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对外经济发展速度令人咋舌,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发展中国家,竟以别人几十分之一的工资,创造了还在继续激增的天文数字的外汇储备,几乎使得所有传统的国际贸易甚至国际金融理论成了过时货。
这个结论下得似乎使人不敢接受,但如果国家不从根本上否定以往西方“不经意”灌输的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理论,不出几年后,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将以清晰的数字,写出一段怪味的现代国际经济史。
就在商务部还在研究是不是该将“普惠制”的出口退税全面取消的时候,本栏建议国家该考虑开征“临时出口关税”了。
这个税分两层意思,其一是体现着过往几年,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在美元的购买力现在贬值50%,而国家名义汇率因各种因素,还不能大幅调高的“汇率税”;它也是一种各出口商品生产者,因市场关系,不能以欧元等“硬通货”不贬值的进行出口商品报价而必须由国家行使的“出口商品汇率调节税”。
其二,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其外汇储备有“战略性出超”的情况下,社会生产体系必然发生转型,对外贸易就存在一种“劳动价值税”的开征。具体对中国来说,其“外汇储备”与其“物质生产量”已达国际社会平均水平时,从纯经济的运作上,都证明具备了这项税收的开征条件。
定性地说,这项税收的开征,若有预见性的话,在早几年就该谋划与开征了,现在当然也为时不很晚,使很多对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不大明白的人,都有所感悟。这项“劳动价值税”,会随着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与发达国家的逐步接近而消亡。
前文有说到“对外的国家理财”,这两项“税收”,体现着这个内涵。
(写于07年4月29日)
人民博客:http://blog.people.com.cn/blog/showblog.jspe?site_id=5389
邮 箱:21cncncom@21cn.com,ouyangm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