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546 12
2012-05-01
“社会财富项目所以带有价值,是因为要获得它们必须付出代价,而代价就是在生产方面所作的努力。如果他这样付出代价所得的东西,不适合他的个人需要,他可通过交换,把那个产品换取能够满足需要的另一个产品,而这另一个产品,同样是生产努力的果实”。[1]可见,萨伊明显地完全滑向价值的代价耗费属性,在此,他实际上已经认为,无论物品对人是否有效用,如果它的得来不耗费人类代价,那它也是没有价值的,相反,也不管物品对人是否有效用,如果它的得来已经耗费了人类代价,那它也具有价值。可人们通常认为,如果没有使用价值,那么物品就没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得以存在的载体与前提。这也是马克思的观点。但人们在此一个是无法解释到底什么才算“有使用价值”,比如电现象在几百年前并没有什么使用价值可言,如果因此先人们停止对电的兴趣与研究,那就不会有今天人类的繁荣与文明,可见什么才算“没有使用价值”,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另一个,是人们将价值与“得到实现的价值”相混淆了,以为价值就是“价值实现”,就是“得到实现的价值”。所以,如果物品对人没有用处,人们不愿意花钱购买,这个价值,即这个已经耗费了的代价,就不能实现其补偿,耗费在其中的人类劳动,就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样,这个物品就没有价值可言。但是无论物品的代价耗费是否得到补偿,[2]这个代价耗费都构成物品的价值,问题在于这个物品的价值,能够得到多大程度的实现;这种价值实现,一方面是通过自给自足的自我使用来实现,另一个是通过交换、以交换得到的物品满足自己的需要来实现。可见价值与价值实现毕竟不同一回事,区分它们是相当关键的;我们经常需要价值决定的“固定性”与价值实现的“能动性”来解释社会经济的各种现象,比如解释成本、亏损、均衡利润、超额利润等等。

[1]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第320--321页。


[2] 实际上这个“补偿”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现象,有直接补偿,有间接补偿,有盈利性补偿,也有亏损性补偿;总之,耗费了代价一定要补偿其耗费,就象一个人做生意亏损了,也得想办法把亏损补偿回来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5-1 07:48:06
——————————
比如电现象在几百年前并没有什么使用价值可言,如果因此先人们停止对电的兴趣与研究,那就不会有今天人类的繁荣与文明
——————————————————

你讲的东东,论坛上到处都是,大路货,毫无新意。可怜你还如获至宝呢?

我记得数年前,淡泊兄讲了这样一个例子,比你的有趣:一个绸缎商内急入厕,没带手纸,顺手撕了一段绸子应付。试问:这段绸子的使用价值如何?价值如何?

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 08:22:42
支持下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 10:03:07
价值实现系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心理学中相对于自我实现的一种概念。如果说自我实现是以个体我为中心的实现方式的话,价值实现是指外界对人个体的评价,包括家庭承认、组织承认以及社会承认。价值实现更多的表现为标签化,如在家庭中的骨干地位,在组织中的领导地位,社会中的影响性等。 价值实现往往是人追求的最直接的目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 13:28:47
路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 22:25:45
      这个价值,即这个已经耗费了的代价,就不能实现其补偿,耗费在其中的人类劳动,就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样,这个物品就没有价值可言。
    但是无论物品的代价耗费是否得到补偿,[2]这个代价耗费都构成物品的价值....
---------------------------------------------------------------------------------------------------------------------------------
这两句话貌似是矛盾的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