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981 5
2007-06-30
<FONT size=6></FONT>
<P align=center>当代价值理论:在主观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之间徘徊<o:p></o:p></P>
<P>自从写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几乎没有一个正确的细胞》之后,好久没有写文章了。经常思考我,也陷入了思尽虑绝的处境。<o:p></o:p></P>
<P>看过太多有关价值理论研究的文献,总体感觉是,历史上、现实中的价值理论研究者,不是主观主义者,就是主观唯心主义者。<o:p></o:p></P>
<P align=center>一、主观主义者的杰出代表:李嘉图<o:p></o:p></P>
<P>以李嘉图为首的李嘉图学派对劳动价值论钟爱有加。他们主观上认为商品价格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对于每天、每时、每分、每秒、每一毫秒都存在的效用决定价格的现象视而不见。好吃的苹果比不好吃的苹果价格高,陈酒比新酒价格高,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可是李嘉图、马克思等人对此视而不见。<o:p></o:p></P>
<P>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劳动价值论者的共同特点,就是首先创造一个主观的理论,然后费尽心思去证明它的正确性、合理性。如果遇到了不能解释的现象,就认为是例外—不管例外的情形多如牛毛。马克思最后还得出了转形。问题是,劳动价值论的先天不足,怎能够用转形来弥补?<o:p></o:p></P>
<P align=center>二、主观唯心主义的杰出代表:门格尔、帕累托、希克斯<o:p></o:p></P>
<P>门格尔认为不同的商品效用可以互相比较,并且商品价格决定于商品的边际效用。在门格尔等人思想的基础上,艾奇沃斯、帕累托、希克斯等得出了无差异曲线。<o:p></o:p></P>
<P>门格尔、希克斯等人实际上认为,2件棉衣加上3个面包,同1件棉衣加上5个面包可以“无差异”。也即物理、化学等客观状态不一样的东西给人带来的感觉可以是一样的。进一步而言,人的主观感觉可以脱离物理、化学状态而独立存在,并成为决定人们行为的源泉——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者的精神症状。<o:p></o:p></P>
<P>希克斯等人理论可以成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的理论极少、几乎没有指导过人类的实践。因为他们的理论是高度主观化的理论,高度不稳定的理论。<o:p></o:p></P>
<P>可恨的是,希克斯、门格尔等人糟蹋了经济学中极为重要的两个概念,效用和函数。<o:p></o:p></P>
<P>效用本来可用于描述商品满足人某种需要的能力,可是希克斯等人出世以后,效用就成了人的主观感觉,从而“商品具有的满足人某种需要的客观的能力”这一重要的内容就没有了合适的概念去表示。<o:p></o:p></P>
<P>希克斯等人还糟蹋了函数。学过数学、物理等的人都知道,一般而言,函数都是指变量之间的固定的统一的关系。一旦上升到了函数,必将是一个客观的、精确的规律。可希克斯等人的效用函数却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环境而已。同样的2件棉衣和3个面包,张三的效用函数的取值今天为8、明天为10,李四的效用函数取值明天30、后天50。这哪里还是函数?当然,严格而言这也可称为函数,不过是没有任何规律的函数。人类创造函数这一概念,是专门用来解释规律的,而到了经济学家这里,函数却是没有任何规律的函数。<o:p></o:p></P>
<P align=center>三、马歇尔:在主观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之间煎熬<o:p></o:p></P>
<P>马歇尔提出了局部均衡,认为商品价格是供求均衡的结果。实际上,马歇尔综合了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o:p></o:p></P>
<P>我们不得不佩服马歇尔的勇气,他竟然将主观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结合在一起。如果要评价马歇尔,我倒觉得马歇尔错误最多,以为它不仅仅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同时还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o:p></o:p></P>
<P>西方经济学界对马歇尔推崇有加,我看过一篇英文文章,把马歇尔说成价格理论的终结者。这让我很失望。一个不明是非、不负责任的和稀泥的人,会成为价格理论的终结者?<o:p></o:p></P>
<P>我看到的马歇尔,是一个在主观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之间煎熬的学者。他不喜欢像李嘉图那样的主观主义,因为李嘉图的主观主义显然不符合事实,他也不喜欢门格尔的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因为现实中有许多现象需要客观一些的解释。他最后选择了和稀泥。<o:p></o:p></P>
<P align=center>四、价格理论研究:在主观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之间徘徊<o:p></o:p></P>
<P>我看过许多国内价值理论研究者的文章、著作。越看越着急、越看越难过。<o:p></o:p></P>
<P>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中国而言,价值论一定要解决的。不解决价值理论,我们的党的理论体系就得不到升华,我们国家的未来就不会足够清晰。可目前,国内经济理论界的研究者们却很难胜任这一艰巨的任务。<o:p></o:p></P>
<P>我们价值理论得不到发展,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内的研究者们始终没有从主观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中走出来,甚至从未认识到主观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在价值理论研究中的存在性、危害性。<o:p></o:p></P>
<P>经济理论界的研究现状,让我很着急。<o:p></o:p></P>
<P>在哲学思想上不能够坚持唯物主义,在研究方法上喜欢长篇大论而不能够建立清晰的范式,在操作层面上拒绝面对现实,是当前价值论研究者的不足之处,也是需要改进之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 0:05:0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7-1 01:41:00
国内研究摆脱上面的弊端的价值理论还是有的,但是有这样跳跃的研究一定发表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1 08:45:00

  认为: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价值理论由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对“感性需求(下面会提到)”没有定义,对消费者心理没有解释,对由消费者利益取向引起的“流行”、“非理性消费”难以从理论的角度加以利用或控制……

《供求曲线问题》

  商品存在是因为存在交换价值,产品生产是为了符合某种需求,交易是生产厂商获取利润的需求与用户为得到某种功能的交换,所谓等价交换即双方认可付出与得到相当,货币只是代表价值的符号。产品定价首先是与需求相当,有竞争后考虑产品提供的功能与同类产品提供完成需求的能力比例制定相对定价,与产品成本没有关系,促销手段、市场策略等体现在价格上也是为完成某种目的对厂家来说是付出的一部分,当定价低于成本包括研发、生产、运营、维护或者说产生亏损而不是厂家目的,自然是在产品、经营等某方面出现问题或者说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包括楼上所说定价问题可能,发现问题对症下药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把价格作为唯一的杠杆并不能弥补在其它方面出现的问题……

  除了衣、食、住、医等生活必要需求外,商家所提供的产品哪怕(商家认为)再好,也是需要通过消费者认定才能实现其价值,所以价值是商家所提供商品与消费者需求认为的平衡,体现为价格(“价”和“值”分开似乎好理解了)。例如一杯同样的咖啡在家、酒吧、咖啡厅、宾馆价格有所不同,但直接成本并无不同(涉及装修成本暂忽略),理性需求之外尚存在感性需求例如酒吧的气氛、咖啡厅的情调、宾馆的环境等影响成本之外的价格,有人对气氛、情调、环境等感兴趣就构成了支持感性需求(成本与价格之间)的利润差价。一方面人是感性的,感性需求确实存在,另一方面商家(不论有意无意)须要由此挖掘商品利润空间,所谓物美价廉、优质优价、独具特色等都是如此……。

  人的感性需求无止境,(人)对商品价值的认定会随着商品附加价值提高而提高,商品性能之后包括商品形式、品质、包装及由此产生喜、乐、爱、好等,感性需求甚至可能脱离产品本身……。认为并没有背离价值规律,而是需要增加价值规律对感性需求的作用——“认为有价值那么有价值,不认为有价值则价值与价格不符。价格为价值体现,波动的是价值本身(所以价格波动),接下来依照原有理解的价值规律的作用力波动作用……”

  另有早些写的相关文章:《需求的本质-营销4P与4C理论》https://bbs.pinggu.org/thread-200741-1-1.html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1 18:05:00
顶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1 20:08:00
等待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9 16:02:00
这么好的文章,竟然没有关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