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20 1
2012-06-07
银行家们倾向于认为,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他们受到了太多的批评。但在一个方面,他们被批评得还不够。金融家们继续向自己支付高得惊人的薪酬,即便他们提供给投资者的回报已经下滑。

  英国《金融时报》对13家全球金融机构自危机以来的薪资情况进行了研究,表述为其在薪资加净利润(包括以股息分配的利润)中所占比例。这种方法让人们可以看到员工和股东是如何分吃“蛋糕”的。

  分析显示,很大一部分由银行家以薪资和奖金的形式带回了家,而没有支付给股东,也没有留在企业支持放贷活动。平均而言,薪资所占比例从2006年的58%升至去年的84%。同时,股息所占比例下滑三分之二,从15%降至仅5%。

  投资者开始抗议银行家们获得的待遇,这一点可以理解。所谓的“股东之春”包括一系列针对大型银行薪资的抗议,包括花旗集团(Citigroup)、巴克莱(Barclays)、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和瑞银(UBS)。

  这种抗议可能(也应该会)加剧。多数银行的薪酬政策与英超(Premier League)足球俱乐部不无相似之处。它们付高价给有才之士,以求跻身于顶级圈子,希望这进而会创造收入,让它们支付的薪资超过竞争对手。这种方法不适合一个日益萎缩的市场。

  可喜的是,投资者们终于明白了需要关注薪资绝对水平,而非相对水平。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银行家要想保持薪资水平只能自己承受代价。作为回击的一部分,投资者应迫使银行改革薪资计划的结构。多数薪资计划仍基于不合适的衡量标准,如股本回报率、股价或股东总回报。这些会鼓励银行家承担更多风险。几十年来,银行的资产回报率(一个无杠杆的业绩衡量指标)几乎未变。

  另外,在欧洲很多银行的资本仍严重不足之际,这些薪酬政策会阻碍重建其资产负债表的努力。很多银行既没有保留足够多的资本来恢复健康,也没有提供足够高的回报来鼓励投资者追加股本。今年只有一家欧洲银行——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UniCredit)——筹集了可观的新股本。

  坚持高薪不仅仅在削弱银行的实力。它还带出了一些严肃的问题:它们是否真的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上经营?政策制定者不应将迫使银行实行更现实政策的重担完全留给投资者。如果银行家们拒不改变,那么我们可能需要监管权力介入,进行更为理智的利润分配。





  来源: 英国《金融时报》2012年06月07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6-8 15:27:35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