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7042 18
2005-05-06

效用价值论的矛盾

黄焕金

某个人海洛因毒品上瘾,其身体的每个细胞每天都迫切需要一定量海洛因去维持其正常生存活动。但是国产海洛因与进口海洛因就是不同,前者每克所含海洛因有效成分只有后者的2/3。这样,这个人消费相同数量的海洛因,但国产海洛因没有使其获得充分的满足;但进口海洛因则可以使其获得充分满足。

这体现了效用价值论的一种矛盾:客观效用越小的物品,由于较难满足人的需要而使人对它产生更大的需要,表现为边际效用较大;相反,客观效用越大的物品,由于其所含有效成分较大、较强,所以较易满足人的需要,使人对它的需要量较小,表现为边际效用较小。即:客观效用较大的物品其所体现的主观效用则较小,相反,客观效用较小的物品其所体现的主观效用反而较大。

效用价值论就体现为这样的情况,即客观效用与主观效用之间的矛盾。当然,效用价值论者不会承认这种矛盾性,因为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客观效用,只有主观效用存在,只存在着人所感觉到的效用,不存在着人没有感觉到、还未感觉到的效用。但是,这些人根本不知道:人的感觉只是人的机体成分(比如机体中的细胞)在对其外界物品成分的吸收需要过程中的神经与精神性的反应,它本身是没有独立自存性的。比如当一个人身体中的细胞缺水时,通过人身体上各个复杂的信号系统将这种状况反应到人的神经系统中,神经系统又将其“翻译”成精神性感觉并将其表达出来,从而使人感觉到口渴并需要喝水。因此,人的主观喝水的需要,实际上是人身体中细胞缺水的客观现实的反映,如果人的细胞没有缺水而感觉要喝水,那是神经、精神不正常的表现;相反,如果人的细胞已经缺水但人还没有感觉到需要喝水,那同样是病态的现象,甚至造成人生命上的危险。

据此道理,如果我们能够发明某种高效的“水”,使人只需原来的水量的1/10,就可以满足身体细胞对水分的需要,那么,我们则可以只需要花费一点点高效“水”就可以了,不必使用原来的水的数量。此时,高效“水”由于容易满足人的客观需要,而体现出边际效用最小化,相反,原来的水则由于需要较多的量,所以较难满足需要,反而体现出边际效用较大化。

根据以上道理,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概念:效用率;即一个物品的实际作用与用途在某个人那里所发挥出来的程度。效用率首先是指物品所具有的客观理化性质所带来的对人的作用与用途,然后再指这种作用、用途在某个人那里所发挥出来的程度。前者是不依人的主观感觉而存在的效用方面,即无论人是否感觉到,它都存在着;后者则是每个人对前者的利用程度,同时,与此相对应,也是每个人对这种利用程度的感觉,与对这种利用程度是否已经满足人的当前需要的感觉。

效用率越高,物品就越有用,使人更容易感到对它的满足,从而使人更容易感到对它的需要的“可有可无”;相反,效用率越低,物品就越少用,使人更难以感到对它的满足,从而更感觉到对它的需要。可见,真正效用的大小与人们感觉到的效用的大小之间,是如此的不同,甚至南辕北辙。这种情况,是应该受到效用价值论者注意的。

2005/5/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5-6 10:40:00

客观效用的涵义,应等同于物品的“功能”。效用率的涵义应是单位物品所能提供的能量、信息量、材料量,或有效成分的含量。比如高能电池与普通电池,高品位铁矿与低品位铁矿,纯果汁与果味水等等,都可以用“有效成分含量”加以区别,也是实际生活中常用的词汇。效用问题上,可以将不同有效成分含量的物品当作不同的物品对待。

客观效用与有效成分含量与边际效用有关却不能混同。

边际效用是对同一物品而言的,饥饿之极的“珍珠翡翠白玉汤”比酒足饭饱之际的“白菜豆腐米粒汤”边际效用要高很多。那是同一物品。

当消费者初始的边际效用状态等同,则对于量纲相同的一个有效成分高的物品和一个有效成分低的物品,都消费一个单位数量,“边际效用”是不同的。若不限制初始状态,或量纲完全不同(如一公斤米和两条鱼),就不能说“客观效用大,边际效用小”。

不同物品满足同一欲望,可以物品的替代性来描述。具有更高有效含量的物品可以较少数量替代较多低含量物品。其间有个替代率。

这样分析。可能更清楚一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7 06:55:00

主观效用是客观效用(或物品实际功用)在某个人那里的发挥程度,与这种发挥程度在这个人的感觉系统中的反映程度。而边际效用也只是从“最后一部分”的大小来说明这种发挥程度的一个概念而已。

效用价值论,特别是边际效用价值论,必须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因为劳动价值论是生产性的,而只有生产率提高,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物品效用,才能感觉到“边际效用递减”的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7 10:46:00

有没有效用,效用的大小,与如何得到效用是两个层次的问题。而且,得到效用的途径并非只有通过劳动,哪怕有一个例外,都不能说效用以劳动为前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7 16:52:00

这样讨论问题本身就是对效用价值论的承认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就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

所讨论的核心不外乎什么样的效用决定价值,或者从效用本身的性质着手,这相当于已经承认了效用这个大前提!

一次面试,老师问到,效用和使用价值有什么不同?

效用是人的主观心理感受,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效用是一个唯心的,主观的概念;使用价值是一个唯物的,客观的范畴;

效用价值论将价值决定放在了流通领域;而劳动价值论将价值决定放在生产领域。

效用价值论否定了人的主体性,人和人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经济关系的总和倒逆的表现为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带有商品拜物教的性质。

就算是将效用替换为类似使用价值的一个范畴,也同样导致逻辑关系的混乱。使用价值的范畴中不存在内在的、本质的,可以比较的东西,它更不可能决定价值。

效用是庸俗经济学家仿造劳动人为、主观的创造出来的一个范畴,和价值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一定要用它来说明点什么,那么效用能够影响的只有交换的比例,货币价格。

货币价格作为一个被决定的,经常变动的,流通领域的范畴,不可能作为政治经济学分析的起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8 06:55:00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5-5-7 10:46:25的发言:

有没有效用,效用的大小,与如何得到效用是两个层次的问题。而且,得到效用的途径并非只有通过劳动,哪怕有一个例外,都不能说效用以劳动为前提。

所以这种所谓效用论就陷于空洞的幻想。我们考虑的不是某个物品的效用问题,而是人对效用的需要与如何获得效用的问题。如果忽视了获得效用的问题,那么一切效用的谈论都是毫无意义的。

得到效用可以用“人类劳动”这个指标来衡量,当所需要的人类劳动等于零时,这种效用的获得就可以认为是无代价的,它也是“无限供给”的,它对人来说也最容易达到“边际效用为零”的最大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