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用价值论的矛盾
黄焕金
某个人海洛因毒品上瘾,其身体的每个细胞每天都迫切需要一定量海洛因去维持其正常生存活动。但是国产海洛因与进口海洛因就是不同,前者每克所含海洛因有效成分只有后者的2/3。这样,这个人消费相同数量的海洛因,但国产海洛因没有使其获得充分的满足;但进口海洛因则可以使其获得充分满足。
这体现了效用价值论的一种矛盾:客观效用越小的物品,由于较难满足人的需要而使人对它产生更大的需要,表现为边际效用较大;相反,客观效用越大的物品,由于其所含有效成分较大、较强,所以较易满足人的需要,使人对它的需要量较小,表现为边际效用较小。即:客观效用较大的物品其所体现的主观效用则较小,相反,客观效用较小的物品其所体现的主观效用反而较大。
效用价值论就体现为这样的情况,即客观效用与主观效用之间的矛盾。当然,效用价值论者不会承认这种矛盾性,因为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客观效用,只有主观效用存在,只存在着人所感觉到的效用,不存在着人没有感觉到、还未感觉到的效用。但是,这些人根本不知道:人的感觉只是人的机体成分(比如机体中的细胞)在对其外界物品成分的吸收需要过程中的神经与精神性的反应,它本身是没有独立自存性的。比如当一个人身体中的细胞缺水时,通过人身体上各个复杂的信号系统将这种状况反应到人的神经系统中,神经系统又将其“翻译”成精神性感觉并将其表达出来,从而使人感觉到口渴并需要喝水。因此,人的主观喝水的需要,实际上是人身体中细胞缺水的客观现实的反映,如果人的细胞没有缺水而感觉要喝水,那是神经、精神不正常的表现;相反,如果人的细胞已经缺水但人还没有感觉到需要喝水,那同样是病态的现象,甚至造成人生命上的危险。
据此道理,如果我们能够发明某种高效的“水”,使人只需原来的水量的1/10,就可以满足身体细胞对水分的需要,那么,我们则可以只需要花费一点点高效“水”就可以了,不必使用原来的水的数量。此时,高效“水”由于容易满足人的客观需要,而体现出边际效用最小化,相反,原来的水则由于需要较多的量,所以较难满足需要,反而体现出边际效用较大化。
根据以上道理,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概念:效用率;即一个物品的实际作用与用途在某个人那里所发挥出来的程度。效用率首先是指物品所具有的客观理化性质所带来的对人的作用与用途,然后再指这种作用、用途在某个人那里所发挥出来的程度。前者是不依人的主观感觉而存在的效用方面,即无论人是否感觉到,它都存在着;后者则是每个人对前者的利用程度,同时,与此相对应,也是每个人对这种利用程度的感觉,与对这种利用程度是否已经满足人的当前需要的感觉。
效用率越高,物品就越有用,使人更容易感到对它的满足,从而使人更容易感到对它的需要的“可有可无”;相反,效用率越低,物品就越少用,使人更难以感到对它的满足,从而更感觉到对它的需要。可见,真正效用的大小与人们感觉到的效用的大小之间,是如此的不同,甚至南辕北辙。这种情况,是应该受到效用价值论者注意的。
20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