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x专栏:证券化成替罪羊 英国《金融时报》
Lex专栏
哪一样风险更高:购买存在房主违约风险的整笔按揭贷款,还是购买由此类贷款支持、承诺优先向持有人支付还款的证券?
证券化在引发金融危机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如今使其背上恶名:欧洲新的保险制度“偿付能力II”(Solvency II),存在着将保险公司(债券市场的最新重量级买家)赶出市场的风险。换句话说,那些可能对信贷匮乏的欧洲带来帮助的产品,正受到不合理的惩罚。监管者们混淆了曾经导致信贷紧缩的证券化行业与当前存在的证券化行业。贷款的承销标准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针对银行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的规则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然而,Solvency II规定保险公司为所有证券化而需持有的资本,仍是基于美国次贷交易(这一资产类别已遭受惨败,如今几乎不复存在)市场的波动性设定的。相比持有原始按揭贷款(这是流动性极差的资产)所面临的违约风险,要求保险公司为证券化产生的优先贷款还款的敞口持有更多资本,是没有道理的。
据惠誉(Fitch)统计,在2007年7月存在的美欧按揭贷款支持的交易中,债务违约带来的欧洲债券损失仅为0.7%,而美国的交易损失达12%。换言之,那些优质的抵押贷款捆绑产品,向购买和持有它们的投资者兑现了承诺。美国的证券化是借助ZF对多数房贷的担保得到支持的。欧洲则没有这样的系统。如今监管可能带来的风险在于,惩罚那些有助于让银行盘活资产,让它们提供新贷款的产品。Solvency II目前仍在布鲁塞尔经历激辩。现在还有时间作出改变。这值得重新考虑。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员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
者/艾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