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普通百姓家的子女,我希望的就是安居乐业,我的想法应该是大多人的期待。因此,那种不顾老百姓之合理权益不能让老百姓“乐业”的两极分化的“增长”“老路”是不能继续了;同样,希望颠覆社会闹乱子从而不能让老百姓“安居”的“瞎折腾”的“邪路”也是不能企图的。
社会冲突乃至阶级矛盾是社会的客观存在,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历史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敢于承认也敢于承当这一点。历史的实事证明,有闲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确实是工业社会以来的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给予两个阶级的代表一个对话、沟通和理性表现冲突的“平台”,从而实现“平等”的“竞合”关系,即:既让老百姓获得“合理”的权益因而“乐业”,同时也防范二者的矛盾转化为 “对抗”闹成“换汤不换药”的“瞎折腾”从而导致老百姓不能“安居”---这样的公共“平台”非常重要。历史的“反正”有一个“权力资本化”过程是一个“阶段性”的“正常范畴”。但是,仅止于此而不再前进,那么,就真的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就是又走“老路”咯。走权力单边化的“路”就是走“邪路”。“与时俱进”的“正路”就是权力不仅要“资本化”同时还要“劳动化”。和谐的本质从哲学上讲,就是“对立统一”。因此,“和谐社会”就是短期利益对立的阶级要实现“和平共处”从而实现长期利益的统一。为此,公共决策的机制无论其形式多么“特色”,但其内涵必须是“公权力”体现为“资本化”与“劳动化”的“竞合化”!
总之,在公共决策平台上要实现资本与劳动的平等对话与和衷共济,要实现对立但不对抗、革新但不革命、合作但不合伙、竞争但不战争、理想但不幻想、理性但不任性、取得但不取代的那样一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政治局面。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普通老百姓家庭出生的“知识分子”理解并向往的“非老非邪”之路,也是作为一名坚信“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 理论的执政党的普通党员的政治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