论应该是一种历史的科学,也是说明历史现象的学说。具有历史感是每个经济学人的必备素质,马克思就具有深厚的历史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8 19:22: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9 10:06:56
龚民:
    “每种具体的劳动都创造价值”这句话与效用价值论同误。具体劳动只能创造使用价值或效用,它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转换为价值。也可以说,具体劳动只能创造产品的自然功能(体现为效用),只有抽象劳动才能创造产品的交换功能(体现为交换价值)。
    商品(或自由市场、或独立核算的私人劳动、或随意配置、或价值)经济是以众多的自然(或家庭、或计划、或集中配置、或无价值)经济为起点,商品经济体制中的财富双向有偿流动并不能改变自然经济体系中的财富单向流动方式。具体劳动和效用是单向流通的必然反映,抽象劳动和价值(必须以具体劳动和效用的存在为前提或具有二重性)是双向流通的反映。
    如果对两种功能(自然功能和交换功能)下的两种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也分不清,偷换概念的手法只能蒙蒙初学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9 10:18: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9 15:43:31
简单的树根:
    价值评价的主体那不是人吗!评价财富自然功能的主体是个体,而评价财富交换功能的主体必须是群体。
    看不懂我的观点,那可是你自己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