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0836 54
2007-01-08
从实际观察来看,以ZF安排社会经济微观行为为根本特征的计划经济,具有三大致命缺陷:1、信息不对称;2、绝对形式主义;3、不负责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8 07:30:00

政府插手安排社会经济微观行为,很容易被经济活动主体的造假所欺骗。比如许多人都说:现在的教育部所搞的高校评估,是当今最大的造假案。各大学为了应付评估,大规模造假,但教育部并没有能力发现与控制这种造假行为的。而历史上的大跃进时期,也是造假最严重的时期,直至压迫性政策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最高层才知道政策行不通。

信息的源头在最微观的基层,越往上级,这种信息的失真性就越大。因此,政府安排社会经济微观行为,以高高在上的方式指令经济的微观部分,本身就是相当扭曲的行为。我们知道,在任何一个单位里面,具体的操作者最掌握真实信息,而单位领导甚至科室领导,都有可能被这些具体操作者所欺骗而难以知道。一个单位都如此,一个国家更如此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8 07:45:00
由于高层难以掌握基层的真实信息,所以只能用绝对的形式来规定事情,似乎这样做就可以纠正这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谓绝对形式主义即是完全忘记了其实质与上的的形式主义。比如,对肉类市场的管制规定是为了使肉类保证品质,但一旦形式化,那么,那怕你的肉是优等品,如果不在定点屠宰,那么将不能进入市场销售。相反,如果你懂得欺骗管制者,那怕你的肉很坏,有毒,也有可能进入市场销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8 09:45:00

即使基层到上层的信息传递没有任何失真,也不能保证上层的决策就一定正确,因为基层本身的信息可能就不正确。其实任何决策都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的。就绝大多数决策来说,结果都是失败的,例如每年成立了的公司千千万,可是几年后大多数公司都倒闭了,剩下的凤毛麟角。

因此计划经济体制最关键的是不能分散决策风险和不便于因势利导。

你说的弱点是计划经济体制内在的矛盾,而内在矛盾也不仅是这些,内在不足中最关键的一是难以选择决策人,其次计划经济中还存在下行传导的失真,就是具体实施和传达的人也不断修改计划内容,因此计划经济从其产生的时刻起,就面临着巨大而众多的内在矛盾。

当然这不是说计划经济就没有优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8 11:00:00

第二条表述不够专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8 11:17:00

1、信息不对称;2、绝对形式主义;3、不负责任。

信息不对称是不成立的。因为计划经济是实现了标准化的,不是不可控的经济可以比拟的。真正不负责的是市场经济,因为一切都放任自流,这样的体制会是好体制么?假如是只是形式主义而没有实质,那么你们这些反对计划经济怎么会这么激烈。

因此计划经济体制最关键的是不能分散决策风险和不便于因势利导

这一点决对不能成立,计划经济不是一个线性规划系统,而是组合型的线性规划系统。

纯计划经济就是全面的价格管制,企业只要在这个正确的价格体系下进行经济核算,就可以做到分散决策的成功性。

能不能分散决策是在于是否有较为合理的价格体系,这才是关健。中央计划局的任务就是计算出价格体系,并周期性调度资金,其它的事情是企业自身的事情,企业根据这个价格体系进行各自的线性规划就可以导致最优的资源配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6 21:35:5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