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专栏:拉脱维亚评级上调 英国《金融时报》
Lex专栏
困境中的欧洲主权信用评级近期连连下滑。因此,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上周决定上调拉脱维亚的评级,就成为一种可喜的提醒:此类评估仍可能是双向的。该机构将拉脱维亚的评级上调了一级,使其达到投资级,并将该国评级展望列为稳定。
至于这能否为其它挣扎中的欧盟各国政2府带来很大鼓舞,则是可以辩论的。很少有国家拥有像拉脱维亚那样从繁荣到泡沫破灭的剧变经历。21世纪头十年的信贷泡沫带来了以消费为动力的迅速扩张(据欧盟统计数据,2002年至2007年间,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增速超过9%)。然而当2008年国际贷款机构不得不介入时,刹车效果也相应剧烈。2009年GDP急剧收缩了18%。
也许令人惊讶的是,拉脱维亚的复苏并非货币贬值的结果:虽然不属于欧元区,但当局一直将拉特(Lat)与欧元挂钩。然而将复苏原因仅仅归功于紧缩政策也不正确。诚然,一度攀升至占2009年GDP 9%的政w府财政2赤2字,去年已大幅削减至3.5%,但是,与多数陷入困境的欧盟外围国家相比,拉脱维亚的预算失衡问题一直不那么严重。
与此同时,拉脱维亚得益于其相对开放的经济。去年的出口反弹带动了5%的经济增长(现已放缓)。按欧洲标准,该国曾是、且仍是穷国。据标普的数据,其每月劳动力成本是瑞典的17%,而人均GDP是欧盟标准的一半。而其金融行业的部分问题,是通过北欧各银行向各自的拉脱维亚子公司大量注资而解决的。(爱尔兰能这么幸运就好了。)这一切因素都形成了一个独特组合。简言之,评级能下调也能上调,但不是很容易。
Le专栏是由FT评论员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
译者/艾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