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1690 2
2012-12-17
吴幼珉   市场对中国11月份出口数字的反映并不是太正面;更有报导称部分外资有撤离中国的趋势。不少分析都把工人工资上升当作是中国出口不振的内因,更是外资撤离的主因。   究竟工资上升对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有多深刻呢?   可以看一下工资对产品售价的比例。英国的《经济学人》杂志在2012年4月的一篇文章中举了一个例子:售价499美元的第一代iPad的生产劳动成本为33美元,而若在中国装配则为8美元。因此,具体情况应该具体分析。夸大增加工资对中国外贸的影响是不合理的;反之,工资开支以外的经营成本,如房租等也应该考虑。而在现阶段说外资撤离,有点杯弓蛇影。   外企直接投资到中国其实有不同考量,但最主要有两条:一是利用中国价廉的技术劳工。我在这一方面有一些体会:香港几间主要链锁药店售货员的主要工作,顾名思义是售货,对所售商品的用途或药性等往往不甚了解。但大陆珠三角城镇药店的售货员一般都比香港的年轻,大多数来自内地较不富裕的地区,往往都有中专或以上学历;能用华语把各种药物的药性说得头头是道。而香港售货员的工资却是大陆的三倍或以上;两者竞争力的差异实在太大。   外资企业选择中国作为投资的目的地,考量的正是中国庞大、训练有素的劳动队伍。在近十多年里,中国的人力资源累积已明显增加。随着人力资源投资的增加,工资上升不可避免。   此外,外企投资中国也是看准大陆市场的潜力。中外合资汽车厂生产的汽车所需支付的运输费和税率等都比进口外国汽车到中国的为低。而且随着中国工资的提高,劳动相对其他商品的价格也增加了,这提高了工人的实际购买力,增加了对商品的需求,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若汽车售价有上升的潜力,国外投资者对工资上升是不以戒怀的。   当然,尽管工人与企业不一定是零和游戏的双方,但工人收入增加了,企业盈利确实有可能下降。而且,通过货币乘数效应的放大,企业储蓄率高于个人储蓄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比较明显。但在另一方面,在中国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增加工人工资对减少贫富差距却有正面影响。   因此,当外需疲惫,国内贫富差异彰显,政策目标又已是通过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劳动回报更是不二法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2-21 19:35:06
工人工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的确很重要,在初次分配中,劳动者的报酬占比具有下降的趋势!中国城乡收入的增长低于中国ZF财力的增长,“国富民穷”现象值得注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8 14:03:41
但是中国在劳动力供给方面数量较大,工人工资应该是靠供给与需求双方面决定的。如果真的提高了工资,也未必能提高劳动收入总量,因为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失业。另外,从刘易斯模型来看,如果中国还没有过那一拐点,盲目提高工资也是不合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