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8820 150
2022-12-29

劳动价值论再学习漫笔(25)——浅谈“价值分解”与“价值构成”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价值;分解;构成

斯密的价值学说在商品价值这一问题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因果倒置”的表达方式:一种是认为商品价值是可分解为“工资”、“利润”、“地租”三个收入的“价值分解”说;另一种则认为商品价值由上述三种组分构成的“价值构成”说,即所谓“斯密的教条是:每一个单个商品——从而合起来构成社会年产品的一切商品(他到处都正确地以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的价格或交换价值,都是由三个组成部分构成,或者说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24,410]古典经济学派马尔萨斯和李嘉图他们分别继承了“价值构成”说和“价值分解”说。马克思批判继承的是“价值分解”说。

如果商品价值用下面线段ad表示:

a——b——c——d

有人研究了马克思的手稿指出,马克思也纠结过“价值分解”与“价值构成”问题。即生产过程创造出来的产品在交换过程中表现为商品价值的ad到底是可以分解为三个小线段ab,bc以及cd(分别对应于“工资”、“利润”、“地租”),抑或是商品价值ad是由三个小线段ab,bc以及cd组成?马克思说:“如果我任意确定三条不同直线的长短,然后用这三条线作为“组成部分”,构成同这三条直线之和一样长的第四条直线;另一方面如果我取一条一定长度的直线,为了某种目的把它分成也可以说“分解”成三个不同的部分,那么,这两种情况决不是同一程序。在前一个场合,线的长短完全随构成此线的那三条线的长短而变化;在后一个场合,线的三个部分的长短一开始就由它们是一条一定长度的线的各个部分而受到限制。”[24,425]当然,马克思最终采用的是“价值分解”说。

我在早先《劳动价值论再学习漫笔(2)——财富是有父母的》帖子中曾指出:马克思认同配第说的“劳动是财富之,土地是财富之。”也就是说,财富是有“父与母”的。那么,对于财富的产出能否孤立地仅仅归功于财富之父——劳动并只强调“谁劳动谁所有” 从而贪天功为己有地完全排斥“土地”作为各种资源类型的代表的作用?!

在《劳动价值论再学习漫笔(24)——从人类认识传承性的角度谈价值》帖子中曾指出:商品价值只是一种经济学的价值(事物间接的社会属性的有用性)。构成商品价值社会属性的有用性的来源不是只有人类劳动的社会属性的有用性,还有以“土地”作为各种资源类型的代表的社会属性的有用性!对于以“土地”作为各种资源类型的代表的社会属性的有用性谁都不应该贪天功为己有归在自己的名下!个人认为斯密的“价值构成”说更为正确贴近现实!

在政治经济学史中我们看到,萨伊为了某种目的说明资本家没有剥削工人,就一定要设法说明生产资料也是商品价值的源泉,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是合理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也一样,为了某种目的说明资本家剥削了工人,就想方设法证明只有工人的活劳动才创造商品价值,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应归工人所有。可以说,所有经典的商品价值理论,包括现有的某些所谓理论探索,都是依照“谁创造归谁所得”这个理念来构建的,因此都表现出片面性——或者要维持财富生产的“母系经济”社会制度,或者只建立财富生产的“父系经济”社会制度,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只有依照客观系统整体的社会化大生产规律来建立“劳资命运共同体”商品价值理论,才能圆满的解释经济现实与预测经济的发展。

欢迎挑错补漏质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2-12-31 17:59:49
“价值构成”说承认劳动外因素也是价值的来源,消除了价值仅仅来源于劳动的狭隘界限,进一步明确了劳动可以只是作为衡量及表现商品价值的尺度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2 17:14:47
马克思指出:“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如果把上衣、麻布等等包含的各种不同的有用劳动的总和除外,总还剩有一种不借人力而天然存在的物质基质。人在生产中只能象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就是说,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不仅如此,他在这种改变形态的劳动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因此,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象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23,57]“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但是,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的资料。”[42,9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2 22:23:00
就算斯密,现代西方经济学也不用来解释现代经济现象。
例如生产要素最代最强调是创新的企业家精神。
为了政治“正确”一定要用过时的概念和词语。
这等于建筑全部用西方建筑理论和实践,但一定要说谎是用姥妈理论建的。
而且坚持用百多年前的茅坑,只准踎厕,一起大解决。
这比满清遗老誓死不剪猪尾巴还无知白痴可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3 09:29:30
只有必要的,才有资格构成产品中的价值,什么是必要的?就是在生产经营中必不可少的耗费,才是必要的。如果你的耗费不必要地增大,那么将不会得到市场的承认,从而就不能构成产品中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1-3 10:54:03
斯密的价值学说在商品价值这一问题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因果倒置”的表达方式
------------
从静态看,构成和分解是一码事。
A由BCD构成,等价于A可以分解为BCD。
用等式表示,都是A=B+C+D
所以,斯密说价值可以分解为工资,地租,利润;也可以说工资,地租,利润组成了价值,
并不能由此得出斯密有什么矛盾之处。
比如说人吧,你可以说人体是有头部躯干和四肢组成的,也可以说头部躯干四肢组成了人体。

分歧点在于,到底是先有A,还是先有BCD。
这一点斯密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工资,地租,利润是交换价值的三个基本来源。
所以当然是来源在先!

斯密研究某物的交换价值,看它的来源都是什么,当然可以采取对该物的交换价值进行分解,解析的方式!
比如我们可以说,研究梁山的好汉的来源,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几部分,原来就在梁山的,跟着晁盖上梁山的,宋江招来的,二龙山入伙来的。。。这么说并不存在矛盾,并不是说先有梁山众将,然后他们又分散到各处。
同理,斯密说某物的价值可以分解为工资和地租,也并非就在说先有某物价值,再有地租和工资。

总之斯密的态度是很明确的,斯密并未摇摆,并未自相矛盾。
而李嘉图和马的观点是与斯密违背的,千万不要说什么“继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