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c621 发表于 2012-10-20 15:27 
1、工人购买消费资料的行为会使得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占有的商品的价值得以实现,进而继续从事生产,这没有疑义。但这和资本家雇佣的对象是否是在创造剩余价值没有关系。
正确,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哪怕是共产主义社会,也是这样。
进行消费和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积累及什么样的积累和多少积累,没有必然关系。
永远记得是生产方式决定消费方式而不是相反。
ruc621 发表于 2012-10-20 15:27 
比如商业资本家雇佣的商业工人所从事的以价值形式变换为唯一目的的劳动,虽然可以使商业资本家继续从事商品的买卖,但同样不能认为商业工人以价值形式转变为唯一目的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
商业工人进行的工作如果是和资本进行交换或者说是为商业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那么就是生产性劳动。
首先,把斯密和门格尔的那种区分抛掉,不要形成先入之见。
其次,了解什么是消费活动本身。
就第二条举例:
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每一个人把生产和贡献当作生活本身,那么不是说不存在消费和闲暇。比如某人确实今天感觉有疲劳,他不会因此矫揉造作,也没有人不相信他是故意装蒜。他会退出工作,然后发出这样需求——想听某人(可能是熟悉或不熟悉的人)唱歌。这个需求会几乎是立即传送到那个被需要的人那里。
如果这个发出需求的社会成员愿意用以前的劳动凭证进行交换,那么那个被需求的人会根据情况迅速做出调整,发现这种交换是符合社会总运行最大利益的,他会停下手中的工作去为那个发出需求的社员唱歌。如果他手上的工作更加重要,那么就会发出信息告知需求者。需求者将在第一时间得到信息,并得出相同结论。
然后需求者可能愿意以更大的以往的积累凭证发出请求……这个过程和目前的市场交换过程其实是相同的。
所不同的是:1)需求者不会为了需求进行数次所谓的“竞价”。共产主义者不会为了消费和闲暇进行这种活动。他会调整自己的状态。
2)信息传输是极其发达的,几乎可以到了那种在科幻片中所显示的,每个人在耳朵上戴一个蓝牙耳机般的装置就了解全世界任何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当然哈耶克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反对共产主义,他认为这种信息的处理是无限的,所以技术上几乎不可能实现。
我们这里假设技术上没有问题。那么现在就经济学上的要点进行分析的话。这个发出需求的人,其实是进行一种消费活动。而这个消费活动可以以那个被需求的人正好有闲暇而得到立即的和完全的满足。
那个为需求者唱歌的人不算进行生产性劳动,因为他可能是在闲暇中自愿为那个发出需求的社员唱歌。如果不是自愿,但也处于闲暇中,那么这种劳动就是非生产性劳动。因为这种劳动具备以下特征:
A。不提供积累
B。纯粹为消费而进行活动。(即便是非自愿地为他人进行活动)
对于这种非生产性劳动,社会不提供劳动凭证作为将来这个为他人唱歌的人进行更多的消费进行背书。
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人过多计较这种非生产性的劳动是否做出及做出多少。每一个人都更专注于生产性劳动,而且都争先恐后地前往难度最大,环境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所以,这种区分还是存在,但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不是问题。
ruc621 发表于 2012-10-20 15:27 
2、资本家如何使用自己获得的利润,比如用于生产多一点还是消费多一点,这个和他雇佣的对象是不是从事了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同样是两回事。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