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这个问题很难.
本人的观点是:GDP既不是价值也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交换价值.
附:
卫兴华谈GDP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问题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其他理论工作者来很好地做这个工作,这方面的研究空间也很大。比如,GDP的增长与大小是否代表价值的增长与大小?中国劳动力是世界上占比最大的,美国的劳动力比我国少得多,但是我们的GDP总量比美国要小得多,若按人均GDP计算,我国只及美国的1/10,这里的GDP反映的究竟是劳动创造的价值还是使用价值?GDP究竟代表什么?是价值的指标还是使用价值的指标?显然,GDP不是价值指标。现在一个国家的价值总量,已无法用纸币统计出来。按不变价格计算的GDP,是使用价值的变动状况。现在黄金不再作为货币进行流通,而是作为与其他商品一样的特种商品进入流通,并且黄金的价格大幅度提高。在金本位下,美元与黄金挂钩,当时一盎司黄金只兑换35美元,现在一盎司黄金涨到1400多美元,而且还在继续涨。黄金本身的价值与价格是什么关系?怎样规定?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价格理论如何研究和说明这些问题?过去马克思讲价值、价格及其与货币的关系时,贵金属被视为货币,而现在全世界都使用纸币,用纸币规定价格。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究竟能不能反映商品价值?怎样反映?《资本论》中讲:贵金属本身有价值,所以可以作为价值尺度。而现在,事实上是自身没有价值的纸币能否起价值尺度的作用的问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怎样论证?如果难以肯定,可以认为,纸币发挥的是价格尺度的职能。商品标价人民币多少元,就是用纸币衡量商品价格。马克思没有讲过“价格尺度”,但根据实践的发展,我们无妨用这个概念。黄金、纸币相互之间及其与商品价值、价格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些关系如何梳理?这也是一个时代化的问题,但目前在理论界还是空白,我们到现在还没有很好地研究它。另外,《资本论》中讲到,只有贵金属货币才能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但是现在美元、日元等发达国家的纸币正在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为什么会是这样?这也需要有透彻的理论说明。这些只是一些例子,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方面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总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怎么样时代化,这是一个很重要而难度又很大的任务。”
资料来源:
http://www.cssn.cn/news/4699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