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摘自《政治经济学新解》版权所有,禁止转载
在完成了对生产流通过程的模拟,得出这么多结论之后,我们需要回过头来再次反思价值问题了,也到了我终于可以亮出自己价值观的时候了。所谓的价值,是一个人为创造的概念,一个连人们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模糊概念,自从这个概念产生以来,就伴随着无休止的争论。
一般来说,所谓的价值,即交换价值,指的是决定商品价格的东西,也就是决定不同商品之间交换比例的某种商品属性。
但上面的定义可以说根本没有定义,由于人们搞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东西决定了价格,到底是什么东西决定了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因此价值的概念也就无法进一步弄清楚了。
其实,商品的属性,无非是两个:用途和代价,除此之外,别无其他。要搞清楚到底是什么东西决定了价格,无非就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到底是代价,还是用途?
这其实很简单,凭空想象是毫无意义的,一切必须以事实作为基础!我们首先从观察事实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只要看看一个企业在确定自己的产品价格时,主要考虑什么因素,就能知道什么东西能决定价格了。那么一个企业确定产品价格时,主要考虑什么呢?首要考虑的就是成本!没有一个企业不需要核算自己的成本,而如果产品价格不能保证收回成本,这个企业就无法生存,成本是企业的生命线!什么是成本?代价!英文的price,它的意思除了“价格”,还有一个就是“代价”。
这是一件根本毫无争议的事情。只因你无法找到一个不计算自己成本的企业或商品生产者,因此你就否定不了取得商品的代价才是决定其价格的决定性因素!而对于那些死皮赖脸地坚持“用途决定价格”的人,我只希望他能给出用途的计量单位和计量方法,或者说某个企业是如何统计核算自己产品的用途,并用这个核算结果来决定价格的。尽管一个消费者,可以根据某件商品的用途和价格来做衡量,并决定是否购买这个商品,所有消费者的这种决定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左右商品的价格,但是你不可能打破成本这条企业的生命线,一旦跌破成本价,这种商品很快就会在市场上绝迹,生产这种商品的企业很快就会转产或破产。能够收回成本,是一种商品得以长久存在的决定因素,因此商品的成本价格也是这种商品的生死线。
现在让我们再从道理上来分析,人要把自己的一个产品心甘情愿地交给别人,首要的条件就是要收回自己的代价,或者说要拿回代价相当的另一份产品。两个人交换不同的产品,当然双方都要收回自己的代价。而如果交换双方的代价不相等,则花费代价较多的人,就有了另外一个更好的选择:自己制造所要交换的产品,因为那样付出的代价会更少。换句话说,
正因为生产A产品与生产B产品的代价相同,所以才使得你在需要B产品的情况下,你有两个完全等价的选择,一是生产A产品来交换B产品,二是直接生产B产品,这就是分工和交换的基础和实质所在。
这个决定不同商品交换比例的代价,当然是指作为生产者的人所付出的代价!这就是价值的本质与根源。而人类为生产产品所付出的一切必要代价,无论是花费时间,还是耗费体力脑力精力,都是劳动。这样一来,当然是只有人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了,或者说,价值本来就应该是人的必要劳动量,事情本来就应该是这么简单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人的代价必须是对生产有益的和必要的代价,别人在地里耕种,你在旁边跑一个马拉松,就算你累吐了血,也没有创造价值,也没有权力参与粮食的分配。
当然,在创造实际产品的过程中,很多东西都出了力,也发挥了必要的作用,那么,除了人以外的所有生产要素,其发挥的作用、付出的努力,是不是应该影响商品的价格,是不是也创造价值呢?
这些所谓的生产要素,都是不索取回报的,索取回报的只有人;或者说,想要拿走最终产品并真的需要这些产品的,只有人;再换句话说,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唯一怀有明确目的的,只有人,其他所有东西,都是任人摆布而已,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没有权力,或者没有兴趣参加分配的生产要素,都不索取工资,也就不会形成成本,也就不决定价格,当然也就不创造价值。
价值,本来就是指生产过程中人类付出的必要代价!这个代价,不但是不同商品交换时的依据,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们参与产品分配的依据。非人类的任何东西,根本就是为人类所用的东西,根本不会索取、也根本用不着为人类生产的最终产品,说白了就是给人白干活!而它们就算要求人类也要为它们做些什么,比如人要喂奶牛吃草,比如人要保养机器,这些仅仅就是人们创造产品时所必须付出的一部分劳动而已。
太阳为生产粮食而付出的代价,没有人去计算和考虑,因为太阳无欲无求。细菌为生产酸奶而付出的代价,更是无人理会,人们计算成本时只要算上培养细菌而付出的那些人的劳动量即可,而细菌如何繁殖,如何转化牛奶的成分,根本没有人在乎。牛为生产牛奶付出的代价,我们也不管,我们管的只是让牛保持产奶的能力,而维持这个能力需要人们付出的代价,才是我们要考虑的代价。奶牛还算好,如果是肉牛,连生命都要献给人类,更别提什么报酬了。总之,除了人以外,其他所有东西为人类生产过程所付出的代价,发挥的作用,都是非常大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然而就是没有回报,因而也无需计算这个代价,当然也无法计算。
以上所说的都是“应该”如何,是人类生产过程中最本质的东西。但现实远非“应该”规定的那样。人类生产脱离本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上千年了。
在当今社会为了生产一个产品,人们除了必须付出劳动代价之外,还必须考虑土地的代价,资本的代价。也就是说,任何商品生产者,都已经把资本所有者要求的利息,土地所有者要求的地租,算进了企业的成本。而既然是成本,必然体现在企业产出的商品的价格之内,某种因素既然已经影响了价格的形成,就必然影响不同商品交换的比例,那它就是价值的一部分,这不是“应该不应该”的问题,而是一个“现实是不是这样”的问题。
现状就是,土地所有者和资本所有者,已经把土地和资本强行地变成了实际上的价值源泉,而劳动,作为真正必要的代价,反而被排到第三位去了。
为什么厚德载物的土地,现在就要索取回报了呢?那是有人占有了土地,借此让别人付出代价。如果太阳光可以被某些人占有,我相信人类历史上必然出现过“阳光租”。同理,资本就算付出了什么代价(并不是人类制造这些资本时付出的劳动代价,而是资本在后续生产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它也是不求任何回报的,收取回报的只是它的所有人。于是资本家用钱买来的牛,细菌,机器等等一切东西,都不再白白为人类干活了,都要钱!否则就不干活!而到底是牛要钱,还是其所有人要钱,不需要我来说明吧。
使用土地和资本的代价,根本不是土地和资本收取的,而是占有这些东西的人强行规定的,既然是强行规定的,当然也就没有计算的依据。没有人知道,除了让牛吃饱,有牛棚住,牛还应该挣多少工资;更没有人知道,除了正常保养机器,还需要给它多少它并不需要的产品。由于没有计算的依据,于是对任何一件商品来说,其价格就自然变得扑朔迷离了。
价格和价值的问题只是一个表面的问题,其背后真正的实质却是最终产品的分配问题,这可以说是一个你死我活的问题,你强行规定的东西自然是不好拿到台面上讨论的,没有哪个地主和资本家愿意承认这一点,因此他们一定要坚持“资本和土地可以创造价值”,并创造了无比复杂的经济理论来支持这个荒谬的说法,把价格和价值的决定权推给变幻莫测的市场了事。而实际上所谓的价值,本身就是人们为了参与分配和交换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而已,你说“某某东西能创造价值”,几乎等同于说“这个东西具有产品的分配权”,两句话没有本质区别,又怎么能拿来互相证明呢?
所以说,
所谓的价值概念,或者说代价概念,其背后无非就是一种对产品的索取权,参与分配权,占有权;其本身无所谓创造不创造,也不是一个什么东西,它只是人们创造的一个概念,在看不清生产分配实质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神秘的概念。这个价值的概念是在不断变迁的,最开始只有劳动者才能拥有产品,那么就是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后来土地被某些人占有而不再白白为人类做贡献之后,土地也就变得能创造价值了;最后连人们使用的劳动工具甚至于劳动对象都变得不再白白为人类效力了,于是它们也都具备了创造价值的能力!价值这个概念,变成了一个任由人们所左右的东西,不管是人类必须付出的代价,还是一部分有钱人给生产者强行规定的土地和资本的代价,总之就是你想要生产,就要付出这些代价;不管是劳动,还是资本,还是土地,反正都要参与分配。
劳动价值论者,把价值概念看得过于神圣了,不肯面对现实,不承认这些强行规定的价值的存在,坚持用劳动价值来解释现实中的价格,导致了自己的价值概念与现实中的商品价格形成机制无法统一,必然出现价值与价格相背离的情况,也无法直观地模拟和概括现实中的生产流通过程,反而导致了劳动价值论的影响力不断减弱。
西方经济学者,则把价值概念神秘化了,他们当然更不承认强行规定的价值,甚至干脆不再研究价值的来源和依据,专攻市场和人脑,这反而和价格的扑朔迷离相对应了,因而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但是,否认价值的来源与依据、脱离了人类的生产流通过程、躲在市场和人脑里,虽然可以逃避一些问题,但逃离现实世界的结果只能是远离真相,永远在黑暗中摸索。
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一直没有被发现,货币和资本的真实作用一直没有被发现,经济学可以说一直在争论和吵闹中止步不前。
其实现在看来,萨伊的价值观反而是最客观的价值观,只不过他把人们强行规定的那些价值,说成是土地和资本创造的价值而已,只不过把掠夺欺骗说成了理所应当而已。
经济学家对价值的所有争论居然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争论的焦点应该是:资本有没有权力索取产品?土地有没有权力索取产品?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土地牛马或机器能否与人类在一个锅里吃饭”的问题,居然变成了关于“什么东西能创造价值”的争论,而价值本身又是一个可以任意扭曲的虚幻概念而已,这种争论又怎么能有结果呢?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劳动的质量是有差别的。生产同类产品,如果生产效率不同,或者产品被人们接受的程度不同,那么就说明劳动的质量是不同的,这就必然会影响你劳动成果的价格,这种影响,正好可以用代劳动和代价值概念来反映。代劳动和代价值,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必要补充,它们把优势影响价格的能力概括出来了,正是由于优势的瞬息万变,且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才能得以显现,才导致了价格的扑朔迷离。劳动价值与代价值结合起来,就实现了价值与价格的高度统一。
也正是由于代劳动、代价值的存在,给了西方经济学混水摸鱼的机会,把价格和价值的决定权完全归于市场,把个别企业凭借优势取得的利润,说成是资本创造的价值,然而他们根本不知道,优势的概念是一个相对的、局部的、暂时的概念,有正的优势,就有负的优势,全体企业的优势总和为零!全体企业的利润也是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